鹤唳华亭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古装电视剧。这部剧制作精良寓意深刻,既没有像政治权谋剧那么深不可测,又不似一般的偶像剧那么浅显甜腻,剧情跌宕起伏,丝丝入扣,让追剧的我欲罢不能。

看完整部剧,最打动我的是此剧描绘出的各种情感:比如说师生情,父子情,爱情,兄弟情等等。虽然它所展现的时代离我们有些久远,但人类的感情都是相通的,亘古不变的。所以我分几篇文章,分别说一下自己对剧中不同情感的感悟。
首先我们从父子情开始讲起,因为这条线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是一切的根源。

作为皇帝,这位父亲对儿子萧定权的感情很复杂。萧定权的舅舅拼死为皇帝打下了江山,作为条件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皇帝做皇后,并拥立妹妹的孩子萧定权为太子,来确保皇权不能旁落别家。
但站在皇帝的角度,这一切就是明晃晃的威胁,却又敢怒不敢言,毕竟太子的舅舅现在还是手握重兵。一旦起兵造反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这一腔委屈憋闷都发泄在了太子的身上。

正因如此,皇帝极其偏爱与新皇后生的齐王,给他授予了和太子一样的玉带,对他百依百顺,即使齐王母子多次设计想置太子于死地,皇帝知道后也是敷衍了事,不追其责。
反观对萧定权这个太子则冷酷无情:怕他心怀不轨,一箭射于马下,其实他的儿子只是想飞奔过去告诉自己的父亲有人要行刺而已。齐王诡计终于得逞,皇帝便下令让太子去守陵,更不惜因此事逼死了太子的老师,这可是全天下真心对太子的仅有几个人之一啊。甚至最后对自己的儿子还动用了控鹤的酷刑。这一桩桩一件件让人不寒而栗。

太子萧定权对这个父亲也是又爱又恨,他深受老师儒家思想的影响,恪守着“君为臣纲,父为子纲”,虽然对父亲所做的一切心知肚明,却又一再退让。他起初是想以这种臣服来维系本就岌岌可危的父子关系,想让父亲多怜悯他一些,甚至多看他几眼也好。
毕竟留着相同的血脉,作为父亲,皇帝的内心深处还是对自己这个儿子很引以为傲的,有这么一个写得一手漂亮书法,文才武略,无不精通的儿子,试想哪个父亲会不欣慰不自豪呢。所以偶尔也会自然流露出一个老父亲的慈爱,会询问他的伤势,会答应他的请求,每到这时,太子就会高兴得像个小孩子,更加笃定父亲还是爱自己的。

直到自己最最崇敬爱戴的老师被皇帝逼死,太子终于爆发了。他彻底对自己的父亲绝望,头一次宿醉不醒,头一次没有去给皇帝昏定晨省。他不再顾念所谓的父子情深,用雷霆手段,处理了一系列棘手的案子,巩固了自己在朝堂的地位。
但儿子的出色表现让身处皇位的父亲更加对他充满了忌惮,陷入深深的恐慌,深怕自己的皇位朝不保夕,便继续极尽所能地打压太子,让父子关系彻底决裂。
在续集里,皇帝看到自己的儿子为了让老百姓免遭战乱,不惜逼死了自己最忠诚的兄弟,直至无法面对这一切自尽而亡的时候,终于惊觉,并哭喊道:“这是我极其优秀的儿子啊!”但一切已经为时太晚......
观剧后,这一切让我唏嘘不已,只希望他们来世可以做一对普通的父子,一生怡然快乐,平淡幸福,这就足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