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并无实质可得
问:
帕帕奇,有一种旷日持久的“争论”,那就是,为了一个更长远的目标去“修炼”的概念,或者说“修行”,或者说“进化”,它究竟价值何在?那些修习的方法,它们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有少数导师,把这种“通过修炼求得永恒”的观念,直接归为“基于贪婪的意淫闹剧”,完全偏离“修习”真正目的,是一种“误解”。那么,你对“修炼”的看法是怎样的呢?
帕帕奇:
我不认为有任何人通过任何传统修习方法,能有任何“实质”可得,“真实永恒”早已恒常,决非“修”得。
问:
嗯,换句话说,你也认为他们把这些传统修习方法本末倒置了。他们的动机意图本身,实际上就是在强化“蒙蔽”,或者说,不断掩盖事实真相。
帕帕奇:
是的。我不认为,沉迷在传统方式的“修炼”中,真能帮助“某个人”跳出生死轮回,免于受苦。佛陀自己的觉悟过程就是范例。他在觉悟之前,曾经尝试过各式各样的,全部的传统修炼方式,可是最后他把所有这些修炼方式都抛弃了。因为佛陀寻找的是答案,为什么生命有痛苦的答案。佛陀只关心终极问题的终极答案,他并不是渴望获得“至高无上的成就”。他发现,这全部的修炼,都不能给出他想要的最终答案,并不能让他彻底了解到他真正是谁,彻底认识到生命的根本本质是什么。这修炼的各种方法,只能让他安定下来,但并不能给出他想要的究竟答案,所以他抛弃了这些修炼,坐在菩提伽耶的一棵树下,不断的沉思探查他究竟是谁,生命的本质本性是什么,最终佛陀通过他自己,自悟他自己的真实本元自性。
在阿含经里,首先是听闻佛陀直接讲述事实真相,然后才给出一些内观审视的方法,让学人自己去观察审视自己,亲自获得第一手直接认知,确认佛陀所教导的东西是事实。然而现在则是本末倒置的,将辅助于“认知自我”的手段,当成了目标。
问:
也就是说,关键在于,需要认识到,传统修习方法只是前导性的辅助手段,并非必须的。当认识到这一点,抛弃“修炼”的那些功利性诉求,才有机会真正觉悟,对吗?
帕帕奇:
这才是正法,正路。当你看清你修炼的真正动机意图,你就会抛弃各种方式的修炼,然后你会走上正路,去认识你自己,认清真相。
问:
内禅,内观的方式,是相当另类的,是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观睹见证”上。你行住坐卧中,时刻观察自己身心内外一切活动变化。你对这种方式有什么样的评论?
帕帕奇:
我听闻过这种“内观禅”。要把你的注意力都集中收摄在“对象事物”的观察上,或者单纯的观察呼吸。将你的注意力,固守在某种“对象事物”上,就不可避免带有“做者”染着。这观看者就在那儿控制注意力去锁定某个被观察的“对象”。无论它凝视的对象是什么,也只是凭借“头脑”心智的意志控制感。透过“头脑”心智的做者意志感而获得的东西,也就只能是“概念”思想的变化现象。
好了,此时此刻,有一个带有“做者感”认同的观察者,有做者感下的注意力控制,有注意力被凝视在被观察对象上的过程,有被凝视的对象,请问感知到上述这所有活动变化事件的[终极感知者]是谁?这问题不可避免被触及。当你做这种功夫的时候,所有注意力都是聚焦在来自各种感官信息的“对象”上,都是被感知到的“对象”,却没有一样是翻转来追查,反观“谁是那背后见证这一系列变化现象,那最后面的终极[观者]”,也即,并没领悟到,那时刻在此时此地当下的“觉”本身。
问:
在内观禅的修习中,有一个观察着被观察对象的观察者,但是这个修法的特征之一是去看穿---无论被观察到的对象是什么,都是非永恒的,都是暂时的变化,来去的,生灭的,无法长久的,不能令人常乐的,并且是“非我”,非“我的”。这种内观禅的结论,自然只能归属于“头脑心智”,然而对“被感知的事物对象”,那执着认同,那依附,那所有权的缔结,那攀缘抓取,那抗拒和扣押的欲求都逐步减弱。最后,清楚的了解到,没有什么是值得抓住不放的,也没有什么是能够长久保持的,从而就有了一种释然感。修习这内观禅的人们,通过这种修习,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无常变化,无所得,无所失,就越来越释然,轻松,越来越平静。
帕帕奇:
“内”即“反外”,也即这能看的“看”不抓任何被观察到的对象,而转而回归它自己。当你把内外之间的这堵墙撞破,单纯的看着这“看”自己,进而一切”相“就全都归于[无相],连空无的概念,连空无的体验都消失。于是你就再也不需要任何禅修了。你和那不可知的某种存在之间不再有这样一堵“南墙”。
问:
是这样。在内观禅修法中,有四种思维观察对象,分别是:身体,感受,想法以及感知本身。你观察审视这些现象,看出它们都是突然到来,突然消失,不长久,无法保持,看出它们都是被觉察的对象,都是变化无常的现象,非“我”,非“我的”,然后你就不会执着它们。当然,按照你给出的提醒,的确在修习中,没有去直接调查质询,谁是这观者,谁观看着这个“我在感”,谁知觉着这知觉体验,意识着这意识活动,因为那似乎是站在一切万有之外的,似乎这一切被观察到的宇宙世界,是在当前观察着一切的“我”之外。事实上,两者之间并没有那堵墙,我并不在一切万有之外。
帕帕奇:
好的,这就是要指给你看的错觉误解所在。这个身体真正属于谁呢?这些感受属于谁?这些想法念头属于谁?这知觉属于谁?它们肯定属于某种早已存在的那[谁]吧?当你放下了对“放下”这个动作本身的“做者认同”时,什么发生了?你会归于某种“不可知”的,什么都不知道的“终点”,它超出身体,感受,思想和觉识。那---是永远不可能被舍弃的!那---就是早已永恒的实在,一切万有属于它,归于它。一切被感知到的事物,当你认出其“非真实性”时,你就发现了大自在,而在大自在中,[我]独在,绝对孤独。
举个例子,当你躺下睡觉的时候,所有每一件事情都被丢下---世界,身体,妻子,各种情感,各种思想,观念,想法念头,各种对象事物。那么你落入无梦深眠的状态之前,这一切是怎么被脱落的?你怎么努力做到的?要进入深眠状态,所有的都不得不脱落,都会脱落掉,否则你不可能进入熟睡,你无法安眠。然而,面对那无梦深眠的“无知觉,无体验”,你是如此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的把这一切都撒手了,即便是最让你感到快乐的那些事情,你也都抛下了,就为了你能够进入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体验都消失的深眠里。为什么?你为什么冷酷无情的抛弃这美好的人生,连你最维护的“自我”都不要了呢?
问:
因为这是不可避免的!
帕帕奇:
是,因为熟睡是必需的!当你熟睡安眠,你比你日常清醒状态下的人生,还要更加幸福。假如不是这样,你绝不会想去睡觉。
问:
你是在说,进入深眠状态,是同时同步的把心智的四种对象“身体,感受,思想,觉识”一起全都脱掉了。
帕帕奇:
对,“把所有一切同时全都脱掉”,就这一点来说,我们达成看法上的完全一致。只有等到你次日早晨醒来,你才能说,你曾经熟睡过。一夜无梦,睡的很死,什么都不知道了。那么,在深眠期间,谁始终“醒”着?你在深眠中看到点什么?
问:
不,不可能看到任何东西,什么都没有,连知觉体验都消失了。
帕帕奇:
在你深眠期间,你幸福还是悲伤?
问:
就我个人而言,感觉非常舒适和满足。
帕帕奇:
好。假设你来到一个大超市购物,你已经买了很多东西。你会更乐于跑到另一“集市”再去购买更多的东西,还是更乐于先直接回家?
问:
先直接回家。
帕帕奇:
这“超市”购物,比喻象征着身心感知体验以及对各种对象事物的交互处理。各种身心感知体验就是这样一个大型购物市场。如果所有这些买卖,这些交易交互,能够带来持续的舒适,满足,幸福,快乐和美好,那肯定就没人宁愿回家睡觉了。这表明,有一种极其特别的事情,它要比尘世事物“交互交易”的知觉体验更重要,更宝贵,更美好,更可爱,所以才让我们宁愿跑去熟睡。它比别的所有事情都更加关键,更为紧要。此时此刻,在深眠期间,谁醒着?
问:没谁。我什么都不知道了。
帕帕奇:
某种了不起的存在,在深眠期间是始终醒着的。当你早上醒来,你说“我睡着了,什么都不知道了,这一觉睡的很舒服,很畅快”。请问,谁见证了这无比安宁,畅快的至福了呢?它是谁?
问:
我无言以对,一片寂静,一片空白。
就在所有已脱落的都脱落掉,既不是清醒,也不是睡梦,即将进入深眠的那节点上,有某种对“知觉体验”,对“已知”的主观身份认同,称之为“我”,它带有一种实体存在感,稳定不变的同一感。
帕帕奇:
这“我”不是我指的{我}。这个“我”和其它的每一个事物都已经被那“不知”吞没。不会反馈回任何“已知”。在那“有知觉体验”和“无知觉体验”之间的瞬间。我是在讲这节点。当这知觉体验到所有事物的“我”,站在“不知/不可知”的{我}面前,它变得羞愧并且直接消失了,融化在{我}内。
就在面对那“不可知/无知觉体验”的瞬间,无穷大的幸福,无比舒适和安全,汹涌而来。这个已知的“我”和那{我},那【空】面对面的时候,它只是消失的无影无踪。
问:
那也就是说,在那进入深眠的临界点,“我”本身会发生融化,“我”有一种绝对的谦逊和信任,情愿把它自己融化掉,融入那深眠的“不知不觉”里。
帕帕奇:
带着无比的安全和幸福,它的融化发生。脱下所有“名相”,融入“无名无相”的怀抱里。“我”情愿融化在那“琼浆,优美,爱”中,那里绝对赤裸,绝无牵挂,绝无抓取,绝无依附,没有能够抓取的任何“某个人”。那儿没有主客体,无念无想,无过程。心智也不在那儿,无法表述那经历。没人能够谈论深眠中的经历。您能带给我深眠中的“大新闻”吗?如果你能够讲述深眠中发生什么,我就高兴坏了。
问:
我有好消息告诉你。哈![提问者笑起来....]
所有法门,修炼,传统仪轨以及它们的过程,终究是要把你带入这最终的地方,这悬崖,这临界点。
帕帕奇:
所有成就法都把你带进这终点,并且劝你脱掉“我”,完全赤裸。“ Sadhanas”这个词中,“ Sadhan”意为“任何种类的修习修炼”,Sadhana是Sadhan - na, 意为“Don't practice”不修炼。"na"意思为“don't”。因此,如果你脱掉所有修习,所有你迄今为止一直在修习的东西,会发生什么?你来到了终点,醒悟到终极。当你脱下所有一切,你就完全赤裸,无防护,完全坦白,直率,无遮掩。
当你完全赤露,你会悬崖撒手,跳入“黑洞”,清算融化,永远完结,不回来了。即便你还是不能下决心,跳还是不跳进去,你背后都有某种存在,直接推你的后背,把你推进去。哈哈!
问:
你推的?
帕帕奇:
推的那个就是被推的那个,两者是一。但实在讲,没有推的必要,你也没在任何终点,你也没在通往任何它处的起点上,你没跳进任何地方。你在此时此刻当下。
问:
这是重大启发。某人从未开始过任何事情,也没到达任何临界点,也无必须的推送。
帕帕奇:
没有轮回也没有涅槃。
问:
那这头脑心智的整个建造物,完全就是想象虚构的小说故事,可是它看上去是如此地“真实”。
帕帕奇:
心智(构想和记忆)是非常有力的。心智建议:“你被束缚了”,你接受它为“真”。这就是轮回的构造。然后心智又建议你“要从轮回中解脱,要免于轮回”,你接受它为“真”,进而这修炼就开始了。这全都只是“想法”。一种设想!涅槃也只是一个概念想法,来自心智的把戏,一个概念把戏。那么,你怎么跳出这种概念把戏呢?当你称之为“把戏恶搞”的时候,你就脱掉它了。你通过一种天然自发的特有的“知性”,知道这所有一切都只是心智构想的概念把戏。于是你就了解到,没有任何事真的必需去完成,也没有任何地方真的要去到达。你源自“无空间,无位,无处”,你也从未真的去过任何地方。
问:这让我大吃一惊! 哈!.....[大笑起来]
帕帕奇:
没有任何事物被真实的排斥,也没有任何事物被真实的接受,都不是真实实体性的,故而所有一切事物才可被容纳。也正因如此,你不受一切事物“现象”的影响。
问:
这一瞬间给了我巨大的安全感,自在轻松感。某人似乎被唤醒,可是因为在人生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太多令人恼火而又无奈的需求,条件环境的限制和阻碍,太多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此时这种自由轻松和安全感,几乎就是不可能长久持续的,对此您会怎么说呢?
帕帕奇:
恰恰就是这充满无奈和责任义务的梦境,才使得他忽然在梦中醒悟到,他在他的梦里,他的真正本身早就是,并且永远都是“绝对安全,绝对自在”的,不受任何梦境的影响。人,纯粹就是做梦正梦到的。这个人在睡梦中宣称:“我有家庭责任和义务,工作责任和义务,这让我没有时间去找到真正的自我。” 然而当某人在他的梦中发现他在梦里时,虽然梦里的家庭很“真实”,然而他清楚的知道那梦里的家庭,并非真正“真实”的家庭,也没有任何真正“真实”的工作。他只是在梦里,醒觉到自己在梦里,而梦中的一切无论多么真实,感受多么强烈,当梦境自发结束时,他都不受影响。而且即便就在梦中,梦境中的情节还在进行时,他也同样不受真正真实的影响,梦中的一切“真实”经历,感受,都不可能真正影响到“梦主”本身。
梦里的“他”,所经验的一切,都永远不可能真正“触”及到[他],也从未真正触及过[他]。无论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无论你感受到什么,那都表明你正在你的梦里。这百千万亿年的苦乐轮回,只不过是永恒当下的一个“设想的想法”而已。"I"----这永恒孤独的家伙,想象着它被束缚了,梦见它掉进轮回里了。就好像你在你的睡梦中会自发的突然发现你在你自己的梦里一样,你也会发现这清醒状态下的人生现实,是同一个梦。然后“不安全”的恐惧就会永远离开你。
既没有轮回,也没有涅槃,这所有你看到的名和相,都并不真实存在。只有唯一的真实存在,你本身。
问:
在某人醒悟到这一事实之后,在他的“业力果报”(Karma)上会发生什么呢?
帕帕奇:
按照吠檀多不二论的解释,这身心显现在这里,是基于“事先”的,预先的“业”。他们就是这么解释的。这就好比,你把一个球扔到地上,那“初始动量”将决定这个球滚动的朝向,滚动的持续长度。那么,当某人在梦中醒觉到自己在梦里,所有已经储存在记忆里的“因果报应”的“业”就都崩溃消失掉,因为不再有一个围绕“个体自我”安全和私利的,不断行为活动的“做者”。然而那“初始动量”,也即赋予我们这身心的那个预先的“业”,它所剩余的执行效力,还未走完的种种效果,会持续的运转到这人生的终点。这不会对已经清醒的知道自己在梦里的人有任何侵扰,没有任何做者感,受害者感。他会顺随着发生在他面前的各种环境条件去自然而然的行为活动,不迎不拒,完全不介意,因为他清楚的知道,时刻都知道自己在梦里,这所有经历都不是真实的。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是真实的过去和真实的未来,他不会重生了,因为他没有了对梦中事物的“真实”认同。
问:您认同业力的真实性吗?
帕帕奇:
我不迷信业力(Karma),而是清楚的了知它。之前已经讲了,业力就是梦里的东西,是想法本身。过去业力,现在业力,未来业力,并没有这种东西真实的存在。而真正的存在完全不受这些想法和梦境的丝毫影响。
举个例子吧,某人已有了两位夫人,正准备即将到来的第三位夫人。10年前迎娶了他的原配夫人,当前这一年,他迎娶了他的第二位夫人,正准备着要迎娶他即将到来的第三位夫人。但是,就在准备即将发生的“新婚”时,他突然死掉了。因为他的突然亡故,这三个女性都成了寡妇,也即象征他“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位夫人。当这人死了,他的EGO没了,对“我选择和决定”的做者感也没了,他所有的业力就都成了寡妇了。业力本身不再有某人来“抓”,也没地方逗留。他的EGO死了,他是完全“腾空/轮空”。(靶子被释放)
问:
你是在暗示说,当丈夫死了,她的配偶也死了。
帕帕奇:
不是,是守寡。丈夫死了,但是妻子们继续生她们各自的人生。一个醒悟者,已经没有“个体自我”ego的认同,他绝不会认为“这是我的”或者这属于"我"所有。所有的“做者权”感,以及全部的“个体独有”感,已经瓦解了,因此,虽然他现象表达上依然活着,但那“个体自我做者感,个体自我独有感”却已经死掉,也即所谓的“活着的死人”。他可以做他高兴去做的任何事情,因为没有任何后果能够扰乱他的安宁,没有任何效果真的能够令其陷入“不安”。正因为他的“个体自我”认同感,他的个体自我做者感,已经消失,所以他的心没有“反向评判”,不“执着”于结果的一部分,同时“抵触排斥”结果的另一部分。虽然“业力”(Karma)依然在持续的流淌运转着,但因为没有了“靶子”---没有业力因果标靶的那个主体---“我和我的,我做的,我受的,我负责”,所以在生活中也不会执着于“我,我的安全,我的利益”为中心。
于此相反,某人认为他是行为决策者,行为的控制者,一切决策后果的承担所有者,这种做者感,就会竖起“靶子”,收割他各种行为活动的所有反馈效果,作为他“做者权”的报应,并因此不断循环复制着痛苦,让痛苦不断的放大,放大。那醒悟的人,没有做者感,知道自己真正是谁,绝对安全,因此他舒展,轻松,不介意,反而痛苦来了就很快走掉,反而会使得他的自在感,无拘束的轻松感反复循环着。实际上,其它人会被他自己的思想过程不断的自我定罪,自我惩罚。但是在终极真实,究竟意义上,从未曾有过“真实”的善恶,什么也没真的发生过。
某人在他的睡梦里,梦里的主观第一人称视角,似乎是一个国王,从这“我”是国王的主观中心来看,其它所有人都是贱人,但这国王和所有梦里的“他人”,都属于这同一个梦而已。这个体验起来无比真实的轮回世界,就和这睡梦是完全一样的性质。从真实存在的终极真相来讲,根本就没有过真实实体性的国王和乞丐。所有的国王,所有的乞丐,所有的事物现象,都是从同一唯一的源头显现的梦境,而这源头才是唯一的真实存在,早就永恒存在了。当你认出,这源头就是真正的你本身,那么你会完全明白,无论你此时此刻当下感受到什么样的体验,无论那体验多么真实,都不可能对你有任何真实的伤害,也无法阻碍和束缚早就永恒,绝对安全的你本身,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你自发梦境,你认为你会被你的自发梦给害死,这本身就是梦想罢了。你永在此时此地当下,你没有过去,现在,未来,你不需要修炼,因为修炼需要时间,需要努力奋斗,而真正的你,不需要时间,时间无法测量你的永恒,你不需要任何奋斗,就早已永恒。所有的时间流过你,不是你走过了时间。所有的空间流过你,不是你走过了空间。
那作为初始动量的“欲求愿望”,它来到你面前,你注定要响应它们。如果你因为这样那样的纠缠而拖延,搁置,不响应它们,不让它圆满得到满足,它就会在你这一生的寿命当中,不断的骚扰你。这种欲求愿望,是一定被满足的,必须被执行的,无论你喜欢还是厌恶。这样的欲求,无论你走到哪里,他都会追着你,伴随着你,它不会离开你,它会鞭策你,推动着你。并最终把你带回家!你注定要返回老家!你跑到超市里买东西,买完之后,你能在超市里呆多久呢?
问:
这听上去,似乎就好像一个老猫蹲守鼠洞,向内审视那想法突然涌起。它跑到那个各种念头突然浮现的洞口,并驻守在那儿。
帕帕奇:
是的,你会持续不断的扫描那洞口。持续不断的。并且你会醒悟你真正是谁。
问:
自在,是不是对此时此地当下的信仰?
帕帕奇:
为什么信仰当下?就在此时此地当下,谁,对谁信仰了呢?此刻,那被信仰的东西始终是某种记忆里的东西,信仰这个词,这个想法被感受到时,它就已经把你带入“过去”,那还是想法。
每当你感觉有念头想法浮现,每当你使用“我”这个词的时候,就停顿一下,反向的审视一下,“我”这个词,它冒出的那个地方。那地方有没有形象,有没有具体的空间位置感。慢慢的你会突然问自己,谁在寻找这洞口,这个“谁”,它有形象吗?“谁”又时刻感知到上述这一切,那一切现象发生的[见证者]有形象吗?能被感知到吗?说时迟,那时快。突然你就明白什么是当下!自在,觉悟,安宁,轻松,在哪儿?你就知道了。
在一个汪洋大海里,所有的波浪,漩涡,冲撞的激流以及水泡,全是这大海本身啊!我并非是其中的某一具体波浪,某一具体漩涡,某一具体冲撞的激流和水泡。它们都是我的某一具体的部分,如果把任何一部分突出,并说这部分是我,那么这整个“大海全部”又是谁呢?当你说,我看到我内在的汪洋大海!那就意味着,你不是看到浪,漩涡,激流和水泡,而是看到完整的大海。
“我在”,并不需要你相信,你信或者不信,【我】都在。因此,信不信都只是现象。那想法的游戏,从“不信”一路变化到“信”,从“不知”一路变化到“知”。此时此刻有多少人“不信”,有多少人“信”,有多少人“不知”,有多少人“知”,无论怎样,【我】都给与支持。所以说,愚者和智者,只不过是连续变化的进度不同。同一条道路,有无数人在其中行走,有的刚开始走,有的走到路的尽头,有的走到一半,有的在路上来回踱步。走在这同一道路上的所有每一个人,这条道路都承载,都支持。
问:
我怎么超越恐惧,战胜不安?
帕帕奇:
通过丢弃所有试图战胜它的各种法门。宣布所有克服战胜它的方法都无效。
问:
当恐惧不安狠狠的叮咬你的时候,你怎么做?
帕帕奇:
什么也不做。只是感受它,和它在一起,然后自然就可以阅读它,审视它。承认这是恐惧,感受这恐惧,然后自然就会审视谁在此时此刻当下感到恐惧?那个“谁”,它长什么样子?它的脸什么样?通过单纯的感受它,和它在一起,就会自发的阅读它,审视它,研究它。什么样的感受能够长久连续保持在你面前?
问:
什么也不可能长久持续在那儿,没有任何感受能够长期连续保持。
帕帕奇:
你说,你渴望回归到真正的你,那恒常的你。事实上,这是最简单的,简单到什么都不用做,你就已经是真正的你了。但要变成别的东西,比如变成一个医生,那就不同了。
问:
请问,什么是正确的行为?
帕帕奇:
对于已经觉悟的人来说,不介意过去或者未来,不赋予过去和未来那么真实的重要性。并不沉溺在行为的各种后果的预先分析思考上,也不介意各种后果报应。相反,行为反应是时刻来自于空性的,自然而然的。所有发生,会照顾它们自己,会自行运作它们自己。
普通一般大众,需要某种道德标准上的对错,来引导他的种种行为。对一般大众才这样讲。已经开悟的人,时刻清楚的知道,世俗道德本身是虚无实际的,所有一切可感知体验到的都是如此,梦幻泡影罢了。所以,做正确的行为,说正确的话,也即佛陀的八正道,是觉悟“空性”的结果,但它们决不会导致“空性”。故而,一个寻求真理的人,只是不断寻找那“空性”,那早就永恒的存在而已,找到了答案,认识到他所找寻的就是他本身,一切别的事情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伴随。
问:
你认为,要开悟,需要什么样的修习,您推荐什么样的修习呢?
帕帕奇:
为什么你想开悟?你要开悟的真实动机是什么?你想要获得什么?不要刻意去灵修。有一条滚滚流淌着的想法,翻滚着各种念头的河流。每个人都正在想法念头的河流里顺流而下。每个人都抓住这些想法并且正在被流动着。只有个别少数人会抓住一个单纯的想法“我只想心安自在”。抓住这个想法的,在整个群体里是很少的,绝大部分人群,他们并不是命中注定要去抓住这个想法“就在此生,我必须要知道真相”。
绝大多数人群都是顺流而下,而这样的少数人,我称之为“逆流而上”,朝着[源头]。这一动机,并不需要任何努力,任何努力都不可能引发这种想法。60亿地球人,注定抓住这想法的人,也不过数百。但只要这动机发生了,就必定导向终极。
问:
大师,我和你在一起,已经四天了,可是我依然没开悟。
帕帕奇:
[笑声...] 是啊,我都奇怪,象你这么聪明的孩子,竟然没开悟。
问:
我该怎么办啊?
帕帕奇:
那就让我告诉你,我的导师曾经告诉我的话:只是保持安静。无论你做什么,说还是不说话,都让你的心平静下来。这就足够了。
如果你不再想着“开悟”了,“开悟”就会来找你。如果你追着这个“开悟”的想法,那么所有的各种各样的想法都会来痛打你。现在,来试试看,你现在就抱住“开悟”这个念头,保持这个念头,别让它溜号,让这个“词”始终在你面前。来,试试。抓着它,你能抓着它吗?
问:
[片刻沉默]....它突然消失了。
帕帕奇:好,念头都消失了,此时,你是谁?
[现场长久的寂静]....
这沉默,就是你给我的最好回答。[停顿片刻.....] 就这样,停留在这宁静里。你并不需要依靠任何东西。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却一片虚空,寂静。安宁就在这里。领悟就从这里发生。
(译者注:此文根据多篇之前积存的“对话实录”资料,翻译整理成一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