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心理
郑板桥,“难得糊涂”

郑板桥,“难得糊涂”

作者: 谢高低黄瓜香 | 来源:发表于2023-07-25 08:43 被阅读0次

郑板桥,“难得糊涂”——

公元1751年,郑板桥在潍县“衙斋无事,四壁空空,周围寂寂,仿佛方外,心中不觉怅然。”

他想,“—生碌碌,半世萧萧,人生难道就是如此?争名夺利,争胜好强,到头来又如何呢?看来还是糊涂一些好,万事都作糊涂观,无所谓失,无所谓得,心灵也就安宁了。”

于是,他挥毫写下“难得糊涂”。因此他被称为“真乃绝顶聪明人吐露的无可奈何语,是面对喧嚣人生,炎凉世态内心并发出的愤激之词。”

郑板桥这辈子可以说是活的很明白的,他之所以兴吸“难得糊涂”,必然蕴含着自己对人生苦辣酸甜的诸多感悟。

近代名士朱铁志认为“郑板桥是个极为清醒的人。唯其清醒,正派,刚直不

阿,而对谗言无能为力时,才会有‘难得糊涂’的感叹,

‘难得糊涂’的难在那里呢?难在他毕竟清醒自明,心如明镜,无法对恶势力充耳不闻,视而不见;难在他一枝一叶总关情,对百姓的疾苦不能无动于衷。

他只有假装糊涂,然则终不能无视现实,遂于痛苦于内,淡然于外,而生‘难得糊涂’之叹。”

生活中本来就有太多无奈之事,有时也只能像郑板桥一样“难得糊涂”。难得糊涂其实是为人处世的一种大智慧。

郑板桥,又名郑燮(1693—1765) 清书画家。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其先祖明洪武间迁居兴化,少孤贫,天资奇纵,慷慨啸傲,超越流辈。

官山东潍县令,因助民胜讼及办理赈济,得罪豪绅,遭罢官。擅画兰竹,多而不乱,少而不疏。

以草书中竖长撇法运笔,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存世作品有《华峰三祝图》、《兰石图》、《竹石图》等。

工书法,以篆隶体参合行楷,非古非今,非隶非楷,自称“六分半书”。

有纵横错落,瘦硬奇峭之致,自成体貌。为扬州八怪之一。传世墨迹有草书《书唐卢延让七绝(苦吟)轴》等。

相关文章

  • 小事难得糊涂,快乐生活每一天

    “难得糊涂”是清朝名士郑板桥的一句名言,被后人广为流传。 难得糊涂其实正是郑板桥的精明之处。 郑板桥为人正直,光明...

  • 中国智慧·难得糊涂

    纵观今天的书画市场,郑板桥的一幅字“难得糊涂”占据了海量的份额,这绝非偶然。“难得糊涂”,也绝非郑板桥的发明。 “...

  • 2020-10-26

    难得糊涂 清朝名士郑板桥说过几句很了不起的话:“...

  • 清晨写字

    难得糊涂,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难得糊涂”是清朝乾隆年间郑板桥传世的名言,乃是他为官之道与人生之路的自况...

  • 书法作品

    兰馨 难得糊涂,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难得糊涂”是清朝乾隆年间郑板桥传世的名言,乃是他为官之道与人生之路...

  • 读书法故事之一

    《难得糊涂》 郑板桥的诗书画,世称“三绝”。郑板桥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

  • 《郑板桥 难得糊涂》

    抛弃所有的烦恼 进入睡眠的状态, 不用每一天 反反复复的看到 太阳的升起与落下, 睁开 视觉明亮的双眼 胸口的心跳...

  • 当下即是生活

    难得糊涂 清代郑板桥提出来的亦书写出来的“难得糊涂”四个大字,在中国,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尽...

  • 难得糊涂

    小时候读故事书,读到郑板桥的“难得糊涂”的故事,当时就被吸引。自此甚是喜欢“难得糊涂”,认为那是大智若愚的境界,然...

  • 读书偶得之难得糊涂

    郑板桥所云的“难得糊涂”,可以说是众人皆知、随处可见。字画、扇面上人们的口头上皆可见到听到“难得糊涂”,。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郑板桥,“难得糊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ac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