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结婚前后都是不一样的,结了婚他就对你不好了,但是很多人结婚后过得不幸福也不离婚,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但是没有一条是为了自己。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婚姻不应该是甜蜜幸福的吗?怎么成了人们避之不及的事情呢?
很多结了婚的人都会劝说,不要太早结婚,晚点结婚好,早点结婚就早点被家庭孩子拴住了,一点自由都没有了。很多人都说结了婚以后基本上就是靠忍,也许得了绝症的婚姻,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一忍再忍,耗着对方,消磨着自己,凑凑合合过上一辈子。
许多人明明条件上佳,有潇洒转身的资本,也像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在痛苦的婚姻里转圈圈。因为中国式婚姻,总是捆绑了太多的家庭责任。
国外的家庭关系,是一口锅里的生米。粒粒分明,边界清晰。而中国式的家庭关系,是一锅粥。你粘着我,我粘着你,互相搅和在一起,谁也分不开谁。有数据调查显示,自2009年以后,80后“独一代”的离婚率日趋上升。而这其中,70%是因为双方父母不合理干涉导致。一边是不懂得退出的父母,一边是不知道拒绝的子女,更多的矛盾激化,导致了一场悲哀的婚姻。
把温柔、随和的一面都给了外人,留下冷漠、固执的一面给相濡以沫的爱人;空间距离无比接近,精神距离却无比遥远,明明睡在一起,却是最遥远的陌生人,这是多么可悲的对比。心里可能还会渴望爱情和呵护,但谁也开不了那个口。日子越过越老,感情逐渐沉迷,大吵大闹没有解决问题,好好沟通后发现三观不合,更加失望至极。
什么时候两个人从“无话不说”到了现在的“无言以对”了呢?曾经是甜言蜜语,现在多说一句话都觉得是在说废话一样,这不是我们期待的婚姻啊。时间久了,这样的婚姻就成了各自的独角戏,两个人天天见面,却完全不在一个世界里。悲欢不能想通,喜乐不能相容,而最致命的是两个人之间共同语言的丧失。没有共同遇见就像是在鸡同鸭讲,越来越多的矛盾与问题。
还有太多男人,认为家庭里大部分事情理所当然就该女人承担,在婚姻里付出一点点,就以为自己做到了丈夫的本分,长期缺席,还有理有据,不知悔改,即使在家也是看手机,低质量的陪伴。两个人的生活并不是谁应该做什么,谁应该付出多少,谁做了应该做的就好了,那么这样责任分明的婚姻,还有什么意思呢?
因为房子、孩子等原因,不得不三代同堂,其中最为揪心的就是婆媳关系,大部分家庭因为婆媳关系导致幸福指数直线下降,很多人都无法提调节婆媳之间的关系,这也成为了婚姻的一大难题。还有就是大多数人说的为了孩子,孩子年纪还太小呢,等孩子大了再说吧,孩子大了以后,都这么大年纪了,凑合凑合得了,这些都是成为了婚姻离不了的理由,但是自己又过得不好,才会让婚姻变得越来越糟。
很多夫妻其实都输给了生活没有仪式感,恋爱的时候约会、看电影、一起做有趣的事,一起去素遇沙拉。而结婚后呢?就变得随意,甚至绝大多数的中国男人都懒得陪老婆去逛街买一件衣服。中国男人在婚姻中应对没有共同语言的最惯常方式,就是保持沉默。当女人累到不行想要安慰的时候,男人沉默;当女人渴望帮助和支持的时候,男人依旧沉默……
婚姻中,沉默是一把最钝、却割人最痛的刀。婚姻是需要经营的,之前有个调查显示,夫妻睡前10分钟决定了婚姻质量。幸福指数高的婚姻中,夫妻基本上都有一起睡前看电视,一起聊天的习惯。其实并不在于究竟看了什么,聊了什么,而是那种随时可以聊天,每天都有话说的感觉和氛围。
我们都期待自己的是一场有爱的婚姻,幸福的婚姻,希望快乐有人分享,难过有人聆听,所有的深情陪伴,都是因为用心。不要被婚姻的枷锁套牢,让自己的婚姻成为悲剧,一个好的婚姻是两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相濡以沫,相互搀扶,才会幸福。
不要让自己成为婚姻中的被动方,主动调节婚姻,让婚姻变得有趣,不要陷入”离不了,过不好“的境地,不要成为悲哀婚姻中的牺牲者,要做幸福婚姻中的代表者。
网友评论
需要长期的自我觉悟,自我发现,自我独立。
婚姻关系中的双方如果不能形成独立自主的思想,
就很容易受外界干扰,进而失去离职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