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博物馆的前身是皖西博物馆。
博物馆始建于1980年,占地1.3万平方米,是仿徽派建筑。2013年晋升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今天来看镇馆之宝——商代龙凤兽面纹铜尊。
这是一件典型的南方风格青铜大口尊,高70厘米,口径60厘米,重48斤,是目前已公开发表资料的同类器型中体型较大的一件。
这口尊是1999年在原六安地委党校的建筑工地上出土,可能是当时六国破灭时散落在民间的。能保持这样完好已经是相当不错的。
龙凤纹饰一直是我国古典纹饰的典型,在封建时期,一直作为皇家权力和吉祥富贵的象征。
龙的起源很早很早,考古研究者最早发现的龙纹是在兴隆洼文化遗址上,距今已经有8000年的历史。
商周青铜器上的龙纹和我们经常见到的体态有所不同。和兽面纹一样,这些龙基本上还是以面部为主,以鼻子为中线,眼睛夸张,身体盘曲成环状。
到底龙的纹饰从何而起,虽然学者提出的推测众多,但始终无法统一,出土文物就成为我们研究的根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