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青岛饮食,海鲜自是当仁不让。地处北纬36度的青岛,三面环海,占尽了盛产海鲜的地利,其长期以来的美食特质可谓地域感十足,“鲜”字当头,形成了青岛独具特色的海洋美食文化。有人说,青岛人的胃里都藏着一只爱吃腥的猫。无论是家常吃食还是酒店、饭馆、大排档,活色生香的海鲜都是实至名归的当家菜。梁实秋曾在他的《忆青岛》一文中写到“青岛的海鲜也很齐备。蚶、蛤、牡蛎、虾、蟹以及各种鱼类应有尽有。西施舌不但味鲜,名字也起得妙……以清汤汆煮为上,不宜油煎爆炒。”
青岛人把所有海洋中出产的食材,统称为“海货”。从立春开始,随着季节的更替,开凌梭、面条鱼、海虹、海蛎子、鲅鱼、笔管儿、八带蛸、牙片鱼、鼓眼儿、黄姑、白姑、虾虎、香螺、辣螺、海螺、吸(xu)波螺、蛏子、蚬、梭子蟹、石夹红等各种海鲜数不胜数,争奇斗艳,还有许多美味的海藻类,海带、裙带、石花菜、海蓉菜等等。特别是到了秋季开海之时,青岛人在经历了封海期间海鲜匮乏的煎熬后,疯狂的购买海货,几乎是“顿顿有鱼虾,户户飘鲜香”,渔港码头、海鲜市场人头攒动、熙熙攘攘。青岛人对海鲜的要求很苛刻,尤其产地要地道,像红岛的蛤蜊,会场的螃蟹,沙子口的蛎虾和当流的鲅鱼。尤其是春天女婿给老丈人送鲅鱼成为青岛特有的习俗,有“鲅鱼跳,丈人笑”的民谚。谷雨前后是鲅鱼最肥美的时候,青岛的女婿们都会买条当流的鲅鱼送给岳父岳母,这种富含文化意蕴的传统表达的是晚辈对长辈的感恩与孝顺。
在主食的选择上,作为一个典型的北方城市,青岛人对面食的热爱和执着展现得淋漓尽致。从满口香浓的王哥庄馒头到鲜香筋道的老四方拉面,再到各种形状和口感的海鲜饺子、青岛锅贴、炉包……青岛人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探索面食的口感和制作工艺,使得一道道青岛特色面食成为生活中的独特记忆和情感纽带。
除此以外,青岛的饮食符号自然少不了“青岛啤酒”。有人说,青岛啤酒是青岛人豪爽性格的最好诠释。青岛夏天的傍晚,围小桌、坐马扎,海鲜烧烤,外加两道清口小菜,大扎的“散啤”敞开了喝,淡淡的麦香顺着喉咙滑到胃部,再夸张地哈一口气,临了,再来上一碗“野馄饨”,就是这么“恣儿!”这就是青岛人金不换的惬意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