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我在书店坐着看书,身边有四个男学生在店里遛达,看年龄可以判定是高中生,很大可能是下学期要备考的苦逼高三党。看见我旁边有两张店里为数不多的没人坐的凳子,其中两个高中生眼前一亮,赶紧坐了下来。我以为他们开始要看书了,哪知两人掏出了手机,立即玩了起来。还好,两男生玩的时候不吵闹,讨论游戏时说话轻声细语的,基本也没影响到别人。另外的两个高中生站着看了一会书,也凑过来和他们一起讨论那游戏,其中一位男生说要到楼下的休闲茶馆一起坐下玩,大家都说好,于是就离开了。
我知道这几位男生就读在本市最好的高中(其中一位穿着校服,高三从8月1日开始补课,所以推断他们是高三的),家境不错(手中都是那款被啃了一口的果子机),家教较好,成绩在校应该是排位靠前的(做事谈话不影响别人,神态自信又不狂妄自大,让旁人看见时都觉得是那种阳光型的男生,这类自信的男生的学习成绩应该都不会差),遗憾的是在看书的时候玩上了手机游戏。
管中窥豹,成绩好的学生也会忘记来看书的原本目的而玩起了手机游戏,那成绩一般的学生就更抵挡不住手机游戏的诱惑了。由此可见,这手机游戏已俨然成为妨碍我们学生学习的最大敌人了。顺便说一下,我市的高考成绩在省里年年是第二或第三名——可惜是倒数的。
我家小子正在旁边津津有味地看着书,来书店看书的建议也是他提出来的。我很庆幸这个再过几天就过十岁生日的小家伙目前最喜欢做的事是看书,而且他也不排斥在校的学习生活,更重要的是,他不玩手机。
在对待手机的问题上,我身边许多人都迷恋一种说法,说在对待小孩玩手机的处理上,要采取“疏而不堵”的方式,他们认为孩子迟早会用到手机,是阻止不了的,那就让他(她)现在用吧,当然,不能让他(她)上瘾,要规定一天能玩多长的时间。这理由像是很有道理,用的是中国传统中庸思想的精髓——不能没有,也不能多,适量就好。在我看来,这些家长的想法很美好,但遗憾的是,这也很天真。
我对手机(指现在的智能手机)的看法比较偏激,我坚定认为,手机就是精神鸦片,对它的态度不能说我每次就尝一口,然后我就不会再去抽了——你一碰上了,就上瘾了,就绝不会再放下了。我家小子的妈妈对手机就上瘾了,经常是晚上吃完了饭,澡也不洗,钻进房间关上门往床上一躺,掏出手机就从7点玩到半夜两点,玩到眼都睁不开了还不舍得放手,而且不能说她,一说就爆炸。不当着小孩的面玩手机,还是有点自觉性,然而这是掩耳盗铃,我家小子没那么笨,你每晚都拿着手机关上门干什么普通人都会猜出来——但我家小子也不管,他在看他的书呢,没空搭理你……
身边就有这个活生生的例子说明,对于玩手机,大人尚且都如此迷恋不能自拔,何况孩子!手机一旦让天性自我控制能力本来就不强的孩子玩上,他(她)就不再是你心目中那个你能控制的乖乖仔(女)了,他(她)的精神已有了一块沦陷的地盘,那里装着“王者农药”、“吃鸡”,装着大人都不能侵犯和阻止的蠢蠢欲动的反叛之心,它们与“自律”、“学习”这两词为死敌,有他就没我……
所以我对待我家小子在手机使用上的态度是:这洪水猛兽绝对不疏,坚决堵上,手机绝不能碰。(有时他会在我面前用手机百度一下不明白的知识;再有就是用手机看几集知识讲述的小视频,比如中国地理、中国通史等;还有就是用手机打电话——这才是手机最初被发明出来的根本目的!)对手机,主要是手机游戏,没有太多的接触,就没有太多的了解,也就没有了念念不忘的牵挂。
这文是我在书店里写的,写的过程中,旁边一位家长在看书,他的那个和我家小子差不多大的儿子一直在吵闹,于是他将手机扔给了他儿子,接下来的情景你们应该最熟悉不过了,我称之为中国家庭教育之殇——人文教育用手机游戏代替。那孩子立即不吵不闹,盘脚坐在地上玩得不乐乎。抬头一看,身边不少孩子也捧着手机,边看书还边不忘“吃鸡”——有那么一瞬间,我眼前看到的是一幅一百多年前中国的鸦片馆里的景象,一群盘着一根污秽辫子的大清遗民,眼神迷离地躺在床上,醉生梦死地吹着一口又一口的烟圈……我很惧怕我家小子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也被这精神鸦片蛊惑了、被它摄去了积极向上的灵魂,我无法将不远处的那几个一脸蠢相边玩边大声呼叫的初中生和我家小子的未来形象联系在一起。
所以这些日子我正努力地培养我家小子更大的读书兴趣,晚上邀他进我书房,一人一书,细细研读。在他睡觉之前陪他聊他喜欢的三国和水浒(每晚睡觉前的“陪聊”已持续三年了,从他读小学开始),陪他静静度过这个烦嚣又多彩绚丽的童年时光。哦?手机?滚犊子去吧!
给不给我家小子玩手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