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得道在于没有妄心,清静之道并不遥远!

得道在于没有妄心,清静之道并不遥远!

作者: 秋谷高兔 | 来源:发表于2019-01-24 06:46 被阅读93次

1

一个人的心灵若是清静无染,即使身处困苦的境界,也不会有众多的烦忧;一个人的心灵若是不安烦乱,即使天天身在深山老林,也是如同身处闹市,不得安宁。

因此,道教经典《清静经》中说: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即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但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真正的清静,不在它方,也并不遥远,就是一颗干干净净的心。

得道在于没有妄心,清静之道并不遥远!

2

一味追求拥有财富、名利,迟早会被身外之物所拥有。一味追逐遥不可及的奢望而不珍惜身边幸福,等你恍然大悟之时,就是人生快要结束之日。珍惜当下,珍惜身边的人,幸福来得实实在在,不然,你会被贪婪洗劫一空。

顺境和逆境,好事和坏事,都是成就的助力,都是修行中必须的过程。就像人要有两只脚才能行走,靠一只脚很难。我们总想追求顺境,逃避逆境,顺利了就高兴,有坎坷就难过,这叫动心。其实在修行的道路上,遇到什么都一样。好事坏事,顺境逆境,在哪个境界中都一样,这叫平等。

得道在于没有妄心,清静之道并不遥远!

欲动,则心动;心动,自然烦恼丛生。得与失、荣与辱、起与落,这些东西,在乎的越多,心里就会越痛苦。舍弃的越多,内心就会越清静。

3

分担别人的痛苦,可以消解自己的痛苦。拿出自己的温暖,可以得到别人温暖的馈赠。这就是爱的神奇力量。放不下、心底无爱、闲得无聊,这些都是增长烦恼的根源。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人性本善,上进之心,人皆有之。然人当有所必为,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不争,非不进,而是不计较于蝇头小利而失大体,不为眼前利益而失远大,不钻牛角尖而毁于必然。不争,是低调,是远见,是智慧。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不争,正是最大程度避开绊脚石的最好方法。

相关文章

  • 得道在于没有妄心,清静之道并不遥远!

    1 一个人的心灵若是清静无染,即使身处困苦的境界,也不会有众多的烦忧;一个人的心灵若是不安烦乱,即使天天身在深山老...

  • 雪漠《真心》读书笔记Ⅰ二、察真妄(1)

    这一章讲的是如何辨别真心与妄心。 心可分真妄,真心本清静。 妄心如波浪,真心入海平。 妄心如云翳,真心似天空。 诸...

  • 圣人之道

    圣人之道在于得道。道乃宇宙本质本原宇宙运行之力量或原因,或达至善。除之外圣人之得法在于脑与心。用脑立于宇宙天地人间...

  • 读《清静经》6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如此清静,渐...

  • 【劝告】

    想要过好自己的一生, 关键不在于脑子而在于心。 让脑子懂得道理并不难, 难的是让心接受脑子的劝告。

  • 清静经启示录007:我们为什么不能得真道

    导读:清静经告诉我们,绝大多数人无法得到真道的原因是因为有妄心,那妄心又是什么呢?人为什么会产生妄心呢?人最容易被...

  • 元音老人:明心见性

    所以,我们上面讲妄心不好息灭,为什么妄心不好息灭?妄心就是真心所显现的,没有真心哪里有妄心呢?比如没有水哪有波浪呢...

  • “通心”的喜悦:“得道”

    根本的、持久的喜悦,应该是“得道”。而“通心”,就是“道”。学习“通心”,就是“得道”。 谈到喜悦,相信大家并不陌...

  • 冰的日记本2022.6.15

    常清静 这两天反复在看《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 每一天奔波于家庭、工作,人越来越消沉...

  • 行道

    中庸浑圆之道 在于不重不依 求恒,守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得道在于没有妄心,清静之道并不遥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ie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