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四世同堂》里的北平

《四世同堂》里的北平

作者: 六味小食拼盘 | 来源:发表于2020-05-22 22:37 被阅读0次

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创作于1948年前后,也就是距今70多年前。

一本好的小说可以是情节跌宕起伏,反映真实生活,也可以去展现一段大历史,大背景,《四世同堂》则兼而有之。虽然是以日本鬼子占领北平为背景,但更多的是体现了北平人民的众生相,描绘了一幅被侵略下底层人民的浮世绘。

其中有几处让我赞叹。

首先就是对于北平城文化以及人民日常生活的描述,老舍先生一定是个北平通,很多的描述足以见得对于这座城市的热爱。“在什刹海凉棚爽适地吃半天茶,到积水潭或高亮桥作半日垂柳,在戏园里吹着凉风儿哼着《四郎探母》,假若愿意多走几步,到西山卧佛寺,碧云寺,与静宜园多住几天…”“香椿拌豆腐,小葱拌王瓜,炸酱面,茶馆听书…”每个角落都极细腻地渗透着北平文化,从地名,饮食,方言,习惯,真真展现了北平人民的全景生活。

完美地诠释了中国(北平)人的性格个性。比如英国府的富善老先生,虽是个老派的英国人,但热爱东方文化,也深谙中国人的人情世故,而不是所谓的规矩法理。在救瑞宣的时候,没有动用英国的政府去施压日本人,而是选择了利用“英国人”的身份去贿赂对方。还有冠晓荷的一段描述,对于民族大义,家国情怀他是不会在乎的,他更在意的是自己的阶层,同时也爱“玩儿”,在玩儿上是真真的钻研,提笼遛鸟,抽鸦片,吃茶,玩古玩。

对于书中人物的人性心理分析的也极其到位,一家四代,祖父出生于清朝,父亲出生于清末,儿子出生于民国,孙子象征着新时代的未来。old money和new money,旧文化与新文化的家族关系,但也脱不开传统的纲常伦理。在一代的横向比较中,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瑞宣不堪忍受祖国被践踏,但作为长子却背负着家族的重任。瑞丰好享受,自私自利,不择手段。瑞全干脆离开北平。钱默吟,本来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寡欲诗人,但失去儿子,自己又被日本人欺侮的经历让他甘愿做一个“现实的人”。书中人物众多。大多都是底层人民,老舍先生聚焦这些蚍蜉,除了故事情节推进这条线,精心地刻画每个人的内心世界,体现着水深火热中求生存的纠结心态是另一条主线。

爱国情怀自不必说,谁看到自己的故乡被践踏都会痛苦不堪。书中很多的内容也有前瞻性,比如中国人,日本人,英国人的区别放到今天依然适用。

好的作品永远不会过时。

相关文章

  • 《四世同堂》里的北平

    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创作于1948年前后,也就是距今70多年前。 一本好的小说可以是情节跌宕起伏,反映真实生活,...

  • 京城菊盛之由

    老舍在《四世同堂》里写道: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我想这秋中最耀眼的颜色便是金灿灿的一抹亮丽,因为这颜色便使北平的...

  • 《四世同堂》:愿国泰民安

    《四世同堂》 作者:老舍 背景:北平沦陷,抗日战争时期 600页的长篇小说,事件发生在卢沟桥事件爆发后,北平沦陷被...

  • 《四世同堂》导读

    四世同堂老舍 《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在抗战时代背景之下所写的长篇小说,以北平沦陷为线索,以祁家四世同堂为主线,记述...

  • 皇皇故都,巍巍学府——大学与建筑

    《四世同堂》中这样描述北平沦陷:北平,在世界人的心中已经死去,而北平人却还和中国人一齐活着。几个世纪的黯淡与辉煌都...

  • 读《四世同堂》

    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是以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为时代背景,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

  • 月是故乡明

    关于中秋时节,老舍在《四世同堂》里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

  • 《四世同堂》:透过胡同看民族和国家的命运

    老舍的《四世同堂》描写了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的时代背景下,以祁瑞宣一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生动、真实的描...

  • 《四世同堂》:时代变了,原来这三类人却一直都在

    《四世同堂(丁聪插图本)(套装上下册)》中小说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的时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

  • 听书《四世同堂》

    我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在喜马拉雅上听完了老舍先生的巨作《四世同堂》。小说描述了日本人占领北平,侵略中国期间,四世同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世同堂》里的北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kh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