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札记旅行旅游◎行走在铺满诗意的路上
皇皇故都,巍巍学府——大学与建筑

皇皇故都,巍巍学府——大学与建筑

作者: 胡羊羊_Young | 来源:发表于2017-01-06 23:35 被阅读749次

《四世同堂》中这样描述北平沦陷:北平,在世界人的心中已经死去,而北平人却还和中国人一齐活着。几个世纪的黯淡与辉煌都融入北平的血脉中,绵延重生一座精神与信念的城。故而北京虽历经沧桑,却生生不息。

一座城市的延续,需要获得更多的仰慕与尊重,需要靠精神层面的元素打动人心。而大学正赋予城市这种生命力,以及独特的风骨与气度。

大学的变迁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城市历史,对待大学的态度也反映一个城市文化上的修为。在城市里,没有比大学更充满灵性的场所;莘莘学子对大学的向往和追忆,不会因时间流逝而磨灭,也不会因信仰不同而扭曲。

北京这座城市容纳了诸多风格迥异、立场相对、理念多元的大学,天潢贵胄和寒门学子都能在此找到一片身心栖息之所。

一、沙滩红楼——那时北大,意气风发

沿景山而东,至五四大街,一座红色砖瓦小楼,朴实沧桑。这里才是当年“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是当时被誉为新文化阵地的北大;是中国最早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北大;是诞生五四运动的北大。

那个年代沙滩红楼,意气风发,一代大家,启民智之先,树后世之典。在这座前身为京师大学堂的学府走出的青年才俊,既有丰富广博的才智,也不乏庄严无畏的独立思想,这些气度风骨与先天下的忧虑意识和英勇无畏的抗争精神一起烙在北大的遗传基因中。这座红楼所发出的声音和立场,震醒中华,引领近代中国学人赤诚报国,有始无终。

伫立红楼前,举首正见白云悠悠,此刻仰望红楼正合高中课本里介绍五四北大的老照片的角度。只是当年天空下,学生无意将生命赋于闲情,他们心怀家国,忧人忧己,并付诸行动。学子们的每一次抗争、每一声呐喊,都和这座红楼一起载入史册。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或许超出了一定的界限,但我们不能否认历史潮流的趋势和力量,不能否认在这之后,有无数知音,付出青春,乃至生命,去追寻那一个意气风发时代,和那时为着国家前途奋斗不息的新青年,

这座经过时代洗礼、见证世事变迁的红楼,今建成新文化运动纪念馆,追忆着北大峥嵘岁月。

二、亨利·墨菲与中国——水木清华,风雨燕京

1952年,北京大学吸收燕京大学部分院系,学校迁往西郊燕园,在燕京大学的原址上建成今日北大。

如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两座毗邻而居的学府,风格迥异,一东一西,一中一洋。然而,它们最初设计出自同一位建筑师之手——亨利·墨菲。今日我们能于未名湖畔静思,于清华园中徜徉,不应忘记这位建筑大师,他邂逅京城一瞬间,惊艳中国一百年。

“晨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于清朝皇家园林风烟里,一座现代化新式学堂带着国人期冀降生。它凝聚历代大师心血,如今早已整饬俨然,蔚为大观。墨菲倾心设计了清华园四大建筑,即大礼堂、科学馆、图书馆、体育馆。清一色的美式建筑,优雅地与王室花园融合,谦和而帅气,就像墨菲所期盼的那样东西合璧。正如当年享誉民国的清华园四大导师, 那是“古今中外”的完美结合。这里学风自由,注重独立思考,培养出谈吐风雅德学兼优的栋梁之才。无论大师还是大楼,清华园都领尽风骚。

1914年,墨菲初次邂逅紫禁城,从此以后,生命中的二十余年,都被他细心雕琢在了中华大地上,他在这片东方沃土上留下了一批被称为“中国传统复兴式的”建筑。其中巅峰之作便是燕京大学。

墨菲对于中国宫殿亭园极为欣赏,所以他为燕园的建筑设计都采用中国古典建筑形式,而另外辅以新式设备,以切实用。燕园中有一湖,景色绝胜,当年诸人竞相提名,皆不适,乃名之曰“未名湖”;岸边一座十三层的储水塔,水塔主要由时任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晨光的叔父捐资兴建的,故名“博雅塔”;若干年后,“一塔湖图”成为北京大学的标志性象征。

建筑是一座学府的质感,有质感的东西是可以深入骨髓的,那是文化底蕴浓稠度的展现。白云隐塔,绿水涟漪,垂杨飘柳,今日燕园成为学子们安顿灵魂并获得灵感的圣地。

漫游燕园最大的乐趣是试图去理解它一砖一瓦背后的意义,以及大师借由建筑所表达的情思。熬过一年又一年,经过烽火浩劫、风雨尘埃,当它安然来到我们眼前,这些岁月累积出的重量,在心里,满满的,无法衡量。

燕京大学已不复存在,但它慷慨而浪漫的气度风骨与墨菲那些美好的中国式建筑一起,被无数学子深深追忆。在这些建筑上,仿佛能看到燕京大学灵心善感、略带忧郁的身影,能感知到它 “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的伟大情怀。

但愿时间在此定格,因为再回首时,只怕往事如烟,我再也寻不到你。

三、信仰照亮生命——从辅仁到师大

“辅仁”语出《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她的仁慈与博爱,慰藉了当时华夏大地上人伦离乱、世情冷暖。今日北京师范大学沿袭这种美好品格,温暖着教育者和国家的未来。

“木铎金声一百年”,此语平实地回望了师大前世今生,由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到北京师范大学,它始终领跑中国师范教育,其创造的价值却早已超出了教育和师范领域。这一百年,“木铎金声,春华秋实”。

与燕京大学身世相仿,辅仁大学创办之初以教会立足,抚慰了战乱漂泊时无数渴求知识的灵魂,以教而育之的方式护佑着战乱的中国。也许一出生就带着温和与爱,故而中国心理学自辅仁始。

1952年院系大调整中,辅仁大学被拆分,其主体并入今北京师范大学。我有幸选修过北师大心理学课程,课程中无论讲到中国心理学建设发展,还是学界经典论著,经常出现一个名字“张厚粲”。

张厚粲,中国心理学界泰斗,1948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心理学系,为辅仁、北师大乃至中国心理学奉献至今。在这位心理学祖母级人物的笔下,我读到辅仁和北师大一脉相承的温暖情愫。很多心理学人一代一代薪火相传,为国家、为社会点燃希望,指引人们找到自己的信仰,照亮生命之路。

这种信仰,鼓励学子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让这座学府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辅仁大学,从未走远。

四、三春如梦向谁偷——人大故地,花海依旧

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几经寒暑,多番辗转,曾经“插在敌人心脏上的一把剑”辗转落户北京,生根发芽。人大秉持发展的眼光,坚持理性的设想,坚毅地承担起为新中国而教育的重任,实事求是,矢志不渝。

每当我路过人民大学时,总会想起它一处旧址,安静平和地守护着人大的痕迹。这片旧址有另一个名字——段祺瑞执政府。1949年4月华北大学选择此处暂作校舍,同年12月人民大学正式成立。在这清朝王府故地上、民国政府旧址里,人大开始了弘扬新思想的征程。

现在,执政府建筑主体依然存在,那些有时代感的画面和故事,在记忆里不曾远去。毕竟岁月流离,此处墙垣古旧,眼前光景好像被抹了一层铜绿。当年的国府、军部,都难觅踪影,只有那些建筑,活得如此具体。

与这座建筑一起被铭记的,还有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就在这里,平地惊雷。曾经激烈的抗争和惨痛的记忆,激励人大在这片土地上砥砺锋锷,从头做起,潇洒地走向广阔世界。

如今,执政府旧地作为人大和社科院诸多研究所的驻地,学者们经年累月在研究室和资料馆之间往返,不知不觉间,将青丝走成白发,走出一段从未褪色的记忆。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君去后,酒暖思谁瘦;水向东流,三春如梦向谁偷;花却开错,谁家琵琶东风破。”

四月阳光,熙和温暖,人大旧址,花海漫漫。唯愿多驻足片刻,探底此地烽火与柔情。

一城之古迹赖以传承,何其艰难。兵火战乱、梁倾柱坍,种种恶劫,古建筑传至今日百不存一。北京城遍地史迹,许多古迹一夜间灰飞烟灭,也在城市新陈代谢中,渐行渐远。

但在我用足迹绘出的地图上,它们从未消失。

游走在城中,就是在走一张历史的地图,我在图中也在图外,在陌生和熟悉中徘徊,在发现和被发现中游走。就这样,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在心里,化作对这座城市的深爱。

感谢命运之微妙,让我有幸在北京描绘自己心中的“皇皇兮故都,巍巍兮学府”。三年游历,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是为文。

相关文章

  • 皇皇故都,巍巍学府——大学与建筑

    《四世同堂》中这样描述北平沦陷:北平,在世界人的心中已经死去,而北平人却还和中国人一齐活着。几个世纪的黯淡与辉煌都...

  • 贺复旦大学校庆

    贺复旦大学校庆 复旦滥觞虞夏篇,巍巍学府作歌弦。 雅集共此卿云日,贺电频来庆百年。

  • 听到春天

    我听你说“故都春已至” 樱花桃花柳芽 和天蓝色下久违的阳 你说“来看故都的春” 巍巍雪山挡住了你的声音 灰蓝色山脚...

  • 《巍》

    巍巍学府宝马停 黑裤花包匆匆过 学海拼搏苦作乐 题后人生定辉煌

  • 巍巍羲皇故都 悠悠莲舍雅韵——莲舍有奖征集活动专家评选会成功召开

    巍巍羲皇故都 悠悠莲舍雅韵——莲舍有奖征集活动专家评选会成功召开 11月18日上...

  • 湖大:驻足湘楚,气自芳华丨MBA院校介绍

    麓山巍巍,湘水泱泱,宏开学府,济济沧沧; 从岳麓书院到湖南大学,廊殿楼阁,文墨飘香,紫气青烟,尽显包孕千年文化之大...

  • 澳大利亚游学

    悉尼标志性建筑物悉尼大桥and悉尼歌剧院 澳大利亚顶尖学府,悉尼大学------大洋洲第一所大学 悉尼艺术馆,内附...

  • 运动会开幕!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巍巍学府与秋色并举; 朝气蓬勃,奋发图强,莘莘学子共书声齐飞! 在文化底蕴深厚的無溪书院旁,在...

  • 月季花

    花园学府·无锡江南大学

  • 学府之间

    一个城市的标志——除了地标建筑、文化底蕴,还有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高等学府。 从2000年开始,郑州的大学除了合并,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皇皇故都,巍巍学府——大学与建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ywx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