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254」梁浩瀚:有人说成熟就是喜怒不形于色,我就呵呵了
今天是乐于助人会——个人成长日记第254篇,我是梁浩瀚,做一个温暖的人,让我们共同成长。
文/梁浩瀚
我经常被朋友批评,总把心事都反应在脸色上。
我也经常因此责怪自己,是啊,为什么就不能给别人更多一些宽容呢,为什么一定要把脸色给别人看呢,为什么我自己察觉不到脸色变化呢?
有一次,我和朋友A应邀去吃饭,是朋友的朋友B请客。我觉得很荣幸,很感谢朋友A和他的朋友B。结果吃饭到后半场,他的朋友B又叫了几个朋友C过来,最后加入的几个朋友C是直销人员,因为之前被直销坑,所以直销人员惯有的思维和讲话方式,让我内心非常抵触,我实在难以忍受,也无法摆出无所谓的样子,我就低头玩起了手机。
吃完饭之后,朋友A对我意味深长的说,你吃饭的时候不要什么事都往脸上写,我也不喜欢被直销人员推销,但是如果我也和你一样,那么饭局就会特别尴尬,无法收场,我也会在朋友B面前失去信任。
我无言以对。
朋友A看我无心悔改,就扔下一句,哎,跟你说了也没用。
我很自责。
这件事,我想不明白,为什么我没有去表现出应有的宽容,就是做错事了呢?
当然了,就算不是朋友的朋友B我不太熟,朋友A反应,我平时对他也是这样,这种处事态度是否是错的,不合时宜,不妥当的呢?
(一)
我想这件事背后,根本差异在于,我们的出发点不统一。
朋友A也许很看重B,所以,对B的朋友C能够表现出更大的宽容。而我,很在乎朋友A,我可以对B表现出一定的宽容,但是对于C也一视同仁,我感觉太强人所难。
差异还在于,我们的立场不统一。
碍于A的面子,我没有当场走人,而是一直陪到了最后,我感觉也算是付出了,但是很明显,这种付出没有意义,A并没有感觉到。A并不知道,我其实是可以选择当场走人的。
我是为了A和A所在乎的B,在这里陪到最后,A是为了在B心目中的形象和C故作交谈。
(二)
但是我想来想去,这件事根本没有对错,可是为什么感觉像做错了呢?
也许,问题的核心,真的在我这里。
有条件的爱,往往会引起被爱者的反抗心理,为证明自己的独立,不惜为反对而反对(比如我认为我自己)。有条件的爱反映出的是爱人者不成熟的心理(比如A),表示其仍然受制于对方。
无条件的爱可以给人安全感和信心,鼓励个人肯定自我,追求成长,由于不附带任何条件,没有任何牵绊,被爱者用自己的方式,检验人生种种美好的境界。
不过,无条件的付出并不代表软弱。我们仍然有原则,有限度,有是非观念,无愧于内心。
(三)
所以,出现这种好像做错事的感觉,是因为我自己的内心不够坚定,原则不够明确,所以才会在朋友的意味深长的交谈中,感觉到焦虑和自责。
立场明确的人,反而会获得轻松和自由,要么他是个公开的人,对事物有自己明确的判断,要么,他是个封闭的人,对事物有自己明确的判断,却依然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伪装。只有立场不明确的人,才会夹在中间左右摇摆,自我怀疑。
(四)
现在人们的价值观一致认为,喜怒不形于色是成大事的人的特质,只有这样才是成熟。现在的我看起来,有这种想法的人恰恰是不成熟的人,因为喜怒不形于色只是一种表现,而不是本质。
我认为真正成熟的人,内心知道什么时候该喜,什么时候该怒,只不过,他能够根据当前形势选择如何表达而已,可能他的反应比正常人更剧烈,也可能他选择完全不从行动中反应出来。
一味的追求喜怒不形于色,和一味的追求自信一样,盲目幼稚。在该真诚流露的时候选择按捺内心,在应该感到自卑的地方选择盲目自信,其实都是不合适的。
除非能够做到对所有事情都不上心,都了无牵挂,这却是一种消极的处事态度,对于真正的目标没有用处。
(五)
你觉得,做人应该怎样选择?
应该更多选择喜怒不形于色呢,还是更多选择直来直去呢?
欢迎在留言区,说说你的看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