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字如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68935/8d5ec07ef24080d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68935/0403ced5821646d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68935/86231fcccb2a3708.jpg)
今天想说两个字:“忍住”。
真的非常不容易,对于自己的亲人,对于自己学生,我们都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的行为,认为在自己的认知好的范围内,那就是合理的。如果没有在的话,我们便会用“我认为对他的好”的逻辑来约束他们,指责他们,甚至埋怨他们。我所站的角度去做这样的事情,有错吗?自我感觉没错。那站在孩子的角度,他们去很难接受被说的事实。即便是你对他好的方面,他当下的理解也是难以消化的。因此,面对孩子们的状态以及自家孩子的情况,就一个字“忍”来解决。
忍住不去抱怨,忍住不去重复啰嗦,忍住不去批评指责,忍住孩子的不同行为,自我多去反观自己的想法和行为。真还别说,少用“我对你好,你就要对我好”的逻辑来行事。这样自己的心态才能够更加从容。很多时候,我对言传身教的感触有些质疑。你的忙碌,你的付出,孩子们根本就不放在眼里,觉得你是应该做的。因此,如何正确的言传身教,真的值得我们思考。一方面你去做,不是希望对方有回报,就算你能够接受所有结果,可对方就成了那种索取的样儿,继续这样做,还有意义吗?还是说,不同的人,能够理解就理解,不能够理解就罢了。各自所作所为,在以后的某种场景之下都会自作自受的。能影响就影响,不能够影响也就不要强求,虽说“生而就需要教”是很有必要的,可是耳濡目眼之下,都不能够开智,那也就是无缘了,也就不必苛责了。适时的放手,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那么这又与“不能够轻言放弃”的观念所违背,何解呢?这种情况难道是说:自己不去强求做了以后,能够言语劝诫的,能够身教的,就尽量都去帮助帮助,尽自己最大所能吧,只能够相信:佛渡有缘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