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友人因牙齿接连多日不舒服去医院检查,结果令其大惊失色:牙龈萎缩的历害,患了严重的牙周炎!如不抓紧治疗的话,牙齿会脱落,且到时连假牙都无法安装!
友人说,牙齿不舒服的那段日子令其生活大为失色,一种难以言说的难受感弥漫其间,难受到几乎想将那个地方的牙齿敲掉来寻求解脱。在刚知道检查结果的那一刻更是有一种“生无可恋”的感觉:如果此后的日子都只能以米糊状的食物度日,对于一个准“吃货”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受其感染,我也赶紧选了个专业口腔医院去检查下我那这几十年来才洗过一次的牙。我也突然想起五六年前自己也有过一段类似历程:当时一吃热点的或辣的东西有一处的牙龈就特别难受,持续了有一周的样子。后面没事了,就不以为意了。
检查结果显而易见:下半全颌牙龈萎缩严重。医生说再过个三、五年牙齿健康恶化的问题就会显现了。我赶紧先洗了个牙,拍了个照,建了个档。并系统地向医生详细了解关于牙齿的保健。以下是医生说的相对靠谱的观点:保持口腔卫生对于牙齿来说是最重要的,而刷好牙就是最根本的保障(建议巴氏刷牙法);要至少半年定期做个牙齿检查,视情况是否洗牙;建议用牙线禁用牙签;牙齿的好坏与年龄大小没多大关系。
想想身边的很多人都不注重牙齿保健。现实中有多少人会定期去检查牙齿或者洗牙?
就象我,几十年来,此前从来没有为牙齿而专门做过检查,只洗过一次牙,而且是赶时髦洗的。我想,大部分人如果牙齿偶尔流血或不舒服,一般都忍忍,大不了吃点消炎药,能对付过去就过去了,从不放在心上的。实际上,大部分人不会不知道美国人多么重视牙齿保健,也没少听过“牙好,胃口就好”的广告词,可潜意识当中根本没将牙的健康当作一回事,根本不会将牙和病联系在一起,所以,对于早就遍地的牙科诊所从来只是“望而却步”,想不出自己有什么理由会踏进诊所一步。
不单单是对自己的牙齿这样,实际上有很多事情,我们都是这么对待的:什么是最重要的东西,往往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这是我们大部分人每天都在犯的错误。可以这么说,没人敢说自己没犯过类似的错误。
比如,你每天在外应酬,陪客户,或者和朋友、同事、同学这聚那聚的,可是,你忘了,你的家人,可能才是真正需要你陪的人。陪他们聊会天,陪他们吃个饭,陪他们睡前讲个故事,或者只是陪他们看会电视,却可能给他们带来无比的开心或满足:因为这里面有一种不一样的情感因素,这个“陪”的价值是无法衡量,无法量化的。打个比方,家里的老人随时都有可能驾鹤西去,而等哪一天你在外面接到老人离世的电话时,你可会后悔今年居然不曾陪她看过一次她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或者你可会后悔为什么没有多陪她吃顿饭、陪她唠个嗑?而假如你接到那通不幸的电话的前一个晚上,你是在家里和她在一起的话,此时对你心理上的慰藉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
又比如,你每天小心谨慎地经营着各种关系、人情,算计着各种得失,却仍然难免为人所诟病、甚至为人所遗弃而愤愤不平时,你却忘记了有另外一个永远不会将你当作失败者,不会看低你的地方,那就是“家”!在这里,你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不管是作为父亲、丈夫,还是儿子!
不管你在单位混得如何不堪,不管你在公司如何受到排挤,不管你在外头如何人微言轻,而一旦回到家里,你的独一无二的身份马上让你变得重要无比,任何人也替代不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一个人是不重要的、是可有可无的。一位痴呆的弟弟说不定是姐姐唯一的情感依靠呢。
有电视台播发了一则新闻,说的是在上海拿着月薪1.5万元的姐姐辞职回到乡下老家照顾出车祸成了植物人的弟弟,并为了生活在当地砖厂做工,问她为什么非要回来,她说只有弟弟这么一个亲人了,不放心雇请的护工(能象自己一样精心照顾好弟弟),所以她愿意在弟弟还在世的日子能给他自己所能给的呵护。
所以,请别小看了亲人间的相互需要!即便你不需要他(她),他(她)却可能无比地需要你!
因此,有一位学者说,他最希望看到的景象是万家灯火,到了晚上饭点的时候,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男女主人都回家了。
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波时,生活已离我们远去。 ——约翰·列侬
别让生活远离你,否则,你来到这个世界上到底为的是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