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成长励志读书
「元学习」初探之「临界知识」——《好好学习》读书笔记

「元学习」初探之「临界知识」——《好好学习》读书笔记

作者: TongStory | 来源:发表于2019-02-08 18:43 被阅读23次
    Photo by Green Chameleon on Unsplash

    2019年,我的第一个主题阅读始于一个疑问,「如何更好地学习」。于是我从亚马逊上购买了18本与“学习”有关的书籍,我的目标是,分析这些作者提到的学习方法,经过我的理解、分析和重组,提炼出对我来说最有用的学习方法,并形成一套对自己适用的学习体系。

    《好好学习》其实并不是我在这个主题下阅读的第一本书,但因着各种机缘巧合,我决定从它开始整理读书笔记;之前落下的,也会用空闲时间慢慢补齐,接下来我会尽量每读完一本就尽快完成读书笔记的整理。

    在正式开始今天的主题之前,先介绍一个概念——元学习

    0/ 什么是元学习?

    我对「元学习」的理解

    以上就是我对「元学习」的理解。我认为,「元学习」就是「如何更好地学习」的精简化表达,也是当今时代每一个人都要涉足的领域——学得更深、更快,已经变成一种越来越重要的能力,它意味着适应——适应这个变化莫测的社会、呈指数级涌现的新技术和新信息。

    但我必须在开篇明确地告诉你,我这儿没有速成法,实际上,我也从来不认为这世界上有某种速成法,能让你在短时间内深刻理解一个体系的本质而非表象——如果真有人声称TA是速成法的受益者,相信我,那个“快”(结果)也只是“慢”(积累)的最终表现形式而已。真正的工夫,只能你自己去下。

    《好好学习》这本书(注意:视角不同,我只摘取对主题阅读有用的内容进行整理,而不是对全书内容进行复述)对于「元学习」的探究,在于提出了「临界知识」这一概念、提供了一些基础学习方法和一些学习技巧、并且为如何应用这些「临界知识」指出了大概方向。

    我挑选了书中一部分重点内容,将其打散并重组成一个新的逻辑结构,从「道法术器」中「术」的角度,来谈一谈如何学习并应用「临界知识」。

    本文结构


    1/ 什么是「临界知识」?

    第一章第二节,作者提出:

    所谓“临界知识”,便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掌握临界知识,我们便能开启学习的“少即是多”“四两拨千斤”模式,从而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loc.#358)

    我来简单解读一下,「临界知识」的本质其实是“原则”、“准则”、“模式”,不是具体的知识(如英语语法、人体有多少块骨头、植物的光合作用、F=ma),而是经过思考、提炼出的一些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模式或规律(刘未鹏《暗时间》、王世民《学习力》、Scott Young《如何高效学习》等皆有讨论)。如王世民老师所言,这是一种可迁移的“框架”化知识,你在数学领域学到的定理,或许就能应用到生活中去。典型的例子之一就是查理·芒格最喜欢的“复利”和一部分心理学原理;之二就是桥水基金 Ray Dalio 的《原则》一书(推荐)。

    若能掌握并且熟练运用这种知识,那么我们就能够在工作和学习中节省很多精力(很多事情不需要重新开始,而是借助已有的框架,快速提出假设并验证其可行性,若可,则继续,若不可,则修正),继而集中注意力专攻对我们而言有难度的知识,这样,学习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听起来好像很厉害,感觉自己看完这篇文章就要走向人生巅峰了?

    别急,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学习并应用这样美好的知识。

    而且我要告诉你的是,这样一条“捷径”并不好走

    2/ 怎样学习临界知识?

    划一个重点:运用二八原则(看,经济学里的二八原则可以应用到我们的学习(甚至是人脉管理,本书中有介绍,在此不赘述)中去,这就是在将临界知识学以致用)——把更多的时间(80%)用在结构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学习上(20%)。

    这说明什么?我没告诉你只学原则性的规律就行了,你仍然需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深耕,甚至要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见3.1),但千万不要忘了最重要的「临界知识」,因为如果有一天你转行了 (which is quite likely these days),最有可能帮到你的是这类“看似无用”的「临界知识」。

    好了,我觉得你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如何操作了,我们现在开始吧。

    2.1/ 学习的前提

    高效学习的前提是,跳出“低水平勤奋陷阱”,这让我想到以前看过的一句话——你所谓的努力,只是感动了自己。

    人真是很容易被自己感动的,跟人家要到了网盘地址和密码,哒哒哒点了“下载”就开始往自己电脑里装,看着越来越小的磁盘容量,好像知识都处理完毕装进自己脑子里了一样。

    这是感动自己的初级阶段。感动自己的进阶表现,就是像以前的我自己一样,从唰唰地记笔记到噼里啪啦打笔记,本质变了吗?没有,摘抄呗。抄完了呢?完了。

    表现出来的结果就是:读完都忘了,还美其名曰“become your blood and flesh”(成为了自己的筋骨和灵魂)。

    我笃信,长期阅读一定会给人带来影响——见识、品格、心性、修养、当然还有知识,这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修炼,它是美好的,甚至是人类所能依靠一己之力对自我进行培养的最柔和的方式之一。

    我也不得不承认,或许我读书真是十分功利的,因为我期待看到自己能以可见的速度去完善自身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所以我想,如果能在润物细无声之上,感受到一丝春风,那或许才是再好不过的了。

    作者指出,在读书时简单的摘抄更多书本内容,就是“低水平勤奋陷阱”的表现之一,更直接指出:“在原始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努力,就是低水平的勤奋”,并且给出了自己的阅读方法——以慢为快:

    我会刻意放慢速度,花时间记录读书笔记——不是仅仅摘记名言,而是描述读书后受启发的内容,这些启发和我过去的哪些经验相关。在记录和寻找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惊喜地发现一些过去不曾注意的规律,也发现很多能够直接改进工作方法的办法。我的读书成效进入了一种产生复利效应的状态。也就是说,我读过的所有书都将为我未来获取新的知识提供帮助。(loc.#606)

    所以高效学习的前提就是:找到自己的“低水平勤奋陷阱”,以更高效的方法替代之。


    2.2/ 学习的三个基本方法

    现在,我们就可以着手培养好习惯了——反思、以教为学、刻意练习。

    反思

    最好的思考教材就是你的日常生活,因为它的主体是你,而你恰好是自己想要通过研究和分析,来进行提升的目标对象。

    你可能会问,我每天的生活就是上班下班吃饭睡觉,有什么可分析的?

    往小了说,上班需要花多长时间?路途近的话坐车还是走路?路途远的话通勤路上可以做点什么?换个角度,你是否在通勤上花了太多时间?有没有必要进行优化?怎么优化才能让上下班最节省时间?

    往大了说,工作中是否形成了一个合理的流程,一些经常需要填写的表格是否有随手可用的模板?团队合作中,有没有出现沟通问题?问题在哪里?如何解决?

    太多太多了,重中之重是先把自己管好——修身。怎么修?反思。

    作者指出,反思的作用有三:

    反思的作用(《好好学习》)


    训练反思能力的方法

    记录,注意保证客观性,记录的内容包括:事件经过、自己的思考过程、全过程中自己的情绪变化,而不仅仅是一个事件的发生及其结果,不要简单地写成流水账,对着流水账没法分析,这样会导致我们“总觉得自己有理,错都来自外部因素”,这种想法对自我成长来说是最要不得的。

    为了保证记录的频率,可以像作者一样,培养写反思日记的习惯,在日记中,可以把生活中遇到的小事当作一个个案例,去进行详细的分析,比如:

    昨天我做得好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做得好?有没有经验可以吸收并运用到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做得不好的事情是什么?事情为什么发生?怎样发生的?结果如何?在此过程中我是怎么思考的?现在来看,思考过程中的哪一个节点出现了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甚至可以参考Toyota,连问五个为什么,追根刨底)是否能从这件小事中总结出什么教训?是否可以提炼为一个原则?在未来,什么样的场景可能会用到这个教训?

    这是我从书里借鉴、并补充自己能想到的一部分问题,可以运用到反思日记中去。

    我的亲身体会是,虽然还没能像这样仔细剖析和反思,但通过简单的写手帐,我开始逐渐建立起正反馈,感觉自己更加了解自己的行为和背后的原因,慢慢发现了一些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从而觉得很有成就感,于是越写越有动力。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自省会花费很多时间,成甲老师坦言,他的每日晨修会持续2-3个小时,而且需要不断总结、分析和优化自己的日记模式。不过有一个框架可以参考,那就是九宫格日记(《晨间日记的奇迹》),将生活分成九个模块,分类反思。

    看来,这确实不是某种神奇的速成法,反而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甚至是挑战我们自己的心理本能(我们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做的不够好),可是,它却恰恰是以慢为快的精髓所在。

    以教为学

    费曼技巧,不赘述。

    刻意练习

    本书并未对“刻意练习”进行大篇幅详述 [见说明] ,而是提出了一个“心理表征”的概念,并将其指向“元认知”(对思考过程的思考),其实这就是我们需要每天进行反思的内容,可以说,在本书中,反思就是刻意练习的表现形式之一。

    行文至此,作者恰逢其时地提出一个问题,元认知与临界知识是什么关系?并给予解释如下:

    元认知与临界知识,一个是思考的过程,一个是思考的工具。(loc.#1406)

    通过一个省道和高速公路的例子,作者解释道,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普通的元认知思考模式是:大脑直接调用直觉、过去经验、情绪反应,然后决定采取的行动(也就是《思考,快与慢》中的系统1);而高级的元认知思考模式是:思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先问why的黄金思维圈),思考解决这类问题可能用到的规律是什么(相关临界知识),然后才决定采取行动(耗费了更多脑细胞的系统2式思考)。

    所以说,元认知是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用到了临界知识,这就是高级的思考过程。

    刻意练习什么

    元认知。什么意思?就是刻意地去练习系统化的思维模式,让它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最理想的结果是,遇到类似的问题能够自动化地运用系统化思维框架(注意思维定式,不要学框架学到最后,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这又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了,可参考《穷查理宝典》和《暗时间》)。

    如何刻意练习

    #1. 将整个思考过程进行分解,类似我之前自创的“最小单元任务”,只不过在这里换成了“最小单元动作”:

    在思维训练中,划小圈的内容就是对基本概念、临界知识、知识阻塞(各个知识点之间暂未打通的联结)等关键地方进行反复的探究和思考,直到把这个问题吃透,弄明白。(loc.1423)

    #2. 在能够熟练完成思考过程中的“最小单元动作”后,把分解后的动作综合成一个完整的思考流程。可以类比学自行车或学游泳,例如,爬泳动作可以分解为鞭状打腿、手臂、换气动作等,练习时可单独练习每个分解动作,掌握后再去尝试完成整套动作(类比有同也有异,不存在100%的完美比喻,这一点不赘述)。

    #3. 以上两步完成后,便可以消除界限、融会贯通了,也就是作者说的“在各知识能力单元之间构建认知框架”。

    [对刻意练习的一点说明:刻意练习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如棋类、竞技体育、口译等),并不是所有的技能都可以进行刻意练习。故此,我不得不对作者提出的“思维刻意练习”存疑。原因有二:首先,与竞技体育不同,思维训练本身就是抽象的,每个人的思维都有所不同,是否存在某种“格式化”的标准,让人们的“思维训练”可以向某处看齐?若无,我们如何客观地衡量刻意练习过程中的表现?其次,对刻意练习而言,及时反馈是十分关键的一环,在专业训练中,指导教练或专业从业者的现场即时反馈对提升学习者的表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们进行“自我训练”的过程中,专业指导意见的缺失是否会令效果减弱(至少说提升效果没那么好)?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只能假设“反思”是自己(元学习者/教练)给自己(学习者/学生)的反馈。出于整理读书笔记的缘故,我将本书中对刻意练习的内容整理出来,却不能代表我认同此部分内容的全部论点。至少,我们应当思考作者在此处提出的“刻意练习”(为练习自己思维方式而进行的专门练习)是否有别于Gladwell在《异类》、Erisson & Pool在《刻意练习》中提到的Deliberate Practice。Furthermore, deliberate practice is a ambiguous/dangerous concept. There are many limitations within it, so you may not wanna talk about it unless you've read the book and journal articles yourself.]

    2.3/ 学习的三个技巧

    持续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技巧是记录、定期回顾与付费购买。

    记录的具体要求和操作可参考“反思”一节,付费购买主要是指两种途径:付费购买高质量的图书(或其他资源),以及通过花钱买时间的方式提高个人效率,在此不赘述。

    重点来谈“定期回顾”。

    定期回顾(《好好学习》)

    作者按照时间跨度将“回顾”分为三类:1. 以周或月度为单位,回顾自己的任务执行情况、目标完成情况、原因和经验教训;2. 以年度为单位,从琐碎的日常事务中跳脱出来,放眼自己的思维框架,对其进行分析和修正;3. 以五年(或以上)为单位进行回顾,将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原则或个人哲学放在不断变幻的社会环境中,考察它们为我们带来的影响。

    回顾可以建立在反思日记的基础上,增加如下几类问题:

    周/月度回顾

    #1. 本周/月的目标与期望是什么?

    你可以在一个星期/月份的开始将目标记录下来,在回顾时直接对比目标完成情况即可。

    #2. 实际情况如何,比预期好还是不好?

    根据每日反思记录查看进展,对比之前定下的目标,最好能对完成情况进行量化(百分比、进度条等)。

    #3. 为什么?

    为什么得到了这样的结果?现在取得的成果是否满足了预期?

    若是,是什么样的原因帮助你完成目标?它是否有适用范围和情境?这种因素是可复制的吗?可以被迁移到其他领域吗?为什么?是否有限制条件?限制条件是什么?

    若否,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没能达到目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它是偶然的吗?是否需要解决?你打算通过什么方式解决这个问题?从这个问题中能否吸取到经验教训?是什么?它具有可迁移性吗?为什么?是否有限制条件?限制条件是什么?

    #4. 总结经验

    通过反思,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教训,并为所有这些记录(包括之前的反省日记)找一个合适的位置保存。

    年度回顾

    不要再把“年终总结”当作被动的、乏味的东拼西凑。反之,我希望自己和身边的人都能把它看作是自己成长路上的里程碑,在每一个年末岁尾,打开自己做好的月度反思,像数据分析师一样,无论是纵向、横向,去客观地剖析这些数据的特点,寻找自己的行为模式。

    这让我想起柳比歇夫,时间统计法的终身践行者——他冷静、理智地剖析自己的时间花销,统计自己的有效工作时间,严格地规划着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奇特的一生》)——只不过在这里,我们回顾的是自己的思维方式,而这正是我们人类独有的元认知和元学习能力的体现。

    五年以上回顾

    科技迅速更新换代,社会变革日益深化。我们不仅要学习历史,更要学会分析自己的“历史”,五年以上回顾相比年度回顾,镜头又拉远了很多,它关注的是一种趋势,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查看自己的行为习惯及其深远影响。

    3/ 怎样将临界知识与生活相融?

    到目前为止,我们谈的主要是如何学习和深化「临界知识」,那么该从哪里开始发掘属于自己的「临界知识」,又如何学以致用呢?

    3.1/ 发现自己的临界知识

    有两条途径。

    1. 很简单,想想自己最喜欢做什么、最擅长做什么,从自己关心的领域出发,研究该领域内的主要模型,将其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从生活中来);

    2. 重点关注一些自然科学(硬科学),如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因为这些学科有丰富的理论基础,框架相对来说更加完备,而且已经有前人帮我们完成了很多提炼和抽象化的工作,所以吸收起来会更加便捷,但正是由于这个特点,导致运用它们的难点在于如何将这些高度抽象化的框架运用到生活中去(到生活中去)。

    3.2/ 应用临界知识

    作者认为,进行「元学习」、掌握「临界知识」、练习结构化思维的结果将是,我们逐渐学会从三个层面去思考问题和提供解答——现象、技术规律和通用规律。

    能够从最微观的层面去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是思考的初级阶段;

    能够把镜头拉远一点,给出技术规律解释,是进阶;

    能够透过这些现象和技术,看到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是更深层次的思维能力。

    每一天,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层思考是一项了不起的综合能力,但它不应该停留在书本、思维导图、甚至是大脑里,学以致用是对知识最大的尊重。当经过足量的思维练习和反思,这种框架化的思考过程将融入日常生活,到那时,我们对待大部分问题的反应都不再是情绪化和盲目尝试,而是理性、全面和谦虚。

    我希望成为那样的人,你呢?

    微信公众号:TongsWonderla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元学习」初探之「临界知识」——《好好学习》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pn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