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散文
随笔 | 城市的早餐铺

随笔 | 城市的早餐铺

作者: 开元盛世 | 来源:发表于2022-09-15 08:59 被阅读0次

在每天上下班经过的地铁入口,有一间早餐铺。说是店铺,其实就是一个可移动的连锁亭车,在上海街边随处可见。

平日工作匆忙,不习惯早起的我,有时会赶在面临迟到的几分钟前:叫上一张带辣酱的鸡蛋饼和一份纸制包装的豆奶,然后匆匆进站。

因为去的次数多了,鸡蛋饼制作也要等待,有时候也会和阿姨聊上几句。

阿姨一口外地口音,来自安徽,约四五十岁的年纪,就是那种很普通的劳动模样。有时侯,他老公和女儿也会过来帮忙。

女儿长得和父亲比较像,面貌清秀,架着一副眼镜看起好像某所高校的学生。在狭小的早餐铺子叫卖、总感觉有些跟环境不太相配。看得出主要的工作还是阿姨来做,而父女俩也只是在一旁打打下手。

也许是丈夫担心妻子太过操劳,也许是念书的女儿深深体味母亲维持生计的不易。看着一家人忙忙碌碌,让这间小小的铺子在高楼脚下显得格外温馨。

我暗暗地计算过这间铺子的收支:每个顾客早餐的消费平均10元,一个早上客流量平均100人次,每月按20天(主要客户群体是上班族)计算:月销售额约在2万左右,再去掉1/3的成本,毛利润最多会在1.5万左右的程度。

这样的家庭收入,如果加上女儿的学费生活费,支撑起一家人在上海的生活其实还是有些吃力的。父亲肯定还有别的工作。而且他们应该住在离寸土寸金的这里很远的地方吧,为了卖早餐一家人每天很早就要起来的。

时间就像溪流潺潺,总是在最不起眼的缝隙里匆匆流过。后来由于工作关系上午外出,等我回来的时候发现这间铺子不知什么时候竟也关闭了。

望着曾经熟悉的一言不发的早餐亭,不免有些失落和担心:该不是他们生活里出现什么变故了吧?

也许他们一家人过年回老家还没有回来了?或许女儿大学毕业找到好的工作不需要母亲这般辛劳了?或许,他们在老家找到了更好的生活方向。日子又在波澜不兴的静流里一天天逝去。

人一旦发闲,就爱操闲心管闲事。在几天以前,我突然远远的发现,这间铺子沉寂已久的铺子不知什么时候又热闹了起来了。

只是不知道会不会还是当初熟悉的一家人?等闲完了这几月,不知道自己是否还会有这份闲静的心态,去操这份闲心,

不管这家铺子的主人还会不会当初的那家人,几天下来,我也只是远远的望望,不忍去打扰它喧嚣下的宁静。

后记

这只是一间小小的早餐铺,与这座灯红酒绿的都市相比近似得微乎其微。而他们的生活,与我的生活似乎也很遥远。只是与此有关的种种联想与猜测,却与我竟然有些说不出的深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相关文章

  • 随笔 | 城市的早餐铺

    在每天上下班经过的地铁入口,有一间早餐铺。说是店铺,其实就是一个可移动的连锁亭车,在上海街边随处可见。 平日工作匆...

  • 早餐铺

    这是一家几十年的老店。 店铺的正门朝南,门口略窄,只得容下一个面朝着门和一个面朝着门侧栏的人站着。门下面是两节石灰...

  • 早餐铺

    天未破晓,手推车便缓缓驶入街口,它躲着路上的小坑,小心翼翼,炉灶支好,打开煤气灶,蓝红的火光偷偷窥着这个寻常的早晨...

  • 早餐铺

    帝都。 七月下旬的早晨,正值暑假。四环边上,一个典型的老小区里,大三学生小A掐断了手机发出的闹铃声,从五平米见方的...

  • 五十言,早餐

    我每天想吃早餐的时候早餐铺都已经没有早餐卖了但是当我不想吃早餐的时候都看见早餐铺热情地向着我打招呼。

  • 早餐铺偶遇随记

    今天一大早,遇着一位衣着光鲜的女士,带着个七八岁的男孩吃早餐。男孩穿着一件红黑相间的棉衣,看起来与女士的光鲜形成了...

  • 深夜食堂(第一话)

    从2019年开始,就不再写随笔了。开启新的篇章,深夜食堂。 一直有一个想法,能在自己所在的城市开一家包子铺。品种也...

  • 伊莎食堂早餐铺

    每日早餐都几乎在他家吃,理由是早!别人还没备好,他家已就绪。一问才知大姐家三点多就起来了公司上班啦!一份付出一份收...

  • 刚刚一路走来,我闻到了很多很杂的气味。 是早餐铺的蒸汽味,是糕点铺的糕点味,还有小巷里飘来的米饭味。可能是我早餐吃...

  • 《早餐随笔》

    洪水,隐藏在音乐中 树,是树的影子 圈养的红细胞 经历过昼夜交替的过程 经历过发酵 稻草人的茧 是一架来自热带家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 | 城市的早餐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sr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