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兴烂复盘:学着讲故事
今天一大早就收获一大惊喜,在即兴烂演讲时,学到了讲故事的一大妙招。
一、即兴过程及反思
今早参与的伙伴并不多,只有四位,但其他三位都是久经战场的即兴老手,我正好可以多跟他们学习。
今早的即兴烂主题是:既要……又要……还要……
现场一共4位小伙伴参与即兴,每人两分钟。
我顿时觉得这个主题不好讲,讲这个不行,讲那个也不行,千万不要让我第一个上。
很快开始即兴,幸亏第一位不是我,让我有了喘气的空档。思来想去,决定讲刻意练习的几个步骤,虽然不很恰当,但一时也没找到别的话题。
很快轮到了我,按计划我没敢多讲,1′56″!短短不到两分钟,自我感觉已经讲得比较清楚了,不免有点小得意。
但是在反馈环节,一位老师有点不好意思的说,她听的不是很明白。我纳闷,为什么呢,可能我信号不好,那边听不清楚。
没想到,郭老师接下来一针见血的说到:没有讲故事,没有用故事把这几个步骤串起来!
我恍然大悟!对啊,没有讲故事!线上沟通,看不到肢体语言,又没准备ppt,如果只讲理论不讲故事大家必然听的云里雾里!可如果当时真让我讲,我还真的不知道讲啥故事好,完全想不起来!
参加即兴以前,也没有多想。只觉得演讲这东西表演成分居多,只要多读书多积累素材,等肚里有货就有自信了,那时勇气自然就回来了,再讲出来并不难。
现在参加了几次即兴,发现并非如此。比如这次讲刻意练习,道理我明白,可别人听不懂啊。联想到拆书,这个即兴环节,有经历有反思,不就是A1吗?
通了!终于把即兴演讲跟拆书打通了,再加上写作,完美!
思路是通了,可问题又来了!怎么能在需要的时候想起来讲什么故事?如何能在拆书的时候轻松找到案例呢?
又是那个老问题,让我头疼很久了的问题。
二、高手支招
石头哥说:平时多练习,多收集素材,讲完以后多思考多总结。
石头哥练习即兴一年多来,现在讲起来稳稳当当,语速不快,不卡壳不跑题,有故事有冲突,最后来一个升华,让人听得明明白白,给人一种稳如泰山临变不惊的感觉,是我特别羡慕的对象。
接着是郭老师。郭老师讲那会儿,我没听明白,跑神了,只顾想自己的问题呢。郭老师现身说法,讲自己以前也不会讲故事,但每次讲完都会复盘,继续思考这个主题都有哪些故事可讲,每天练习,持续一段时间后,每个主题都会很多故事可讲。
郭老师继续说:没有故事可讲,不是因为故事少,而是因为反思少!
她声音不大,但这句话震得我大脑嗡嗡响,像是过电似的,反思少!!对我来说,好多人见了就见了,不久就忘了;好多事过去就过去了,事后也忘了!缺少反思,更没有写下来做成卡片!!麻烦是麻烦点,但学习嘛就这样。
郭老师又给了我一个绝佳的建议:同一个有启发性的故事,反复讲!正面、侧面、反面,从不同角度讲!敢姐当初就是这样的,跑步的故事她讲了好多遍。这让我喜出望外!对嘛,这样就不用搜集很多故事啦,同时同一个故事讲的多了,就不会再卡壳!
啦啦啦,这句话简直像是观音菩萨玉净瓶中的圣水,彻底滋润了我这些干涸的脑细胞,真是个好办法!哈哈!
三、积累故事的计划
得益于石头哥跟郭老师的建议,初定计划如下:
目标:三个月(至元月底),至少积累10个故事,再即兴时,可以卡壳,但不至于找不到故事。
计划:每周至少参加三次即兴烂,按照一个故事反复讲的办法讲,活动结束后复盘整理,积累故事卡片10个起。
专注:将练习即兴并积累故事的计划当做每天的青蛙来吃。
反馈:每次即兴时录音,回头再听,同时收集大家的建议,每次都复盘,形成改进措施。
纠正:有措施就开始行动,每次即兴后都私下里做练习。
四、今日练习
今天想了个故事,主题是“环境改变人”。
三四月份我看了《意志力陷阱》这本书才明白,环境是塑造习惯的关键因素。那时我自以为理解了,并且提醒自己,以后要多出去走走,多链接小伙伴,不能宅在自己屋里。
那时我早睡早起、吃青蛙、运动、读书、日记、冥想好多习惯,几乎每天都在坚持。虽然有压力,但也没放弃,在其他小伙伴眼中,我特别积极上进。
没想到进入五月份,画风变了。我转行进入一家儿童心理抚育和专注力培训公司,计划先任职课程顾问,然后逐渐转型做训练师。结果算盘打错了,沟通能力偏弱,工作上压力可想而知。我变得焦虑不堪形同枯槁,几乎所有的好习惯都废掉了,日程表不再更新,多多链接小伙伴的想法被宅在屋里刷手机的冲动摁在地上摩擦。
七月底,公司倒闭,拖欠两个来月的薪资也就泡汤了,怎么办啊!!我很难受,有苦无处诉,更加颓废。八月初,倒闭公司的几位原同事引入一个投资方,成立了新公司,约定十月底前自力更生,我开始帮公司做私域。但是这个行业非常特殊,传统招生策略很难见效,线上流量又搞不起来,私域也无法落地。眼看就要到十月底,招生方面依然没有起色,我被辞了!!被辞了!
被辞了!我是不是应该因屈辱而愤懑不平?是不是应该会更加消沉?屈辱是有的,但我并没有因此难过或者继续消沉。
因为,我现在明白了,抑郁症患者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只愿待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愿跟外界沟通。我应该多链接环境,我要走出去!我没有继续呆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了,我加入了早起共读、日更写作营,还参与对付早睡,和即兴演讲,突然多了这么多链接,虽然我没有更多的外出社交,但跟正能量的链接却多了很多,他们的正能量引起了我的共振,我没有再继续消沉!今天是日更第三十三天,共读第二本书即将结束,即兴演讲被纳入了青蛙事件,对赌早睡已经持续了十天!现在的我跟一个月前的我完全不同了!
环境变化了,我也随之变化了。
今天终于认识到了环境的力量,很感谢小伙伴们的陪伴。
继续反思,依然有好多人认为,环境不是改变人的决定性因素,人要改变关键靠自己。
我觉得首先看宏观还是个体,宏观上,环境必然是决定性因素。
个体上取决于个体内部正负能量的对比,分两种情况:
①如果个体本身的正能量足以压制负能量的攻击与不良环境的诱惑,自身就是决定性因素,环境次之。这类人非常自律非常强大,但为了节省精力,加入一个正能量环境是不错的选择。
②反之,如果正能量不足以自卫,就只能任由环境左右。此时,找一个,或者设法创造正能量环境,是自我救赎的终极选择。
一不小心写了这多,2分钟不止了。
这个故事可以讲的角度非常多:
情绪(开心、享受、焦虑、抑郁、屈辱、觉察、颓废、压力、幸运、遭遇、受够了),
社交(朋友、友谊、链接、共振、感染、沟通、请教、建议、互助、回忆、会议)
状态(希望、勇气、韧性、开放、乐观、能量、自律、精进、转变、宅男、刷手机、孤独、自省、)
思维(本质、表象、反思、日记、视野、发散、分享、精力、经历)
事件(演讲、反馈、带领、写作、早睡、拆书)
动作(参与、走出去、运动、挑战、尝试、读书、积累、教育、时间管理、日程、目标 、计划)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41621/cda1d9b07c74058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41621/9bd34dde3be5ef7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