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之道》读后感

《学习之道》读后感

作者: wendy聂的成长圈 | 来源:发表于2017-08-08 07:37 被阅读0次

作者:真  (8岁男孩儿的妈妈)

《学习之道》是我读的所有书中算是很吃力的一本,书中好似都是以作者亲身经历的故事来诠释学习之道,但要悟出其中的精髓还真的不是很容易的。通读此书加上聂老师的解读,其实需要反复学习,消化的。但读后作者的种种阐述,让我明白在培养孩子的道路上,不盲从,跟风,要爱孩子,真正理解孩子,根据自己孩子的天赋和特长和性格,帮助孩子实现美好的人生。

通过品读此书,让我领悟到像作者这样的人,获得成功也不是光靠天生的聪明,而且后天的父母的精心养育和良师的点拨,对学习建立热爱、激情,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输,能够面对挫折,找到疗愈方法,把学习当作马拉松,扎实做好基本功,才让自己走上人生的巅峰。

回顾一下作者Josh 的成长之路。

《学习之道》读后感

通过此图,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取得成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经过长期的,渐进的,坚持慢慢取得成功的。在学习国际象棋的道路上也不是一直向前,也是不断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再出发,而到学习太极的时候,能够总结象棋学习上的缺点,不断融会贯通,总结方法,一直慢慢的进步,最后取得成功的巅峰。

反观用书中的学习之道来对号我们,在孩子的学习道路上,采用的方法,应该好好的反思和改正,像书中所说,家长只要做,什么时候都不晚,即使非常慢,但也是在进步,自己先做一个渐进的家长,再来帮助孩子不断成长。我们现在的家长很多在教育上盲目,自己不学习,没有科学的养育方法,导致无知无畏,随大溜,在孩子的学习和各项特长培养上目的性强,为了考级,拿证,以后大考加分,真的不是为了单纯培养孩子兴趣,让孩子奔波于各种演出,考试,媒体曝光,大人孩子苦不堪言,费时费力,专注孩子的成功而非成长,思想固化,采用整体理论培养孩子,忘记了孩子本应的天真无邪,自身技艺的发展。

现在大多数的家长和老师在教育上的简单粗暴,不尊重孩子的性格,一味的墨守成规,填鸭式的教授,家长听命老的要求逼迫孩子配合执行,给予孩子极大的杀伤力,违背了书中的平衡天性与方法的学习之道。此书对我在养育儿子上,让我更加明晰了作为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不同,改变自己的一贯强势,改变与他相处方式,给予他更多自由空间,面对孩子对某种事物的热情,在安全健康的前提下,给予支持和陪伴,给他更多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让他有更多的生活体验。在不能改变现在的教育大环境下,尽所能的保护好他对学习和兴趣的热情,弱化单一以考试成绩论结果。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在孩子面对失败和挫折的时候,让孩子先学会输,总结失败的经验,比一时的胜利更有价值。作为家长是不是能够成熟对待,不抱怨,不指责,引导孩子走出失败和挫折,给予孩子无条件的接纳和精神上的支持,鼓励,打气,合理建议,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给予他的力量,从失败和挫折中走出来,迎接生活的新的挑战。说起来,看起来容易,作为我自己本身而言,还需要更多的修炼和训练自己。在实际的生活中还是会出现不冷静,抱怨,指责的情况,但就像作者而言,我们家长也要利用渐进的理论,不断的修正和持续改进自己,不全盘否定自己,不怕慢,渐渐改,我想会有好的收效的。

再有就是书中作者提到几位良师,在作者一生的影响应该是举足轻重的,所以说能否作一个智慧的家长,在孩子学习的道路上,能为孩子找到和选择好的良师,让孩子受益终生,真的需要作为家长的我们不断提高自己,学会甄别,在这个教育商业化,利益化的今天,找到真正适应和能引领孩子的良师。

家长是孩子终生的老师,从书中让我明白家长有责任培养孩子的一个健康的心态,会真正思考的头脑去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困难和问题。避免漩涡效应,当孩子出现问题是,唯一的方法就是叫停,不要再继续。要恢复清醒的头脑。不要导致一个有一个问题的发生。

家长不要把目光死死的钉在成功与荣誉上,冠军和第一在任何时候都只有一个,要培养孩子学会在朝这个目标靠近的过程中,学习解决问题,找到自己差距和不足,不断实践,总结,完善,缩短距离。看到孩子努力的过程,让孩子在过程中学会成长,让孩子知道荣誉和一时成功只是短暂的,并不能代表一生的成功和快乐。让孩子终生爱上学习,不是为了成绩而学习。

家长要帮助孩子认识到学习时没有捷径而言,必须要坚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练好基本功,不要图快,要做到孰能生巧,不要强调学的有多多,要知道自己学的有多深,究竟是否通透,不要强调做了有多少,而是是不是有质量的。就像学校书法,很多家长没有让孩子天天坚持练习,只是每周一节课,要不就是每天写很多字,没有一个扎实的基础,怎么可能练好字呢。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激发孩子最佳状态,其实就是让孩子在面对自己不能掌控,让自己分心不专注的事情上,如何调整自己,保持最佳状态。其实对我而言没有科学的方法,但从目前的情况和对儿子了解来看,我要尽量保持在重大事件面前,不给孩子压力,其实如果我不说,我感觉我儿子好像真的很放松,不给他心理暗示。做事不把整个看似很大的任务量全盘抛给他,那样让他瞬间崩溃,而且分块的用划小圈的方式,高效快速完成,避免让他进行长期的重复的单一的不动脑的持续任务。给予他做事充分的鼓励,保证他充分的户外活动,释放他的过多的精力,对于有分心症的儿子,面对他的兴奋,要知道在合适的时间里给他刹车,否则他会陷入一个糟糕的境界。

此书对我而言,给我在生活和学习上很大的开解,如何释放压力,接纳情绪,让自己自在从容的生活,指明了方向,由于后天的工作环境影响和性格使然,做事要求速度,完美,脸皮薄,不喜欢让人挑毛病。也就是那种所说的要强型的。在没有孩子之前,面对只有工作,就可以做到拼命三郎,工作,事业做的不错。可当有了孩子之后,要兼顾家庭,工作,和孩子三者的关系,要事事都要做到好,一时间自己压力增大,不好情绪增多,情绪没有释放出口,很多时候导致把亲近的人当出气桶,用语言伤害到他人,自己的劳累导致不能很好的处理家人的关系和亲子关系。通过书中所说,更加明白其中道理,让自己学会有规律的间歇,通过运动和其他让自己舒服的方式解压,不要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对生活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学会接受生活的现实,面对、解决问题,不抱怨做不到,尽量少的抱怨。不要总想着改变别人,学会改变自己,情绪是自己的,和他人无关,自己的一切情绪完全掌控在自己手里。把弱点进行有意识的训练成本能意识,就会克服很多压力和困难。

此书看的遍数不够,还需要结合聂老师的解读,反复领会,参悟其中的学习之道,在生活中自己不断践行,帮助孩子成长,进步。

刘卓

2017-8-7

相关文章

  • 2018-02-24

    学习之道读后感 在寒假里,我看了《学习之道》首先,必须要看完书里的关键。其次,学习的原则是要钻研微观的细节,锻炼自...

  • 《学习之道》读后感 2019-01-17

    近来,读完了芭芭拉奥克利的《学习之道》。就着学习的角度,分享下两本书的读后感。 《学习之道》讲述的是作者从数学盲到...

  • D050-4组董瑄-《学习之道》读书笔记

    《学习之道》读后感(一):用渐进理论,先学会学习,再去学习 学习,这两个字,从我们出生到老去,伴随一生。要不然也不...

  • 《学习之道》读后感

    《学习之道》这本书讲述了我们应该如何有效的去学习,告诉了我们学习过程中不同的技巧和原理,它告诉了我们哪些方法是效果...

  • 《学习之道》读后感

    说起这本书,就不得不说下这本书的作者,乔希维茨金,他少年时曾8次在全国象棋冠军赛中夺魁,13岁获得象棋大师头衔,在...

  • 学习之道读后感

    找到各种方式奖励自己学习和科学的好习惯会至关重要。 当我觉得很难开始去做一件事情时,我就先去跑跑步,或者做点别...

  • 《学习之道》——读后感

    《学习之道》这本书大概是3月中旬阅读的,中间短短续续的停顿了一些时间,直到5月份读完。连续阅读的时间大概话了一个月...

  • 《学习之道》读后感

    乔希·维茨金在自己31岁的时候完成了这本书的写作,讲述自己在国际象棋和太极推手赢得世界冠军。个人很少听...

  • (学习之道) 读后感

    我看了《学习之道》之后,被作者的学习能力给震惊了。作者年纪轻轻,就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的冠军。我们...

  • 《学习之道》读后感

    一位理科学渣的逆袭 上图这位女士是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工程学教授Babara Oakley,因为在工程教育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之道》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wz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