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电影《狗十三》非常火,我看到朋友圈很多朋友有感而发,或许是由于影片唤起了大家多年前深埋在自己心底的心酸记忆,或许是觉得自己有义务为千千万万的“李玩”式少年表达出内心的呼声,又或者,是因为长大后学会了成年式思考,趁此机会对爸妈表达一次爱意。不论如何,我都觉得,有人愿意发声,就是事情在逐渐变好的第一步。
图片来源于网络日常闲暇,拼凑起来读完了苏珊.福沃德博士的《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一书,品读着书中的每一章节,一边反思一边思考,感觉又吸取了新能量。除了又见识了更多的案例,了解了一些新的理论,也有了新的感悟与所获。这篇文章读起来可能会有些压抑,但是问题家庭的亲子关系本就是个令人感觉不快的现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完美的家庭只存在于理想中,要勇于承认,理智看待存在的问题!
假设一种理想家庭的模样是,父母对孩子给予尊重,物质提供,健康保护以及关怀与爱。生活中我们常说一个家庭是幸福的,几乎不说是完美的。幸福家庭的秘方大概是尊重、包容、体贴与爱,不幸的家庭确各有各的不幸。
孩子对于“爱”的概念是从父母身上学习并且开始认知的,当孩子已经在这种这种自以为的真正的“爱”中感到别扭、痛苦、甚至扭曲的时候,要敢于跳出现有的思维怪圈,去思考原因,正视问题,才有机会解决问题。
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小偷家族里有一句话:如果说爱你,还打你,那一定是说谎!
常见的问题家庭我大致将其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父母用直白且扭曲的方式对待孩子,这是最好判断的一种,孩子成年后很容易能明白,自己的不幸福可能跟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有关。影响更深的是另一种方式,以爱之名,间接控制孩子的一生。我对你的人生参与过多,是怕你误入歧途。我让你留在我身边,是怕你在外面吃苦。爸爸/妈妈这么做,哪怕打你,都是因为爱你啊...
不在正常范围的爱,不仅会给孩子压力,也会让孩子在痛苦中无法想通自己怯懦,不快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无论是以屈从亦或是愤怒的方式与父母抗衡,依旧无法逃脱。
每个家庭都存在自己的平衡体系,家庭中任何一方思维发生转变,便会打破这种平衡,问题家庭的失衡体系被破坏,后果短期来看可能会更加严重。一直生活在“畸形”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在心理上可能会更加敏感、脆弱,但是也出于这种深远的影响,他们成年后面临择偶问题时,依旧会不受控制的像与自己父母相像的异性靠拢,继续童年的不幸福。
学会真正的做自己
蔡康永说小S才是他认为的高情商,真正的情商高不是一味的迎合别人,而是正确的表达自己,找到与他人相处的和谐方式。不论何时,每个人需要先记住的是,你要理解自己的感受,不要忽略它,听从自己的内心,(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要因为任何事委屈自己,每件令自己痛苦的事情都有应该承担罪责的责任人,即使他拒绝承担责任,那背负痛苦的也不该是我们自己,我们也有权不原谅。
如果心里觉得自我疏导是一个异常耗费精力的事情,要积极主动地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坦言自己心里的不快是一个非常正常且轻松的事情,无需感到难堪与丢脸,即使偶尔会伴随痛苦,但是这痛苦正是治疗内心的最佳良药。
明亮的活着,不要隐蔽在家庭的阴影下,如果寻不得光,那就换一片土地,去抬头仰望。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