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土地上,事实上我们生活在时间里。田野、街道、河流、房屋是我们置身时间之中的伙伴。时间将我们推移向前或者向后,并且改变着我们的模样。
我是自《活着》之后第二次读余华的作品,我记得当初是哭着看完他的《活着》。
这次,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品读他的另外一部作品:《在细雨中呼喊》。当故事接近尾声时,我如释重负般地长吁了一口气:因为我收获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
虽然文中很多地方充满了悲情,但作为主人公的孙光林,饱受煎熬之后的结局还是很完美,这很大程度上,抹去了我的一部分哀愁。
在通篇朴实清新的文字中,它时而透露着悲凉、时而充满快乐,时而饱含着辛酸,而辛酸中又混合着一种令人忍俊不禁的黑色幽默……
全文以第一人称我·孙光林的口吻徐徐向我们展开了一个生活在中国六十年代,那时的农村、那时的人民、以及那个孩子成长的故事。
六十年代初,人们为了生存而活。
六岁那年,我被迫从出生地·南门,送到另外一个城镇·孙荡,在孙荡的五年生活里养父王立强和养母李秀英给予了我成年人的爱护。在那里,我感受到了家的依靠、结交到了每天形影不离的伙伴、也经过了童年时期该有的种种欢乐往事…
那时的生活虽然“残缺不全”,但完完整整。
十二岁那年,王立强死后,我独自一人回到南门。我一下子变得无依无靠,成为了亲生父母家庭里的一个多余的人。在接下来的六年里,我经过着本该完整却残缺不堪的生活。
那时,池塘给予了我无限温暖。
我坐在池塘旁的那些岁月,我看到父亲如何彻彻底底地变成一个无赖、看到了母亲如何竭尽全力地维持这个家、看到了哥哥那年少的光芒如何被现实一点点的磨平、看到了弟弟如何无声无息地走向未知的死亡……
有时,我在想,是什么支撑着一个孩子(孙光林)从一个孤独且无依无靠的家庭里走了出来。
在学校,是少年时的伙伴:同样敏感的苏宇。
因为某种相似的气息他们走到了一起,是他给予了孙光林心灵上的温暖、精神上的支柱。
在家中,是同样寄人篱下的祖父赋予了他另外一种“安慰”。当祖父去世时,他除了悲伤更多的不安。
“在傍晚的时刻,孙有元(祖父)步履蹒跚地那条小路上摇摇晃晃地出现,向我和池塘走来。”这情景曾经给予他多少次阳光般的温暖和力量。
十八岁,他终于走出那个当时永远没打算回去的南门。
有的人的童年是欢乐与幸福、有的人的童年充满着不幸与烦恼,也有人,他们的童年似悲惨又似磨练。
很多人或多或少都会那么一段“在细雨中呼喊”的日子。
那些曾经的往事,经过时间的打磨,已被抽去了当初的情绪,只剩下空荡荡的外壳。但它留下的精髓将融入我们的血液伴随着我们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