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办公室夜读《杰克 韦尔奇》自传,读这本书是因为张一鸣先生在博客里引用了韦尔奇先生关于“坦率”的一句话,顺藤摸瓜,网上找来关于韦尔奇先生的传记。读了第一章《建立自信》,就觉得大有收获。我来不及成为又一个张一鸣或者韦尔奇,我只能学习他们的心态、方法、为人、处世、格局、勤奋等以完善自我,这是我以前对读传记的认知。我还来得及成为又一个韦尔奇的父亲,我们还来得及成为又一个韦尔奇的母亲,这是我读了韦尔奇先生对“普通工人家庭的父母对其一生产生无可比拟的积极影响”的阐述时的豁然开朗。努力做孩子心里的“大英雄”,作为当下、甚至将来的人生重要目标,对于我身边的大多数同龄人、80后父母是恰如其分的。
韦尔奇在表述母亲时说,母亲是严厉的却也是温柔的,母亲对孩子口吃的解释是“没有任何一张嘴能赶上你脑袋的思考速度”,她从未让童年时只是别人身高四分之三的韦尔奇觉得自己是个小个子,而被鼓励成为冰球、棒球等各种比赛中的运动健将,所以他给自己传记第一章命名为“建立自信”。韦尔奇对父亲表述相对较少,他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列车员,却对工作投入了巨大的热情,从未旷过一次工,每次都穿着浆洗的干干净净、熨烫的板板整整的工作服,很早的赶到列车上,以巨大的热情和每名旅客交谈。很少的只言片语中能够看出对韦尔奇产生的影响有两点:一是每天带回旅客丢弃的报纸,养成了韦尔奇读报的习惯;二是因为与旅客交谈中发现,成功人士都谈论高尔夫,所以鼓励韦尔奇去当球童,以便于学习高尔夫球。这一点上显然比我们身边大多数家庭花很多金钱给孩子报培训班,倾注很多精力和情感威逼、陪伴孩子去参加,要高太多,我们的方法不容易让孩子珍惜和形成主动性。韦尔奇作为一个独生男孩,父母对他的成长极其慷慨,倾注了无数心血和未必很多却占比很高的金钱,同时又不娇惯,鼓励他卖报、当球童、享受竞争,他对家庭的表述是“我并非出身名门望族,但却拥有更好的东西—无尽的爱”。
以上的最能扣住我心弦的内容,也是我写这篇读后感的动因。我再过几天就整整四十岁了,来不及成为下一个韦尔奇,但是我却无比幸运的,拥有两个嗷嗷待哺、无比可爱的孩子,我却拥有比韦尔奇父亲更好的知育基础和一个具备一定成长型的工作。我、我们具备了成为韦尔奇父亲、母亲的客观基础,那么主观上该怎么做?怎么以人为镜,明得失、行有节?真正成为孩子心中、作文中的那个“超级老爸、漂亮老妈、大英雄......”
韦尔奇的母亲是心胸宽阔的,这从她对待亲戚朋友以及韦尔奇的慷慨中不难看出。有这样一句话“格局大于品德”,也许正因为格局大,所以在面对孩子口吃、个子矮时,能如此智慧的培养了孩子的信心。晚年得子、独生子女,却很好的克制自己的爱,或者是理性的应用自己的爱,鼓励孩子做出各种尝试。能够在严厉与温柔之间找到平衡点,让韦尔奇知错而不自卑。《思考致富》书中的观点之一“一个伟大人物的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女性”。这与《正面管教》中的关于归属感和价值感的观点可相互印证。父母就是我们童年归属感里的主人公,韦尔奇的母亲所做的并非是高不可攀,每一个女性都有做到的物质基础,和难以做到的伟大、理性的母爱,做法的背后是智慧,智慧的背后是格局。
韦尔奇父亲的工作是平凡的,事业上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建树,从这一点上说,对于我们每个人也远不是高不可攀的,但又是十分辛勤的、对平凡的工作充满热情,这又是难以做到和值得学习的。还有一个点能够说明他们的父母关系是和睦的,母亲晚上经常开车去接父亲下班。父爱如山,从不轻易表达。我也曾写过关于父亲的文章,想到最多的是严厉、对应的却想不到陪我们玩的细节,只记得扒玉米时给我们讲过古龙小说《多情剑客无情剑》,每到过年都张罗得很热闹,执着的供我和哥哥上学,我高考分数下来后的哽咽等。爸爸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在我内心很早就有、直到现在都认为“至今我都没达到父亲在他圈子里达到的地位”,父亲上学的故事直到我上学还被老师津津乐道,父亲二十一岁就组织了农村最大的事——联产承包、分地。父亲无疑是童年的我心中的“大英雄”。今早恰巧听了王纪琼老师讲述他与父亲的故事。父亲对他说:我把家从农村带到了县城,今后带到哪就靠你了。父亲送他到合肥上大学,带他到一个广场对他说:这么多人,只有咱俩是熟人,在这个城市里我们谁都不认识,就靠你自己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瞬间,父亲已经老了,不管愿不愿意、准没准备好,我们都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就靠你了”,我能推着家族继续前进么?韦尔奇的家庭也让我联想到,从封建社会到新中国的破而后立,再到改革开放跨越式发展,中国的家庭、家族教育很多处于萌芽状态,尤其我那样的东北农村,更是摸着石头过河。即便接受一定教育的我们,大多数按同学的说法“还靠本性去教育孩子”,至少我的家庭还没有形成可以传承家庭教育的理念、文化,即习总书记所说的家风,父母对我们的教育大体上可以说成“吃苦教育”,不节约、不勤奋,饭都没得吃,显然不具备照搬照抄的外部环境。如何教育好孩子,推着家族往前走,我想既需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耕读世家的精华,也应该敞开胸怀,学习西方、犹太人、日本人的教育理念,而切不可随大流,人家孩子......,人家家长.....,人家的多数也是随大流的方式,需要认真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找到适合我们孩子的。韦尔奇父母的做法十分值得借鉴,按照“推己及人”的方法找寻父母教育的精华,学习正面管教中“和善而坚定”、王纪琼老师心理学生活化的观点、张青一老师新教育理念等等,只要我们想学、保持空杯心态,道理、方法无处不在。
同学说:“把孩子当成老师,你就能够教育好孩子”。另一个同学说:“孩子对我们的爱永远多于我们对他们”。孩子如天使般来到我们身边,如一张白纸一样天真、纯洁,我们在上边画上的是他们人生的底色,我们为他们插上自信、好奇的翅膀,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积极的性格、善良的品格,还是相反,全在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