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阅读摘要

《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阅读摘要

作者: 智明书 | 来源:发表于2018-04-28 15:48 被阅读25次

本文从《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中截取出一些值得反复思考的点,以待日后可以不断的阅读和思考。

自序 我的价值观

第一个价值观:看一个人是不是具备创新力,先看一点,是不是敢想敢干。

第二个价值观:在互联网里干,做什么都不如做一件产品改变世界来得彻底。做出一些别人没有做出来的产品,让这种产品能够影响很多人,能够改变很多人的生活,这样才值得尊敬。人的最大成功莫过于此,而不是当上中国首富。

第三个价值观:要与众不同。按照苹果的说法,就是“think different"。我觉得一定要和别人做得不太一样,甚至有时候要反着来,而不是随大溜,什么时髦跟什么。其实,从市场竞争来看,这是一种差异化的竞争。

我希望20年之后,我孩子问我当时做了什么,我至少可以说我还是做了那么一点事。


第一章 欢迎来到互联网时代

看趋势,你得在它还没起来的时候就能看到。

有人说,新的游戏规则不就是免费吗?是,但不全是。360建立的新的游戏规则还有至关重要的一条:把安全做到极致,把体验做到极致。

我朦胧地感觉到安全软件免费是未来的趋势,彻底免费是大势所趋。所以,我们就从国外买了先进的反病毒技术,然后用了一年的时间来消化,进行了大量的本地化,再加上我们自己的技术,推出360免费杀毒,得到了随后的两亿。

有人说这是布局,我说没有人能聪明到高瞻远瞩,看到五年后发生的事情。所有的布局,都只不过是马后炮

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每个企业其实都是传统企业。今天你觉得自己很先进,明天你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落后了。举一个例子,马云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建立了支付宝,看起来牢不可破,然而2014年春节腾讯发起的微信红包就对支付宝的统治地位形成了冲击。连马云都在焦虑,互联网圈子里其他人能不焦虑吗?面临互联网挑战的传统企业能不焦虑吗?

我是在互联网里干了将近20年的老兵,也很喜欢跟年轻人聊,因为他们是市场的主流,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就相当于抓住了市场的主流。

核心是产品体验

开发产品的时候,技术人员想的是:我要用怎样的技术去教育用户,让用户感觉我的产品怎样牛,技术怎样高。但用户选择产品的时候,往往这样想:这个东西到底好用不好用?到底能不能解决我的问题?他们才不关心你是用什么高超的技术做的呢。从我跟互联网打交道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很多创新不是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出发,而是从改善用户的体验出发。

传统杀毒厂商把杀毒软件搞得很严肃,待在电脑右下角一动不动。那我们把360杀毒搞得很娱乐,今天开机36秒,我超过了96% 的人。大家都上过学,每天都希望自己得100分。就这样我们做了很多简单化。

产品之道,大同小异。只要你是做消费类产品的,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把产品做得简单易用,用户就喜欢。做互联网的人可以说首先感悟到了这些道理,并身体力行。

商业模式不是赚钱模式

互联网之所以能够免费,是因为一款产品用免费获取海量用户之后,它的边际成本趋向于零,然后再通过广告或者增值服务的方式赚钱,实际上就是创造了新的价值链。

其实,商业计划书里的收入模式基本不靠谱,如果一个创业公司真正做起来,会发现公司的收入模式往往与商业计划书的设计大相径庭。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收入模式往往不断调整,有时候真的也要依靠运气。比如,谷歌的两个天才创始人做搜索引擎,好几年找不到赚钱的方法,只能给雅虎这样的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技术服务来赚点糊口的钱。这个时候,天上掉下来Overture这个大馅饼。Overture是什么?它是搜索引擎付费点击模式的鼻祖,专门为广告客户提供付费点击服务。如果把谷歌看作媒体,那么Overture就是精细化广告代理公司。随后,雅虎收购了Overture,整合入雅虎搜索中,谷歌的AdWords(一种付费网络推广方式)借鉴了Overture的付费点击模式,形成了搜索引擎的商业模式。所以,对创业者来说,谈论收入模式,谈论如何赚钱,是最不靠谱、最没有意义的事情。

我一直强调,如果要把一件事做成功,你一定要重视用户价值,一定要把用户价值放在公司的收入之上。

一开始就说自己能搞到什么资源,可以怎么样。后来事实证明,这样的公司肯定不会成功。有的人动辄就讲:我的某个亲戚在做什么,我认识电信运营商的什么领导,他可以给我什么样的资源。或者说:原来我跟政府打交道,我可以从政府拿到什么样的资源。听起来,你会怦然心动,觉得他跟政府、运营商、大国企合作,说不定就能挣到钱。 这种公司最缺的,是对互联网精神的理解,它根本就没有为用户服务的理念,所以根本不会形成用户基础。


第二章 互联网里的用户至上

是用户,而不是客户

客户的想法和技术人员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客户不管你用什么高科技,也懒得知道。客户花钱买了你的东西,他们要的就是解决问题。

用户是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基础

建立一个有效的商业模式,就一定要有海量的用户基数。为什么说360是一个互联网公司,而不是单纯的杀毒软件公司?因为360不是靠卖杀毒软件挣钱,而是通过免费杀毒得到了海量的用户基数。直到今天,360杀毒依然不赚钱,都是在赔钱。但因为我们向用户推荐使用360浏览器,也拥有了海量的用户基数。而在浏览器上我们建立了导航、搜索、网页游戏等业务,所以,今天360一年几十亿的收入不是靠杀毒卖出去的,而是靠浏览器业务平台做出来的。

互联网产品的本质是为用户服务

假如不考虑盗版的非法性,我觉得微软的操作系统开发者对用户需求的把握还不如那些做盗版的人。他不知道老百姓要的是安装快速,更节省资源,操作更简单。所以微软做了很多宣传,让用户觉得莫名其妙,觉得不是自己要的。虽然微软是操作系统界的巨无霸,但它拿这种思想去做互联网,就出现了很大问题。

在这样的时代,做产品一定要做减法,一定要找对一个点,在这一个点上做到极致,否则你什么功能都做,最后什么功能都不突出。先不说你的资源有限,不够分配,你就是资源很多,做的产品没有特色也不会有鲜明的卖点。


第三章 颠覆式创新

颠覆式创新是人性的表达

商业史上对市场格局的颠覆,绝大多数都是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和用户体验上的创新,而不是像发明了可口可乐那样的秘方,或者像做出了电灯轰动世界,颠覆市场。

商业的本质就是让人性得到释放,颠覆式创新也不例外,归根结底就是怎样满足人性。

从人性的角度看,人都是懒惰的。用户选择产品,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不要让他动脑子,不用让他费力,就能帮助他解决问题。

颠覆式创新的屌丝的逆袭

所有的颠覆式创新在刚开始出现的时候,都有一个典型的特征,那就是不被主流市场的领先者所看好,我管这个叫“屌丝的逆袭”。

“颠覆”和“破坏”不是贬义词

在商业环境中,一旦出现和谐,就说明市场出问题了。比如,2008年,中国所有的奶企都按照潜规则在牛奶里加入三聚氰胺,丝毫不顾及消费者的利益,不顾及婴幼儿的健康,直到三鹿的丑闻曝出,整个牛奶行业名誉不彰,声誉遭受严重打击。
只要有市场竞争,就会有利益受害的企业。一个企业通过颠覆式创新赢得市场,那一定会有别的企业利益受损。但从另一方面看,利益受损者一定是那些不思进取、墨守成规的公司。而颠覆式创新的最大受益者,其实是用户,而不是新兴的颠覆者。

颠覆式创新,需要逆向思维

我对颠覆式创新的另一种理解,就是一定要逆向思维,反向操作。苹果的口号是“think different”,在我看来就是要跟别人逆着来,只有这样才有机会。

小公司必须从大公司没看到或者看不起的地方起步,才有可能做大,才有可能颠覆。

大家公认中央处理器的王者是英特尔,有一家公司AMD一直在跟英特尔竞争,却一直不能超越英特尔。为什么?因为AMD一直跟着英特尔的游戏规则走,比谁计算能力更强。 但另外一家公司却在另一个层面上打败了英特尔,这家公司是ARM。ARM不比谁的计算能力更强。它就比功耗低,就做低端市场,就做不起眼的手持设备。手持设备最致命的就是耗电、发热。但当手持设备流行起来,手机、机顶盒、汽车、家用电器里面都是轻量级的中央处理器,ARM就起来了。ARM也投资不起英特尔那种10亿美元的大工厂,它就把所有的设计方案输出。今天苹果、三星、华为都做自己的芯片,但都是靠ARM的授权。这就像美国人不在本土打仗,却到其他国家空投AK47步枪,结果英特尔就陷入了人力战争的汪洋大海。

各种商业战争的案例,都教给我们一个道理,就是当你面对强手的时候,一定不要按照它的节拍跳舞,按照它的节拍跳舞你就死定了。你要想办法通过反向思维,通过逆向操作,在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上创造一种新的游戏规则。

乔布斯是如何对苹果进行颠覆的

从2001年做iPod开始,乔布斯带领苹果重新踏上了创业的道路。iPod是一款MP3播放器,当时MP3已经满街都是。对于像微软、戴尔这样的大公司来说,MP3没有前途、没有价值。以马后炮的方式来看,乔布斯做iPod,实际上是打了一场侧翼战,避开了当时主流竞争对手的主战场,通过微创新,达到了颠覆市场的目标。

乔布斯的拿来主义

就他的技术和产品思路来看,拿来主义就是不再重复发明轮子。

很多技术公司从自己出发,千辛万苦做出一个东西来,觉得用户看不明白,没有热烈欢迎,就要去教育市场,教育消费者,高调宣传其中的核心技术。相反,苹果没宣传哪些技术是自己十年磨一剑磨出来的,但是用户只要一用就觉得好,就上瘾。所以,我觉得技术不管是不是自己原创的,只要能给用户带来比别人好的、一流的体验,那么就是在创新,这种创新与做出核心技术同样重要。

技术本来是手段,结果成了目的。为了技术而技术,其结果就是忽略了消费者。所以,我也经常告诫技术人员,包括我自己,做好产品服务消费者才是根本,用谁的技术、用什么技术都是手段而已。

颠覆的力量来自于侧翼和聚焦

颠覆的力量一定来自那些老大哥们看了不屑一顾的事情,或者根本看不清、看不懂的事情,甚至是巨头们嘲笑的事情。

无论是俞永福做UC,胡泽民做91,还是我在做360,能够发展到今天,是因为行业的巨头看不清、看不懂,给了我们三五年成长的时间。如果你做的事情行业巨头一看立马就反应过来了,那就算你把三个周鸿祎绑在一块儿也做不成。

像马克·安德森本来是有机会把Netscape做成一个与微软匹敌的伟大公司的,但是他犯的一个致命错误,是在Netscape浏览器还没有打下深厚根基的时候就开始与微软公开叫板,惊醒了沉睡的微软。结果可想而知,微软利用垄断地位在操作系统中捆绑IE浏览器,就把Netscape赶出了市场。

如果你心里想着要颠覆巨头,第一一定不要大声说出来,第二一定要打侧翼战。最忌讳的,就是看到巨头在那里大快朵颐,你冲进去要跟巨头分一杯羹。创业者要有一种坐冷板凳的精神,因为你做的不是最热门、最时髦的事情,媒体可能不想报道,排行榜也不给热评,你不要觉得没有意思。

《创新者的窘境》《柔道战略》和《定位》

中国这么多聪明人,全世界这么多聪明人,你想了一个主意,我估计10 000个人都想到了,1 000个人已经开始干了,100个人已经干得差不多了。而且在中国,如果你是在TMT(电信、媒体和科技)领域、互联网领域里,无论你进哪个领域,大公司在旁边看着,一看你干得差不多了,它就要跟进去和你竞争。跟巨头的竞争是所有创业者避免不了的一堂课,所以要学会跟这些巨人作战。

《创新者的窘境》和《创新者的解答》这两本书我推荐大家一定要看。你可能经常刷微博,但是在微博上你是得不到智慧的,大家还是要看书才行。微博上是像方便面一样的东西,各种心灵鸡汤,140个字的总结如果能让你顿悟,那你算是高人。但是,那些心灵鸡汤其实都是正确的废话。所以,我还是提倡大家要看书。有几本书是我这几年来常看的,反正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都会带着问题去翻这些书,看看能不能在这里面找到解决方案。

《柔道战略》这本书还讲了一个策略,就是如何找到反关节点,或者叫杠杆。当你拿住一个关节,向对手施加力量的时候,敌人的反抗越大,就会越痛苦。
我们就做了一款扣扣保镖,这也是一个典型的柔道战略。我找到了马总的一个反关节,让马总不敢跟,跟了他会很难受,但不跟的话他就要丧失收入。这个反关节点就是腾讯QQ强行弹出的广告,用户对这种广告非常反感,但却给腾讯带来了大量的收入。


第四章 免费时代

为什么互联网可以真免费

在互联网上,互联网服务和产品都是数字化的,比如聊天、电子邮箱、搜索,都是一种虚拟服务。用的人不管有多少,它总的研发成本基本是固定的,而用的人越多,每个人分摊的成本就会越低。

免费是一种商业模式

如果一个公司能把免费服务做得很好,比如谷歌把搜索做得很好,腾讯把聊天做得很好,那么在以这种免费服务汇聚了巨大的用户量之后,总有办法在海量用户基础上构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不是我们发明的,实际上已经被中国互联网证明了。

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广告,一种是增值服务。

但无论是广告模式,还是增值服务模式,都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海量的用户群。所谓海量,是至少要达到上亿的用户规模。

增值服务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的,这个比例可能会相当低,它只是百分之几甚至更少比例的人需要,所以这种服务一定要收费。绝大多数人不需要这种增值服务,也不愿意付钱,但他们仍能继续享用免费服务。

免费不仅是商业模式

微博虽然没有明确的商业模式,但只要你能让用户泡在上面离不开你,那你一定会有价值,只是你在等待一个商业化的时机。

当年雅虎这样的门户网站都不看好搜索,看不懂搜索,觉得搜索引擎没有挣钱的模式,因为谷歌的首页上没有那么多花花绿绿的广告。脸谱网刚出来的时候,也被大公司嘲笑,他们觉得那就是给学生玩的东西,是荷尔蒙分泌过多的年轻人追异性用的。实际上,这多次证明这样一个道理,即互联网上伟大的公司刚开始都是以免费、好的产品集聚用户的力量,在此基础上再构建商业模式。

比如像马化腾,当初也没想清楚商业模式,当他拥有了几亿用户以后,很多东西就豁然开朗了。

免费是一种颠覆性的力量

马云最早搞电子商务,宣布淘宝免费开店,而他的竞争对手eBay是要收开店费的。既然淘宝免费开店,在eBay上的卖家都觉得不开白不开,不管淘宝有没有流量,也愿意把店在淘宝上复制一家。最后,淘宝通过免费汇聚了大量的卖家,有了卖家就有了买家。最初宣布免费的时候,我想马云未必想清楚了怎么靠免费来

最后,当中国几乎所有的商家都到淘宝上开店的时候,会出现什么现象?你搜一种卫生纸,都会出来1万个结果。你免费开店没问题,但你如果在搜索结果里要排在前面,那就要交增值服务费。淘宝今天也成为中国最挣钱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实际上通过免费的模式创造了一种新的收入模式。如果淘宝不免费,我相信它既无法战胜eBay,也发展不出这样的收入模式。

既然全都免费了,那就好事做到底。淘宝提供了一个放百纳交易的支付手段,为了解决信用的为你题,支付宝又创造性提出,比如可以买家拿到货再通知付款,所以回过头支付宝又促进了淘宝的交易。以马后炮的角度来看,淘宝又高瞻远瞩,成功布局了互联网金融


第五章 体验为王

一个百亿美元的教训

不管是别人请我做演讲,还是来采访我,我都会强调一个公司要想在互联网上成功,就一定要尊重用户体验。

在中国激烈的市场竞争中,3721虽然有很多创新,但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在跟百度的竞争过程中,不尊重用户感受:为了抢夺市场份额,我们频繁给用户弹窗安装软件;为了与百度抢地址栏,为了防止百度强行删除3721,我们把3721做得很难卸载。我认为这是非常惨痛的教训。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虽然产品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一旦有一个地方给他们造成极大的不方便,导致了糟糕的体验,那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抛弃它。

我吸取了3721失败教训的结果。这个价值百亿美元的失败让我认识到,忽视用户利益,忽视用户体验,最终会被用户抛弃,会自食

苹果的像素

《乔布斯传》里有一个例子,可以说这个例子已经达到了变态的程度。乔布斯有一天给谷歌高管打电话,说苹果iOS有一个谷歌地图图标,放大多少倍之后,第三行一个像素颜色不对,他认为这影响了iOS的美观。这就是对细节的一种坚持。

体验要求追求极致

一个老太太给戴尔公司打电话,说电脑上放咖啡的托盘坏了。戴尔公司的客服很纳闷,问了半天才搞清楚,原来老太太把弹出的光驱当咖啡托盘了。话说,如果你是一个产品经理,遇到老太太的问题你会怎么办?只把她当成一个傻老太太一笑了之?

这些都是用户典型的行为,而且用户永远觉得他没错。你如果认为这些用户真傻,真无知,好吧,那我敢打赌,你永远不会做出拥有上亿用户的产品来。

360开机小助手,其实也不是哪个天才突发奇想、灵光闪现想出来的。我们在给用户提供技术支持服务的时候,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很多普通用户的电脑越用越慢,于是就以为自己的电脑中毒了,然后就用360杀毒一遍一遍地查。但他们根本就查不出来什么,还是慢,因为电脑根本没中毒,于是他们就开始愤怒,骂360杀毒没用。我们开始意识到,用户需要的不是杀病毒,而是电脑启动快。这时候,我们发现电脑启动慢,是因为电脑加载了很多软件的开机启动项,什么播放器、下载器、聊天器,都要开机启动,开机的时候这些软件同时启动,占用了太多内存,电脑肯定就慢下来了。这个时候,我们才开始研究启动项的问题。

做产品必定是个痛苦的过程。用户永远是对的,我们不能对用户发脾气,有的时候甚至需要放下自尊,因为在用户面前,自尊没用。当你做出真正的好产品的时候,当你成功的时候,行业里就会尊重你。在行业里面,做出点成绩,你可以骄傲一点,但面对用户,你永远要放下身段,倾听用户的需求,甚至倾听用户的羞辱。我们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体验的基础是用户需求

我跟很多产品经理讲,你的产品第一版界面可以不漂亮,设计上可以有瑕疵,功能可以很简陋,这些都不成为用户拒绝产品的理由。用户拒绝产品的唯一理由是跟你无法共鸣,看了半天不知道它有什么用。

比如今天QQ已经做得很漂亮,但是第一版却很简陋,功能也很少,而它确实解决了中国当时年轻人缺乏沟通工具的问题。360今天的功能也做得极其庞大,产品也很多,但是360安全卫士的第一版功能却极其简陋,跟任何杀毒软件没有办法比,功能极其简单,能力也很薄弱,连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都没有。

用户最早上脸谱网是因为它能联通世界吗?当然不是。这款产品最早出来,就是为了满足哈佛男生认识女生的需要。所以做产品的时候,要忘掉那些概念,忘掉那些大趋势,尽量去观察用户。

一定要聚焦

当年百度的市场份额能获得这么多,真的是搜索技术比谷歌做得好?不是,是因为百度有MP3搜索。民工兄弟们交流的时候肯定不会说:我在用一个搜索引擎,使用了高级的搜索技术。他们会说:有一个网站,上面可以免费听歌,可以免费下歌,你也可以试试。正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点,打动了越来越多的小白用户,才有了今天的百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阅读摘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ebg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