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衰谁能定?
----游《朱家花园》
徐 霞
知道云南有个朱家花园,是缘于电视剧《朱家花园》,电视剧里朱家大小姐与李公子的坎坷爱情让我印象深刻。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6587/f7676c05f2f3dc46.jpg)
在花红柳绿的人间四月天,机缘巧合,我有幸游览了朱家花园。虽然,我不确定电视剧里朱婉婷与李博文悲喜交集的命运是否真的发生在这座具有“西南大观园”之称的朱家花园里,但是,朱家的兴衰命运却令我动容,让我心生感慨。
朱家花园始建盖于清光绪年间,历时二三十年,耗费两代人的积蓄和精力,于清宣统二年最终落成。整组建筑依地势而建,坐南朝北,占地2万多平方米,有大小房舍214间,天井42个,房舍鳞次栉比,院落层出迭进,空间景观层次丰富、变化无穷,形成“迷宫式”建筑群。庭院厅堂布置合理,排水系统科学巧妙,雨水经地下阴沟排入后花园的小鹅湖里。整组建筑陡脊飞檐、雕梁画栋、精美高雅,成为滇南最具代表性的园林式私家花园建筑精品。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6587/6ae3788d79b2a9b6.jpg)
据导游介绍:朱家于明代洪武年间从湖广麻阳县流徙到云南建水,一直都过着普通平民的生活,数代人经营茶叶、丝绸等。经过十余代人的奋斗,家产渐丰,逐步走上中兴之路。到朱成章、朱成藻兄弟及子侄朱朝琛、朱朝瑛、朱朝琼、朱朝瑾等两代人,朱氏家族才发展成为滇南的巨大家族。这时,朱家在建水城内购地30余亩,延请能工巧匠,兴建了集宗族祠堂、水上戏台、亭台楼阁、水池假山、内宅院、后花园等一体的私人豪宅----朱家花园。可是,朱家在这个豪宅里生活不过十多年,竟两度被抄没充公,诺大的家族最终星散如灰烬。这正应了一句古话,“富不过三代”。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6587/5d9c0cef370b4257.jpg)
在朱家花园里游走,仿佛穿越进历史的隧道,朱家的百年沧桑得以清晰窥望。辛亥革命爆发后,蔡锷、李根源、唐继尧等于昆明发动重九起义,驻建水南校场新军七十标(团)中的同盟会员教官赵又新率兵发难,朱朝瑛开城接应,占领了临安府署,成立南防军政府,公推朱朝瑛为都统,赵又新为副都统,临安起义遂告成功。云南都督蔡锷因朱朝瑛在滇南起义中立了功,赐予他中将军衔,任命他为临安澄江总兵,成了滇南王。故而,花园修好后,在大门上挂上了“中将第”的显赫大匾。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6587/eaaff22db138e8bb.jpg)
辛亥革命后,朱朝瑛当选为国会议员,曾前往北京出席首届国会。不久国会被袁世凯解散,朱朝瑛万般无奈,转而投靠军阀龙济光。袁世凯称帝后,蔡锷、唐继尧在云南首发护国起义,出兵讨袁。当时依附于袁世凯的广西军阀龙济光之兄龙觐光率粤军进攻滇南夹击护国军,朱朝瑛为其属下第三路军司令,带领士兵在广西被护国军击败,龙觐光余部也被护国军和桂军歼灭。与此同时,朱朝瑛之子朱映桂联络土司和土匪武装进攻建水城,亦被护国军打败,朱映桂战死。战后,朱家花园首次被抄没,此时距花园落成不过五年。真是时变物迁,不可预知,令人不胜唏嘘。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6587/63a38c429e36e058.jpg)
七年后,唐继尧感念朱家辛亥革命有功,发还家产。又五年,唐继尧死后,龙云执掌云南军政大权,他所招抚的绿林武装南防游击军指挥李绍宗部进入个旧。此时,朱朝瑛任个旧、蒙自守备军司令官,命其侄朱映椿等严加防范,后双方火拼七昼夜,烧毁店铺上千间,死数百人,酿成惨祸。事后,省府指令解送朱朝瑛和朱映椿到昆囚禁。后朱映椿被处决。朱朝瑛被保出狱后,朱氏家族巨额家产被国民政府抄为公有,诺大的家族作鸟兽散,朱朝瑛也于1930年在穷困不堪和失意潦倒中客死他乡。解放后,朱家花园再度被人民政府收为公产,曾作为陆军医院得以保留了下来。
徜徉在朱家花园,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红楼梦》里的大观园。曾听一个国学大师讲课,他说,中国人之所以逃不出“富不过三代”的宿命,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是不注重文化传承所致。想想大观园里整天混迹女儿群里厌恶读书的纨绔子弟贾宝玉,我深以为然。
可是,当我游览了朱家花园,了解了朱家的兴衰浮沉,我茫然了。可以说,朱家花园的每一片砖瓦,每一幅字画都在透露着这个家族内心的秘密。所有富有寓意的精妙绝伦的门窗雕花,无不让我感受到一个家族在传统的道德礼仪下面,那颗丰富而深厚的内心,那种宝贵、神圣而传统的坚持。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6587/caac96a1dcdf13a1.jpg)
走进朱家花园的大门,是一个天井,天井里有一道月亮门通向内宅院,月亮门的门楣上镌刻着“循规蹈矩”四个大字,另一面则镌刻着“谨言慎行”四个大字,那是警示朱家人在家里必须遵守家规,出外则要管好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朱家宗祠的板壁上刻有《朱子家训》,屏门上雕有《二十四孝图》,门窗上刻有诗词字画、名篇佳句,还有各种匾额楹联,无不折射出传统文化思想。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6587/d8f2ff68e0d82670.jpg)
在挂着“中将第”的花厅两旁,是朱家小姐的绣楼和闺房,闺房下面的房间是小姐们读书习字的地方。据导游说,在重修朱家花园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在蓄芳阁楼上发现了朱家小姐学诗时,经老师批改过,画着红圈圈的诗文。在花园内的图片展览室里,那些娟秀的字迹,依然散发着青春的气息。朱家后花园戏台前方的水池取名“小鹅湖”(南宋理学家朱熹曾在江西鹅湖寺讲学,后人建了鹅湖书院以作纪念),不难看出朱家大有尊崇和承传朱氏先贤重教兴文之意。
应该说,朱家的教育是成功的。朱家也是幸运的,比一般人家更得上天的宠爱与恩惠。朱家传至第十代时,有11个堂兄弟,个个都是读书人,其中老三朱朝琛、老六朱朝瑛两个堂兄弟,接连去参加科举考试,两兄弟均考中举人,所以朱家还有一块“兄弟连科”的匾额。朱家在此鼎盛时期,兴建了朱家花园,让中国人崇尚的“光宗耀祖”人生哲学体现得淋漓尽致。可是,从1911年花园竣工至1927年被国民政府抄没充公,前后不足二十年,朱氏家族就在战火硝烟的动乱年代灰飞烟灭了。是时势?还是宿命?不能不让人回味。
跟随导游的脚步,游览了朱家花园的主要景点,最后到了后花园,小鹅湖在正午的阳光下波光粼粼,假山上的瀑布哗哗流淌。忽然,几个出水口同时飘出浓浓的白雾,雾气迅速扩散到湖面上,飘飘缈渺,如同仙境。忽见一妇人一手牵着两只狗在假山边的茵茵绿草地上肆意蹓跶,我的心顿时像被芒刺戳了一下,隐隐作痛。我想起了奶奶常挂在嘴边的祖上三楼四耳的大宅子,最后沦为村里的牛厩和马厩。
我的双脚有些沉重,身心有些疲惫,在朱氏家族看戏的地方,选了一把椅子坐下来。面对戏台,遥想当年朱家老少一起看戏时的热闹繁华和朱家掌门人朱朝瑛客死异乡前的孤苦凄凉,再联想到我家祖上被抄没的大宅子最终被牛马牲口糟踏毁坏,变成一片废墟。我不禁感慨万千,豪门望族,布衣百姓,成败兴衰谁能定?这其中揉合了几多天意几多人为?芸芸众生,升斗小民,谁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谁又能撼动和改变宿命?或许,人生如戏,所有故事的结局一开始便被注定!
(图片为手机所拍)
网友评论
反满有功中将第,护袁获罪刑徒宅。
不知今岁财豪榜,谁步朱家写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