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恨

作者: 时光小叙 | 来源:发表于2022-09-15 14:04 被阅读0次

    我的咨询师姓王,平时习惯喊她王老师。

    不记得是第几回的面谈才迎来第一次关键对话,我提到了自己对父母存在非常矛盾的感情,脑海里总有两个小人在争论打架。

    一个说:“百善孝为先,子女一定要孝顺父母的。不懂得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人是自私的,是会被人们唾弃和远离的……”

    另一个说:“不,他们从来没有爱过我,这样要求对我太不公平。在他们眼中,我不过是为小家争光长脸面的工具人,小时候要听话懂事学习好,长大后则要挣钱上交,替弟弟还贷款……”

    大多时候,我选择听从第一种声音逼迫自己做个“乖乖女”,这能让我在独立前可以保护好自己,并且争取到最优待遇。

    潜意识自动做出的选择总是优先保证我们活着,在此前提下才去解决活好的问题。

    王老师告诉我,过往的行为模式在当时一定是对你有帮助的,它们没有好与坏,对或错的说法。

    接着我说到,从上大学走向独立的开始,我就选择离家远一点,一个人去了省外。工作以后也是如此,能不回家就不回去,后来又去了更远一点的城市重新开始。

    工作第一年,我还是很“乖”,在能力范围内主动给过家里一些生活费。但是工作压力和人际焦虑在一年后很快将我压垮,某天高烧一场让我走了一遭鬼门关,请了三四天假期才缓过来。

    不久后,我便辞掉了第一份工作工作,一个人休息、旅游浪了几个月。为了追寻轻松自在的生活,我尝试丢下他们递过来的“挣钱包袱”,去了厦门重新开始。

    在那之后,我会因为母亲一通电话或者父亲的酗酒消息变得更加自责,然后要求自己尽快挣更多钱来填补愧疚感,或者更加频繁地给家里打电话,甚至还安排周末时间回去探亲。

    在咨询室里说起许多类似的具体事情时,我时常哭到哽咽。

    听到我无法感受到父母的情感支持,同时又压榨自己去付出爱的状态,王老师露出了悲悯的表情,好像在那个瞬间看见了我内心积压的巨大委屈。她用温和的语调说:“亲爱的,你可以爱他们,也可以恨他们。”

    我一边擦泪水,一边看向她温柔的眼睛。

    “爱和恨是可以同时存在的,怨恨父母不代表你不爱他们,爱他们也不意味着不能有怨恨。你完全可以既恨他们又爱他们的。”她继续说着。

    “哦,原来可以这样呢。”我丢掉手里湿掉的纸巾,从桌面的纸盒里又抽了一张新的。

    王老师的解答相当于给我提供了第三选择,成功地让脑海里的小人停止长达二十多年的争斗。

    无处安放的情绪总算找到了正当的出口,19年陪冰姐看病那段时间,我对父母的怨恨达到顶峰。痛恨他们不懂养育却执意生个男孩,结果让我们几个姐姐都饱受创伤还要独自经历那么多苦痛。这些恨意在此之前只能一直堵在心底,无法排解。

    我的父母对于亲子关系的观点大多是固化的。比如,母亲曾经说过,作为子女的要自觉主动给家里打电话问候,哪有颠倒过来的。所以,我的父母几乎从不主动给我打电话表达关心,除非有事。

    可能自尊心太强?维持父母的威严?困于长幼尊卑的观念?

    显然,时代发展已经使得亲子关系趋向于平等与尊重。以前在学校里,每每看见其他同学与他们的父母像朋友一般亲近,可以随时撒娇,也可以无话不说的状态,我都会投去羡慕的眼神。

    最后,王老师提到自己父母辈亦是如此。她说,这种情况放在他们的时代是常见的,因为大多数人疲于生计,养育孩子的方式几乎都是这样简单粗暴,不善表达。但是,现在的他们既回不到过去弥补,也很难改过来。

    可是对于父母无意造成的伤害,我们完全可以允许自己去恨他们,这样才能看见过去压抑的愤怒、委屈和悲伤。只要被看见了,它们自然会慢慢消散。

    撇开时代发展和观念固化的因素,所有的父母都是第一次当爸爸妈妈,没有完美的父母,只有共同成长的亲子关系。

    我们能做的,不是去改变父母,而是借由这段关系来完成属于自己那个部分的成长。

    对话结束后,这些新的认知只是存在脑海的声音。经过回家那几天的相处,当我可以平静地跟母亲待在一起,平和地接受父亲的现状时,我才真正悟到要点,并且好像得心应手地实践起来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可以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ebr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