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初结束最后一次心理辅导时,我就计划着写一个与咨询师面谈的专题,仔细回顾那二十几次面谈带给我的帮助和改变。
提笔需要契机,当我与家人的关系真正变缓和,更加深刻感受到了心理辅导的影响。此时选择记录下来,文字应该不会过于沉重了。
今年下半年,我终于能够平静地接听母亲的电话,还做到了独自一人回家探亲,也不再因为提及过去就泪流不止。
达到释怀与和解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2020年12月底,我第一次走进咨询室,做完心理检测量表后开口讲第一句话,泪水就如决堤的洪水,止不住地往下掉。
我极力克制,但丝毫不起作用,甚至我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眼泪,明明当时的意识是可以保持清醒和理智的。
那段时间,觉得心脏像是破了好多个洞,随着它的每一次跳动,痛苦便翻滚着涌上胸口,然后化成泪水。
哭的时候还没见着咨询师,对面坐的是前台助理。记得我是一边擦眼泪,一边选了位年轻的男性咨询师,因为他的咨询费最便宜。
一场面谈的固定时长是60分钟,我哭得稀里哗啦。虽然断断续续的说话,好像也讲了不少事情。期间咨询师触碰到某个话题,直接导致我崩溃大哭,缓好一阵子,才重新说出话来。
面谈结束后,我的泪水也没有停下来,脸上挂着泪珠从咨询大楼走出来的。江同学在一旁一直安慰,并没有什么用。
间隔了大概一周,在江同学的陪同下,我换了一位女性咨询师,正式接受一个完整周期的心理辅导,总共13次。
与我的咨询师第一次见面是在2021年元旦假期,当时选她是因为眼缘。照片里的她看上去温柔且有力量,由此判断她至少是个有丰富阅历的人。
为了不像第一次那样一直哭,我提前一天把自己认为可能诱发痛苦的创伤经历和家庭关系都做了梳理,写满了一张A4纸。打算直接给咨询师看,以为这样就不会浪费昂贵的咨询时间。
搞笑的是,咨询师只是接过了纸张,看都没看一眼,然后跟我说,“既然来了就用说的,说出来的才管用。”
我以为,整理完思路之后,在面谈过程中就能保持理智,应该不会再哭了。
我以为,第一次哭到崩溃是正常的,后面就不会再这样激烈了。
我还以为,眼泪总会哭干,哭干了就没法再哭了……
好多的“我以为”,最后都超出了当初的预想。
整个面谈周期,我亲自验证了“悲伤逆流成河”可能是真实存在的。虽然不是每次都会哭成泪人,但眼泪在面谈中从不缺席。
好不夸张地说,把我那段时间的眼泪收集起来,说不定能把我自己给淹没。
神奇的事情在悄悄发生,虽然总是会哭,但我越来越能在面谈中保持平静,每次哭完后从咨询大楼离开时,似乎感觉到身体在一点点变轻盈。
很多时候,我都发现自己内心已经恢复平静了,但泪水仍旧不断涌出来,甚至脸上挂着泪珠,我也能跟咨询师开起玩笑来。
我向咨询师表明自己这种奇怪的状态,不明白为何,泪水就是止不住。
咨询师说:“说明还没哭够啊。”
噗嗤一声,我被这句话逗笑,一边笑一边用纸巾抹掉眼眶里刚刚蹦出来的泪珠。
“你为什么要去擦眼泪?”她继续问我。
“因为它要掉下来了啊。”我回应到。
“那就让它掉下来好了。”她说。
……
这回,我没有接话,从桌面的抽纸盒里扯了一张新的纸巾,继续擦拭脸颊的泪水。
如今再回忆起当时的这些画面,觉得有点滑稽,又有点搞笑。
之后的面谈中,咨询师又提了好几次,让我不要擦眼泪,让它自己往下掉这件事。
这成功引起了我的困惑,不过在面谈中始终没有克制住去擦泪水的双手。
可能是怕眼泪弄脏了衣服?
可能是担心哭成花猫脸很难看?
也可能是害怕在人前露出狼狈的模样?
……
反复确认了好几回,我才找到了答案:哭泣的我不曾被接纳。
所以我真正害怕的是,自己哭泣的模样会遭人嫌弃,引来笑话。
从小,我跟大姐一样因为泪腺浅被家人说笑,每次哭都会遭到嫌弃。
那些止不住的泪水,可能有一部分正是年幼时被强行压抑下去的悲伤。
哭,是本能。
因为人生下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放声大哭啊。
饿了就哭,疼了也哭,难过了会哭……
哭出来,才能活下去。
所以,想哭就哭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