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发小,他爸读了高中,在村里算有见识的,一直以来就很有闯劲。在其他人都老老实实种地的时候,他爸开过饭店(本来开得很好,被当地地痞敲诈地开不成了),开过手扶拖拉机,贩卖过粮食,总体来说赚得比一般家庭多,但他家有七口人,两夫妻加上四个孩子,他爸还有一个脑子不好的哥哥,也要他养着。他老爸也很想让孩子们多读点书,但好像四个孩子都不行。后来他们也学着老爸开旧货店,只不过越干赶远,越做越远,直接在广东,开很大的店,雇着不少的人。他老爸在老家乡下零敲碎打地赚着,他呢,现在是整个厂,整家店地盘下来卖。
我所认识的大领导,他们的孩子很早就很优秀,好像都早早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读起来很用功,成绩都不错,待人接物很显成熟。
至于我自己,作为农民的后代,做事比较勤快是我的优点,我读书动力不足,只是被人推着。这些年一直上班,不会像我发小那样自己去做点什么,或创业或努力向上当个领导。
这些年好歹通过读书慢慢活明白了。我能坚持不懈地做一件事,完全是主动地去做,好像有些“开悟”了,但我已经近四十了。但很可能,有些孩子很早就明白了这些,十几岁二十几岁就有了主观能动性,有了大格局。
二十岁开悟跟四十岁开悟就造成了现在的差距吧。为啥会这样呢?因为父母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眼界、格局都不一样。父母可能说,我啥也没教啊,但在那个环境,他们平时处事方式,一言一行就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们也一样,父母的小格局束缚着我们,我们想打开,得自己通过读书,或主动跳到更大的更高的圈层,改变思维,改变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