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年元月8号清晨七点,我在五个群里发完了最后一道音频:
“各位伙伴,早上好,我是伊兰,今天跟大家分享松浦弥太郎的第100个基本,也是最后一个基本……”
自此,从10月1号开始的100天清晨音频就结束了,我用一百天的时间为大家读完了松浦弥太郎的一百个基本,这个行动被很多人称赞,几个群的伙伴都佩服我的坚持,我也因这段音频而认识了很多朋友,这100天的音频,也算达到了我当初的目的。
最初发动100天音频,是因为就接手007不写就出局15班的值月生管理,我想用行动来带动群的氛围,当时发起了每天5分钟微习惯,我用的是每天2分钟的音频,最初对结果没有抱很大希望,最初也没有什么影响。
第一个月,只有 一个伙伴跟随,每天发一张自拍的植物照片,中间有其它人间断跟随;
第二个月,很多伙伴很赞叹,很多群的伙伴开始反馈,我自己也开始形成了习惯;
第三个月,值月生做得比我更优秀,每天发了一张自己精心制作的PPT,图文都很精美,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这个让我对我的坚持有了很深的反思,感觉自己的音频没有进步。
元旦过后,当我的100天快结束的时候,我们班的战友也开始了自己的死磕行动,有发知识卡片的,有分享文章的,有发自己语音的,10月以前很沉寂的一个班级,渐渐变得温暖而活跃。
很多战友说,我的坚持动了他们,带动了一个班级,听到这样的评价,我特别欣慰,我的目的达到了。
然而,夜深人静,回想自己的100天坚持,我怎么也只能给自己打50分,对我自己而言,就只有50分的效果。
回顾这一路坚持的100天,每天只是不到5分钟的音频,却让我看到了再次看到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优劣势,终于明白,任何形式的坚持,都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任何一个没有思考的行动都是无用功,任何没有检视的学习都是白用功,这是自己曾经多次在文章中提过的,现在回看我的100天坚持,再次中招了。
2,
很多时候,我们容易被很多事情的表象迷惑,看到别人这一刻做好了,我也去效仿下。
自从罗胖的每天60秒开始之后。许多人也开始了每天60秒语音。在他们的眼里,那是多简单的事情,只要控制在时间60秒讲完就好。
当樊登读书会开始腾飞,许多人也开始了讲书,想象樊登老师多轻松啊,每个星期只是一本书而已。
问题是,很多人坚持了很多天的60秒,听众依然很少。很多人讲了无数本书,听众依然是那些给面子的熟人。
是他们的运气不好,时机不对吗?现在好像正是知识付费的风口呢?
是他们不够坚持吗?看看他们坚持的时间长度,最长的可以到一年了,再看看他们坚持的结果,写作的都是一年几百万字啊
我觉得最大的一个原因,还是缺少思考和正向反馈。
至今记得罗胖在讲他每天录60秒音频所花的时间,至少会录20遍,而且反复试听,并且还有专门的声音老师的指导。
更厉害的是,罗胖每天的音频不断在改进,他自己本人把他讲的知识点理解很透彻,并且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
樊登老师每周的讲书,从选书到录制,也是一个团队在做,而且樊登老师还经常收集读者的反馈,根据反馈不断改进。
樊登老师也是把自己讲的很多书里的观点用得很好的人,最佩服的是他能把很多书的内容都串联成了自己的体系,让我们在听这边书的时候不断回顾相关的知识体系。
回想我每天的音频,就是录制了一下而已,没有音频剪辑,反复聆听的只有我自己,偶尔有群友的反馈问他,普通话不好,气息不够,知道了我依然不知道怎么改正。
更重要的是对音频的内容没有好好理解,每个例子读了就过了,压根没有理解,更没有去运用,这是我给自己只打50分的原因。
再看很多人的每天坚持的一些事情,精神真的很可嘉, 过程中却少了自己的反思和外界的反馈。
我们常常乐观地以为自己只要坚持了就一定能有成果,却从来不会考虑,这个成果是什么成果,是不是我们要的成果。
我的坚持还是达到了我的初心,一定程度带动了别人。但是我的坚持却没有感动自己,此刻深思自己好像就是为了带动别人来做的事情。
坚持一件事情,只是为了别人,当然很好。
但是如果这个事情没有给自己带来成长,那么最终会因为内驱力不足而放弃,我在读到最后几天的时候都是数着日子的,因为感觉自己收获确实不大。
3
最近跟007的小伙伴沟通很多,最初加入007的时候,老大提出了一个词,小而美的迭代,那时候对这个没有任何感觉,心想进步不就是要快快的吗?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每天都被各种外界信息冲击着,很多时候看到别人的飞跃,真恨不得抓着自己的头发飞上天,坚持小而美的迭代,那我要到什么时候。
我一直觉得很多事情能快就可以快,于是在很多好朋友听了音频给我建议的时候,练习了几天,总是奢望自己短时间能突破,哪知根本不可能。
直到有一天听了一个007 战友的分享,他只是每周写了交了007每周的作业——7天写一篇文章,却开始通过写作赚钱了,而我一直以为7天写一篇频率太低一年不可能有变化。
现在我才知道,决定很多变化最重要的是质而不是量,没有质的量是白白积累。
而有些事情注定了是需要时间的,比如改变自己的声音,比如纠正自己的方言。
许多事情都是根深蒂固,比如自己的方言,说了半辈子,自己现在还身处在方言中,怎么可能一下就突破,而这个心理真心是我经常有的。
元旦前听人讲了区块链,特别是听到别人在里面赚了多少钱,差点自己一头冲进去了,还好自己想起了笑来老师的话:不懂不要投。
那天看到一个人作家说自己几天时间写了一本25万字的书,一开始想,我也写了这么久,看来写书也很容易的。
后来才了解到,为了写这本书,她花了一年的时间去阅读整理,更不要说有好多年的练笔做基础。
而我在练习了几天就放弃了对声音的练习,实在是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不是每个技能都如做PPT或者是排版那样可以快速学会的。
在我坚持到一半的时候,心想自己坚持了100天后对自己的朗诵多少还是会有帮助的吧。现在真实地总结是真的没有。
这么多年,我一直就是最爱行动的人,很多时候都是不带脑子的行动,然后撞得头破血流之后才不得不思考。
深入思考后的行动才是有效行动,在时间如此珍贵的情况下,不假思考的行动就是浪费生命。曾经浪费的时间追不回,未来的时间必须加倍珍惜,让每一次行动都带着深深地思考。
新年的钟声早已远去,罗胖跨年演讲的声音还在耳边徘徊,印象最深的那些描绘他们准备跨年演讲前的精心准备,还有罗胖他们对于自己的产品的精细打磨。
2018年华丽到来,这100天的音频陪着我从2017走到了2018,这个经历让我时刻告诫自己,没走一步都要带着思考,每一步都要有小而美的进步。
愿我如2017年一样疯狂行动的时候,带上时时刻刻的思考,用小而美的每一步走完2018的每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