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火了,很多人喜欢上了这部尺度最大的反腐剧,这部剧还没有播完,我也只是刚刚看了一半而已。
这部剧让我想起了另外两部剧《北平无战事》和《大明王朝1566》,想起了海瑞和曾可达,两个倾其政治生涯做的一件事---反贪腐,而他们的结局,令人扼腕。历史上的海瑞,虽然最终得以善终,朝廷却也只是给了他一个虚职,当权者要的,只不过是一个不杀忠臣的名声罢了,毕竟像海瑞这种刚正不阿的人,在那个官场,是没有立足之地的。而曾可达,当他奉若神明的建丰同志操着那一口浙江方言味的普通话打电话给他说:可达同志,以后,我们就不要再见面了。他的心,突然死了。他一直所敬重的建丰同志没能挽回国民党贪腐的局面,最终抛弃了他,那一刻,他的理想高山轰然倒塌。总是记得,北平的结局,在机场前的空地上,那个嫉恶如仇的曾可达自杀了。直如弦,死道边。
海瑞要的,是那个清明的大明官场,曾可达期待的,是一个清廉的党国。
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人对于理想嗤之以鼻,似乎谈理想是一件很幼稚很可笑的事情,他们会指着血淋淋的现实告诉你,权力和金钱是主宰社会的砝码。面对现实,有的人选择了不忘初心,奋力抗争,这是很小的一部分人,他们注定会活得很艰难,因为他们与这个社会所谓的主流格格不入。更多的人,选择了屈服,屈服于权势,而后走向了深渊。就像剧中的祁同伟,而当他一旦进行选择的时候,他就走上了一天不归路,那一天中午的汉大操场,带走了一个年轻人最珍贵的东西。当剧情走到中间时,祁同伟给他的老师高育良说了一句话,上帝给了我一个天使,我却把他弄丢了。那一刻,我看到了祁同伟的无力,即便他身居高位,做尽了坏事,我有些同情他,因为我们更多的普通人,都曾经是那个激情澎湃的祁同伟。
很多人这么努力,也只不过是为了成为一个普通人。
四月的北京,夜晚还有些凉意,下了班的我骑着自行车走在回家的路上,曾不止一次地反思自己的选择是否值得。
我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北漂,如果说我还有什么的话,大概就是还不愿放弃的一个梦想吧。北京最不缺的就是努力的年轻人,很多个上班的高峰期,我看到地铁里挤着一堆或者西装革履或者背着双肩包拿着早点的年轻人,他们放弃了家乡安逸的生活,来到这个比想象中更残酷的城市打拼,只因为这里有着更多的机会,但也有更多的压力,也许明天,他们就会因犯了一个错误被老板解雇,也许明天他们就会因为交不起房租被房东扫地出门,他们的生活,过得困顿又寂寞,我也一样。
家乡虽然没有那么多机会,但至少衣食无忧,至少我还有家,可能不豪华,但是至少过得舒心,不会担心被扫地出门,也不会担心因为还没发工资而穷的吃不起饭,还能在业余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朋友聊聊天,而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我只会感到一阵阵孤寂。
生活远比想象中的艰难,唯一能支持我继续往前走的应该就是理想了吧,至少,我还没有放弃,至少,我还在努力。
微博上有一句话出动了我的神经:现在看来,这个社会最幸运的是,当初那批有理想的年轻人都成功了。我想这大概就是支持一些年轻人继续不放弃的理由吧。可嫩不会成功,但是至少我们选择了不放弃,这也就足够了。
陌生的人,希望你在这个城市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许得不到,可是这份经历弥足珍贵,等你老了,用回忆下酒,再来诉说年轻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