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先是看一本书里介绍范雎这个例子,然后心有感触,就查了一下范雎这个人的百科。我们先看看这个人物。q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61758/769863a4e611c1c3.png)
我们只听说过范雎睚眦必报的故事,但是他做了什么、他的结局如何、有过什么情节,我们一概不知。
上述划线的部分,这是一般书籍所不说的,原因是:真懂的人不会公开讲、也没机会这么全面讲,而一般的作者也不会去认真研究,大家大都学的是二手的知识,所以舆论中就形成了一个腔调——“谁谁谁做个什么事,有多么厉害,却不提其结局如何”,而且对某个人的某个事是碎片式的记叙。。。
比如,各种绘本上都写“司马光砸缸”,但是很少有人能把这个司马光和与王安石斗争的司马光联系到一起。。。我们谈到司马光,想到的就是砸缸,谈到孔融,想到的就是让梨,其实,谁小时候没让个凳子、端个茶水、助人为乐、干干家务呢,哪个孩子没有过闪光呢。。。
我们呢?只记得了他们的光辉事迹,管中窥豹、以偏概全,潜意识里会默认他一生都是如此的,觉得牛人就是牛人真厉害,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厉害的人干什么都厉害,没有任何缺点,没有任何瑕疵”的观点。
这对我们自己的成长是不利的,会让我们在自己有瑕疵的时候、有问题的时候不敢去承认,会有一种自卑;不敢承认,就无法很好的正视,更不能很好的解决。
我们接收到的东西,很多都是片面的,这对我们的价值观会产生潜在的影响,而且是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产生的,我们要警惕。
怎么办呢?
行动的原则是看人要看全面,尤其是历史人物,他们基本上也都有详细的生平介绍,我们都可以查到;
方法呢?
行动的第一步是,最好是看史记,这样对人物的生平叙述的比较全面,而且我们平常看到的所谓事实也基本出自于此,所以,这算是第一手资料,我们要看第一手资料。
2023年11月6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