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由“我是谁?”引发的所想―读《推理的迷宫》有感

由“我是谁?”引发的所想―读《推理的迷宫》有感

作者: 一苇渡洋 | 来源:发表于2018-08-19 23:17 被阅读16次

阅读时请保证自身行为安全,因为本文内容会掠夺你的思考力,让你短暂忘记你当下的行为。比如,边玩手机然后不留神摔了一跤,上班弄手机被站在背后的老大发现,开着车想着事然后闯了绿灯追个尾,这些都是心不在焉的结局。

“心不在焉”,“谁”的心?我们经常说“良心”,那么,真的有“心”吗?

《金刚经》有文: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从上句式来看,佛说某某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那么佛陀是在耍你吗,肯定不是。《金刚经》就是佛陀教我们“破相”,也就是“不着于相”。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相,意相状。我们对世界的认知,都是基于如眼耳等身体感官,再经过大脑内算法而得来。当人类发明了文字,变用文字去记录所感知的一切,比如物质或者知识。

佛法为什么称不可说之法,就因于此。当说出来,便不再是“所表达的本身”。事物的真实意义,不在于文字、语言或倒影再心里的影像,事物的真实意义就是事物的本身。比如,“水”,各地不同人的称呼不同,那么,当两个不同人说“水”,彼此都不理解对方所言,但还是指同一种物质。

我们将此道理放在“我是谁”上来思考。当我们思考“我”时,我们到底在思考什么?

“我”只是一个主观的名词称呼。从科学来看,“我”是由各种器官的组合,或者说,是由各种物质的集然。那么,相同物质集然,为什么是你而不是其他?我们靠什么而认知“我”?

我就是我,仅此而已。“我”的外貌,角色,性格,价值观,都是基于别人通过他们的感官或者思维框架而附加出来的。我们通过看、听、接触、闻、尝来了解世界。然后通过图像、声音、感受来保存我们的记忆。因为每个人“大脑内算法”不同,所以,每个人所看到世界不同,进而每个人的信念 价值观 认知都不同。

如何认知“我”?我对比的回答是:我就是我,是众多物质和非物质的集然。为什么“我”是“我”,因为组成“我”这个总集然的成分不同。所以,“我不是我”,因为所组成的成分都会变化的。

由此,我们引发一个问题:如何判断?我们基于什么去判断事实或者物质?比如,这是正确的,那件衬衫是白色的。

蔡叔拆《推理的迷宫》给出这样一个答案:根据前提作出的严谨推论,在前提的框架里都是确定正确的。这句话有三个要点:一,前提正确 二,逻辑严谨 三,框架限制。比如,我开了一家工厂。工厂每年卖两个亿营业额。所以我很有钱。真的吗?不一定,因为你不知道他贷款多少,占多少股份。这样,你就能更好的认请这个人。所以我认为,这就是逻辑的魅力和重要性。逻辑能帮我们更好认清世界的本质和完整。私塾口号看清世界 掌控自己,我想加句话,提升逻辑,才能看清世界,进而掌控自己。

“心灵”是否存在?这个问题,如果你手上资料不多,很难用逻辑去推论出来。至少目前为止,我的逻辑搞不定,只能对此说不确定存在与否。蔡叔他认为,人类将身体里不能分析出来的物质归根为心灵。其实,无论科学多发达,也无法完全认清“人”。我们连“人”都不确定,何况这个世界,所以,世界是不确定,这才是真理,无论用在认识人生或者判断他人,都成立。也就是引发另一个概念:概率,于是,人生就是一场概率的游戏。我们通过不算提升自己的认知力,从而提升概率去获得人生这场游戏更好的体验。比如功成名就,光宗耀祖等。

最后想说,认清世界并不完全靠逻辑,但逻辑是前提。除了逻辑,我们还可以借助科学和哲学。

PS:附上百科:科学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的知识的系统。哲学是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它研究宇宙的性质、宇宙内万事万物演化的总规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

相关文章

  • 由“我是谁?”引发的所想―读《推理的迷宫》有感

    阅读时请保证自身行为安全,因为本文内容会掠夺你的思考力,让你短暂忘记你当下的行为。比如,边玩手机然后不留神摔了一跤...

  • 读《谁动了我的奶酪》有感

    读《谁动了我的奶酪》有感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颇有感触,故事讲述了嗅嗅、匆匆、哼哼、唧唧在迷宫中寻找奶酪的事,由...

  • 由“我是谁”引发的思考

    《武林外传》片段: 吕秀才说死姬无命:你杀死我可以,但是我得知道我死在谁的手里。 你可以叫姬无命,我也可以叫姬无命...

  • 由线条迷宫引发的思考

    周四的夏加儿美术课,老师让孩子在美术本上随便画线条,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这可把孩子们难住了,纷纷嚷嚷我不会画,我不敢...

  • 由咖啡引发的所思所想

    “真香啊” 尝一口刚刚制作好的拿铁,久违了的咖啡香气便瞬间传遍全身,嘴里还回味着甘甜。 终于等来了所有的咖啡器具,...

  • 努力认清事物的本质,让我们的知识不过时

    即将学习一本新书《推理的迷宫》,作者威廉.庞德斯通,本书收集了大量哲学悖论以及逻辑谜题,有助于引发深度思考...

  • 精读《推理的迷宫》

    相关资料介绍及读书的背景 推理的迷宫,大家可以在亚马逊上买到,作者为William Poundstone (威廉*...

  • 你的成功不能被复制——浅谈成功学中的猫腻

    文︱阿怡 《推理的迷宫》读书笔记20170828-20170901 (这是阿怡的读书笔记第02篇) 推理的迷宫全...

  • 读《我是谁》有感

    自我有记忆起,睡着了必做梦!梦里有悲有喜有疯狂有静好,还有很多我心心念念实现不了或未完成的事件发生着…… 比如年少...

  • 谁动了我的奶酪

    读《谁动了我的奶酪》有感 本书的主人公是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他们住在迷宫里。每天寻找迷宫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由“我是谁?”引发的所想―读《推理的迷宫》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eih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