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下的古韵悠扬
南宋末年,曾任高邮知军的王所从朝廷辞官归来,在老家宁溪创办了南峰书院,从此,这片土地上文脉延绵、书香不断。
当地人相传,王所不仅文采斐然,著有《五经类编》、《南峰集》等书,而且精通音律。
闲暇时,王所漫步宁溪境内。一路上,山岭叠翠、鸟语啁啾。生机勃勃的田野里,农人手持皮鞭,驱牛耕垄,几只黄狗在一旁追逐打闹。一派天清地宁、人灵谷盈的风貌。
面对此情此景,王所心里悠悠地升起了一首曲子。它结合了南宋宫廷音乐和宁溪民曲,旋律简单而优美,曲风沉稳不失悠扬,雅致中又有乡趣。王所把它命名为“祝同乐”。
此后,月夜时分,王所常常携众亲友登上高台演奏此曲。月光如水,曲乐飘飘,文人雅士谈笑风生。正如《王氏宗谱》所记载:“……每山雨初霁,云澄太虚。命俦酣尝,按箫度曲。良宵美景,习以为常……”
七百多年之后,这首曲子依然流传在宁溪当地,只是在时光荏苒中,百姓将曲名谐音为“作铜锣”,并固定了下来。
这一名字与曲子倒也相契,因为这原本就是一个铜锣丝竹的合奏曲。主要乐器包括大小铜锣、大鼓,叫锣、镲、板胡、二胡、琵琶、笛、箫、等等。
据说,王所在为这首曲子编曲的时候,用多种乐器模拟了宁溪境内的自然声响。比如,用镲代表鸟鸣,用叫锣来代表犬吠,用大锣来代表牛叫。
牛显然是这首曲子里的主角,除了用大锣来代表它的叫声之外,还用一只大鼓来代表它的身躯。大鼓由两个人来敲。其中一个负责敲边鼓,只是用的不是鼓槌,而是一根竹鞭。
在曲子里,他就是那赶牛的农人,手持竹鞭赶牛。在乐队演奏中,他则是总指挥。若是整支乐队的节奏整齐划一,像一只听话前行的牛,那么他就用竹鞭梢轻点鼓面加以配合。若是乐队的节奏出了差错,就像牛行错了方向,耕坏了田地,他就高扬竹条使劲击打大鼓,让队伍重新听指挥。
而另一个敲大鼓的人,则是所谓“敲主鼓”的,他的鼓槌一声声敲打着鼓面,就像牛前进的步伐,稳重而有力。
在整支乐队里,主鼓起到引领以及掌控节奏的作用。
今年86岁的王俊从,在宁溪作铜锣的表演队伍中就是负责敲主鼓的。
演奏即将开始时,王俊从左手持一面小铜锣,右手拿一把鼓槌,在大鼓旁边站定。
随之,他高举鼓槌,敲响第一记鼓声。旁边敲边鼓的随即跟上。两慢两快的节奏之后,他将鼓槌往大鼓上一杵,旋即敲响左手的小铜锣。两下敲毕之后,他又手持鼓槌往外作大幅度的一甩。此刻,其余乐器齐鸣,整支队伍的演奏也就开始了。
一时间,锣鼓丝竹之声犹如锵金鸣玉,又似高山流水,袅袅不绝而又声声传情。而除了手上的动作之外,王俊从的身体也会随着节奏摇摆、转动、一起一落,仿佛与这乐曲已然融合在了一起。
王俊从说,《作铜锣》这首曲子陪伴了他一辈子。打小,他就在“二月二”灯会中熟悉了这首曲子。
“二月二”是宁溪的传统灯会活动举办的日子。每年的这个时候,表演节目、迎灯、看灯的人群熙熙攘攘,现场鼓乐喧天、红飞翠舞、热闹非凡。
灯会中,作铜锣可谓压轴的曲目。当夜深了,迎灯的节目结束了,观灯的人们也陆续回到了自己家中之后,作铜锣的曲调就由远而近的来了。人们躺在床上,听着铜锣近了,又远了,感受到一种热闹后的沉静与放松。
那时,在作铜锣的队伍里,王俊从的父亲是负责敲叫锣的,而他那外号叫“小和尚”的叔叔则是司主鼓的。每次迎灯结束后,别的小伙伴都跟着大人回家了,王俊从却依然跟在作铜锣的队伍后面,一直到演奏结束。
看到王俊从这么喜欢作铜锣,在他十来岁岁的时候,叔叔就把这首曲子以及主鼓的演奏方法都教给了王俊从,而他,也一直牢记在心里。
曾经一度,“二月二”灯会的风俗遭到废除,作铜锣也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
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王俊从所在的桥亭村成立了宣传队,作铜锣才重新被拾起,王俊从也开始担任表演队伍里中主鼓的演奏者。而直到1985年,宁溪恢复了“二月二”灯会,作铜锣才得以在这盛大的民间文艺活动中再次奏响。
从那以后,王俊从就一直没离开过作铜锣的队伍。他也从未听厌过这首曲子,有时候一个人在家,也喜欢哼这个调子。
他说,这首曲子不但自己喜欢,宁溪人喜欢,就连上海音乐学院的老师,也对它盛赞不已。
1955年,上海音乐学院的师生来到宁溪,听到了作铜锣一曲,并对它进行了采集和整理。他们发现,《作铜锣》这首曲子虽然简单——全曲仅有15个乐句,30小节,音域跨度也只有12度,并且曲调还呈下行的特点——但是它却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气势磅礴而层次分明,是“江南独有的民间大型器乐合奏曲”。
如今,《作铜锣》作为浙东锣鼓的典型代表之一,已被收入了《民族器乐的体裁和形式》和《浙江省民间器乐曲集成》这两本书中。同时,它还被列入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项目、以及市、区两级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为了让这一文化瑰宝不失传,宁溪政府也正在积极培养作铜锣的文化传承人。除了加强对年轻一代的艺人的培训之外,他们还在宁溪镇中心小学开设了作铜锣演奏兴趣班,通过王俊从等老艺人的言传身教,培养了一批热爱宁溪古调的孩子。
斗转星移,岁月悠悠。宁溪的青山绿水,依然是这片土地上的灵感来源;宁溪的传统文化,也依然在滋润着今天的孩子们;而《作铜锣》这一古老的曲调,也将在未来的月夜里,久久地萦绕在人们的心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