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导图读书&卡片记忆思维导图
8连问,挖掘一篇文章的逻辑结构

8连问,挖掘一篇文章的逻辑结构

作者: 小小sha | 来源:发表于2020-03-21 21:17 被阅读0次

实战营的时候,有很多学员都难理解一篇文章的逻辑,那么接下来用一个案例来拆解下逻辑问题。

思维导图和知识卡片的本质:

用图来解说一段文字/一篇文章/一本书说了什么。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转述者,就是把自己理解后的东西,用「图的语言」向读者表述出来。

你拆解了作者的论点论据,怎么摆设,全看你是如何理解的。摆设好后,先不管别人能不能看懂,先试试自己能不能讲出来,讲出来,就证明自己真的理解的差不多了。

接下来,小小sha用一段对话来向大家呈现制图的时候,如何确定颗粒度和挖掘逻辑结构。

文章来源:公众号L先生说《学了很多知识,没多久就忘了,怎么办?》

超级超级超级超级大颗粒

小助手:小小sha,你可不可以告诉我,你读完这篇文章,你觉得这篇文章讲了什么呀?

小小sha:好呀,这篇文章讲了两个我们学习中的问题,然后介绍了两个常见的解决办法,后来作者觉得这两个方法效果不太好,向我们又介绍了他觉得有效的两种方法。

image

超级超级超级大颗粒

小助手:学习问题,以及常用的方法和有效的方法分别是什么呀?

小小sha:两个学习问题就是,我们经常觉得知识记不住,也用不上,两个常见做法就是,我们依赖「记忆」去死记硬背,然后借助「外部工具」来收集知识,两个有效的办法是作者觉得应该为「笔记」添加行动,还有就是制作「知识卡片」也可以。

image

超级超级大颗粒

小助手:这些问题不解决会怎么样呢?常见做法为什么无效呢?

小小sha:学习问题不解决,我们就没有学习动力,或者也可能你觉得不是问题,因为你觉得自己学了这么多就是有进步的。

常见的做法,只是通过记忆去记住知识的话,知识还是很难用上的,因为记忆只能存储,一昧的借助外部工具来收集知识,只是让你产生错觉,感觉自己收集了就拥有了,学会了。后来就从来没有去看过这些收集的内容了,你是不是有同样的感觉呢?

作者提出了两个有效的办法:

第一个是如果每次做笔记的时候,加上一个行动的话,你囤积的知识就会流动起来,因为会促使自己去实践;

第二个方法是如果你做知识卡片的话,你当时没有记住的知识,可以借助知识卡片多次联想,真正要用的时候,也会更容易的联想到哦。

image

超级大颗粒

小助手:为什么作者提出的这两种办法就有效呢?

小小sha****:这中间涉及到两个概念,一个是「显性知识」,一个是「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比较容易察觉和复述的,这时候,知识也容易被用起来。

「隐性知识」是不容易被察觉和描述的,需要被「场景」和「时刻」激发才能出现,不容易被你主动用起来。

而我们学过的知识呢,很多时候,都会成为隐性知识,没有被激发调用。如果要被激发调用呢,就需要把这些知识显性化,变成容易察觉的,调用起来才会快。

image

大颗粒

小助****手:我还是不太明白「隐性知识」是什么意思?

小小sha:那给你举两个例子吧。

你会骑自行车么?你骑车的时候,好像并没有去数脚要蹬多少下,身体是怎么动的对吧,但是一旦你学会了,每次只要骑车,你就自然而然的会了,这里面就有一个「肌肉记忆」。

它记住了你骑车的时候,身体的状态,但是却说不出来,而场景发生的时候,这个「肌肉记忆」又能帮助你的身体恢复到骑车的状态。

所以这个肌肉记忆,就是一种「隐性知识」,你说不出来,但是你可以感受到,做到。

再给你举一个例子,你和别人聊天的时候,或者自己干活的时候,是不是经常会有这种感觉,有时候想起一件事,只能想到一点点,具体的细节忘记了。

这个时候,你想要想起的那个知识点也是「隐性知识」,你无法详细的描述出来。

image

偏大颗粒

小助手:不过「肌肉记忆」记忆的知识虽然不能说出来,但是他可以发挥作用呀,为什么聊天的时候,之前的「隐性知识」不能在我想要用的时候,就用起来呢?

小小sha:那是因为肌肉记忆有一个你看得到的肌肉系统,和你的视觉,触觉等等连接在一起,只要你看到自行车,想要骑车,这个系统都会发生作用,协作你完成这个任务的。

但是脑海里的一些「隐性知识」,就没有这样的知识网络连接起来,所以每次很难调用。

image

中等颗粒

小助手:没有进入网络系统,为什么就无法调用呢?

小小sha:和你的记忆存储模式有关。

「记忆存储模式」是由一个一个的「概念」通过神经突触连接起来的,一个「概念」形成「局部网」,「局部网」再通过神经突触连接形成「整体网」,把知识点当作「节点」的话,一个「节点」进入了这个大网络中,调用的机会就会就会很大;

因为只要这个局部网中的任何一个「知识点」被激发,它都可能被连带着一起唤醒激发,这样这个知识点就被调用了。

而没有进入这个网络的「节点」就会在记忆系统中,形成孤零零的「碎片记忆」,也就是隐性知识,很难被调用了。

所以,我们学过的知识,如果不产生联想记忆的话,就都会变成「碎片记忆」,隐藏在记忆里,难以被调用。

image

较小颗粒

小助手:噢,我明白了,知识调用的关键步骤是要把「碎片记忆」放进知识网络中,增大被「唤醒」调用的可能性,实际上,就是把隐藏的「隐性知识」转化成容易被描述、察觉、发现的「显性知识」,那么通过知识卡片可以做到的话,具体怎么做呢?

小小sha:看下图就可以啦~

image

以上就是小小sha在阅读这篇文章中,自己为了梳理逻辑制造的一些隐形对话,一边问自己,一边在文章中找答案,慢慢的就把逻辑线梳理出来啦!

原文中的文字,不在这条线里的,就都不要。

你会发现,整个对话,问题越来越细,所以梳理出来的内容也会越来越细,这就是我们说的内容的颗粒度从大到小的过程。

颗粒度的确定,根据你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关,你脑海里相关的知识越多,颗粒度就会越大,你脑海里相关的知识越少,颗粒度的呈现就会越细,内容就会越多。因为你不懂的都想记录梳理下来。

最后做竖屏的展示如下图:

image

相关文章

  • 8连问,挖掘一篇文章的逻辑结构

    实战营的时候,有很多学员都难理解一篇文章的逻辑,那么接下来用一个案例来拆解下逻辑问题。 思维导图和知识卡片的本质:...

  • 文本挖掘主要研究领域

    文本挖掘应用 1、文本结构分析 通过建立文本结构树即文本的逻辑结构,帮助人们了解某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弄清楚某篇文章...

  • 常见的四种文章结构

    在评价一篇好文章,最常用的句子,就是文章逻辑清晰,结构完整。那一篇文章到底有哪些结构呢? 01总分总结构 可能我们...

  • 2016申论作文学习(一)

    一、文章结构如何安排 一篇好文章要求逻辑清晰,论证充分,这就要求结构上有逻辑性。典型的“五段三分式”结构具有思路清...

  • 如何用金字塔原理写出拆书稿的核心部分?

    金字塔原理是理清文章结构的方法:文章的逻辑是文章整体的逻辑,而不是某个知识点的逻辑,用更宏观的视角,总结一篇文章的...

  • Day7如何构思文章的框架

    我理解文章的框架,就是文章的结构,也是文章的骨骼,对于一篇文章来说,逻辑是否清晰是重中之重。 有4种结构:总分总式...

  • 1分钟带你看懂文章四种结构,快速写出一篇有逻辑的文章

    文章为什么要有结构? 如果把文章比作一个人,结构就是骨架,内容就是血肉。 有了结构文章就有了支撑,而一篇逻辑分明的...

  • 文章的逻辑结构

    写文章都是有逻辑结构的,逻辑清晰才能让读者一目了然。 我想最常见的有总分总结构,并列结构,递进结构...

  • 学习笔记之一

    结构是一篇文章的骨架,一篇具有完整结构的文章,不管其语言如何,逻辑上都是可以说得过去的。 写作的本质,是把人类的网...

  • 今日学习课程反思

    今天兰心大学写作课程的内容是结构自查。结构属于文章的逻辑的重要部分,结构不合理就直接影响文章的逻辑。 文章结构自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连问,挖掘一篇文章的逻辑结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etp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