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注我

作者: ussd | 来源:发表于2017-11-07 16:34 被阅读18次

读了那么多年的书,现在突然发现,原来的方法是错的。

我以前读书都是“我注六经”,读什么书都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何老师的有效的读书法是“六经注我”,读之前就大概知道想从一本书中获得哪些收获,把别人的知识拆解掉,拿到你自己的工作间重新组装。

他讲了读者的4个境界:

1、看完一本书,理解并记住了作者的观点。

2、读了同一领域几个作者的书,把他们关于同一件事的看法记下来,比较点评,可以署名发表。

3、读了上百本不同领域的上百本书,知道这个问题的发展变化,就是专家。

4、读了很多书,觉得都不太对,自己提出新的观点,就是宗师了。

何老师最主要的观点,是发挥人的主动性,要成为书的主人。

这与我以前的观点完全不同,我一直认为,写书的人都是大师,我要把书中的思想完全理解,从头到尾读懂。

而何老师的观点是,我们要带着问题去读书,做书的主人,把书拆解掉,把有用的内容加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为我所用。

想想我以前读过的很多书,现在基本都忘记了书中写的什么,真正对我有用的,是自己的知识体系,比如笑来老师专栏中讲到的观点现在已经转变成我自己的想法,比如做时间的朋友,时间不能管理,能管理是人。付费就是赚便宜,人最宝贵的是注意力等等。

我的问题,主要是读的书太少,而想要的又很多,目前还停留在第一层读者的境界,看了一本书,理解了作者的想法与思路,已经自我感觉很不错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是看更多的书,比较书中的观点,达到第2个境界,以后也许书读的更多了,可能成为第3个境界的读者。

六经注我不仅可以用到读书中,还可以用到人脉关系的梳理中,是带着你的需求,在认识的很多人,找到适合你的朋友去交住,相互关心,相处融洽的朋友,才是你的人脉。

相关文章

  • 何帆读书法(读书笔记)

    一、六经注我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曾经有人问宋代理学大师陆象山为何不著书,他答道:“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

  • 我注六经、六经注我,只是一个先后顺序,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我注六经,一定会陷进六经里而不能自拔吗? 我注六经,是说我信任并遵循六经的含义,还是说我解...

  • 读书谬误

    不是我注六经,而是六经注我。 带着问题去读书。

  • 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 还是 我注六经。 顺序不同。 意义天壤之别。 读书就是要六经注我的境界。 注:融会贯通。注入。 读书思考...

  • “六经注我”

    我的学习经历了两个阶段:“我注六经”、“六经注我”。“六经”原指儒家经典,这里代指需要学习的东西。我注六经:这个阶...

  • 六经注我

    今天分享一个别处看到的学习经验 ————不要“我注六经”,要“六经注我” 什么叫“六经注我”?就是以我为主。 ...

  •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不同的选择,不同的命运。 不同的命运,统一于一个人生。 六经注我,是把书读厚的过程。 我注六...

  •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宋·陆九渊《语录》:“或问先生:何不著书?对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古人读书的方法,至今有用。读书不仅要读懂作...

  • 我注六经,六经注我

    继续杨子的中哲课笔记: 王弼注释《老子》、《周易》和《论语》。在王弼看来它们解决了一个根源性的哲学的困境:言不尽意...

  •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大师冯友兰将自己一生的读书经验总结成四点: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1)精其选书分为三类:精读,泛读,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六经注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euj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