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现场参加了乐陵市关于举办张秀荣、张海霞老师教学实践分享交流暨小学数学研学会第一次课改研学会的活动。首先听取了安居小学张秀荣老师的一节圆的周长和面积的习题课。张秀荣老师是一名接近50岁的老教师,他所教的班级有一百多名学生,标准的大班额,但是他所教的班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平均分能达到90多分,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到底是什么样的老师能够取得如此成绩呢?她是怎么做到的呢?听了他的这堂课,似乎我找到了答案。
张老师的整堂课感觉非常高效,授课模式很值得我们借鉴。学生先讲解题目的思路方法,明确思路,然后动手解答。解答完成后。老师及时点评。同时查找全班出错同学,并让他们说出出错的地方。其他同学也吸取教训。同时也可以很好的掌握全班同学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统观张老师的课堂,讲做结合,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孩子们的思维抽象概括能力。
张老师班级里的学生也让我非常的钦佩。他们都能熟练的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讲的井井有条,有理有据可以称得上是合格的小老师,看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很熟练。在张老师的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是同学们在讲授解题的方法,而老师仅仅是起到一个辅助指导的作用。真正做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接下来又听了安居小学宋玉霞老师的一堂课。她讲述的是圆的周长。宋玉霞老师是一位安居小学六年级毕业班的年轻骨干教师。她的这堂课课容量非常大。首先通过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复习引入圆的周长,让学生对圆的周长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利用手里的学具,动手去测量圆的周长。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会了绕线法和滚动法两种测量圆周长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后面解决车轮行进问题和给圆的一周镶边框的问题做了铺垫。
在合作探究圆的周长公式的环节,宋老师采取了猜想、动手操作验证猜想、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练习巩固的一个探究学习过程。全程宋老师注重学生的体验,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建立起知识的架构。通过学生演示操作怎样得出圆的周长?(学生尺子固定滚动圆,绳子绕圆等方法量出圆的周长)对于求天坛中层的周长,用绳子来量就出现各种困难,引起矛盾,以此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在小组合作活动环节通过量学具有关圆的直径和周长,然后让学生求一求周长与直径的比,并完成老师设计好的表格。在填表过程中使学生经历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的探究过程,从而对圆周率的得出有了实践性的体验,自然导出有关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课后习题的选择也十分有代表性,选择了常考的篱笆问题和钟表问题。通过孩子们的表现看出掌握还是非常好的。在整个师生对话过程中,老师没有过多的干预孩子们。让孩子们尽情的动手操作,动笔验算,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仅仅是孩子们获得真知的引路人。
最后听了张海霞老师的成长报告。张海霞老师我们都比较熟悉,他和我们一样,都是来自于农村小学。但是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执着,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今年张海霞老师已经48岁了,但是他还依然坚持学习,经常参加一些教研活动、优质课滚动。听了她的报告感触最深的是,由张老师的成长历程看到张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深深的钦佩的同时我也认真反思自己,期盼从张老师的优秀事迹中找出自己模仿成长的范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