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5年到1972年,前后17个年头里,金庸以“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等作品带给了我们一个有血有肉、快意恩仇的江湖武林,甚至形成了“凡是有华人之处,必有金庸小说”的局面,他的武侠小说成了华人世界的一块金字招牌,他也因此夺得“文坛圣侠”的称号。
然而,正当金庸走到武侠之路的巅峰时,也就是1972年9月23日,《鹿鼎记》在《明报》上连载完时,一代武侠宗师金庸,却宣布挂印封闭,不再创作新的武侠小说作品,从此“金”盆洗手,退隐江湖。这一决定,让所有金庸迷们始料未及,毕竟他才48岁,更应该大干一场,却选择了封笔。关于金庸封闭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笔者也凑热闹分析了一点,仅供参考。
金庸在事业巅峰期选择封闭,这是他“看似无为,实则有为”的处世哲学的体现。他用笔规划了那么多大侠的命运,岂不会明白“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这个道理?正如“降龙十八掌”中的“亢龙有悔,盈不可久”这一招式一样,登峰造极往往意味着烟消云散,所以“见好就收”,是最智慧的招式。中国人讲究“言行得体,恰到好处”,任何事物都无绝对圆满,小说创作也不另外,江湖代有才人出。在《鹿鼎记》完成之后,金庸自己也表示过,他无法再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了,也已经无法再超越自己。
正所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金庸封笔,但他并没有退出江湖,而是以一种锤炼的方式延续着江湖的热血。金庸开始学曹雪芹,像他修改《红楼梦》一样,修改自己以前的作品,为武侠小说注入新鲜血液,让它们以全新的面貌面向读者。
从1970年3月开始,金庸便动笔修订,历经十载,初步完成。在这次修改中,他没有大动故事情节,而是把重点放在细节上,改动一些不合乎常理的地方。就如《倚天屠龙记》,金庸将其改动了两次,每次结局也不同。这部小说翻拍成电视剧目前就已经有了三个版本,不知新版《倚天屠龙记》你看过没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