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聚会,亲朋好友总夸我是个耐心的好爸爸,好像很少对孩子发火,难怪深受孩子喜爱。而我呢,还是对自己有所了解的,自然不会欣然领受他们的夸奖,我是知道我自己曾经有多么糟糕的。现在的所谓好脾气、有耐心,其实都是刻苦修行的结果。
女儿2岁的时候,我们一家去广州旅游,有一天要早点出门和亲友相聚吃早茶,我们夫妻俩十分麻利地收拾完毕,女儿却赖在床上,好说歹说都不穿衣服,固执地像一头小蛮牛,我们实在是想赶时间,便跟她讲事实摆道理,满以为她会幡然领悟。恰恰相反,我们被她双双彻底激怒了,当时,我们迅速地交换了一下眼神,这眼神嘛,我懂,妻子也懂——我们很想同时下手搞个混合双打,杀一杀她的锐气。双打肯定是搞不成,我做了恶人,象征性地在她屁股上拍了几巴掌,同时大声地训斥了她,女儿彻底恼怒了,哭闹之声,声振寰宇,刺激得我们耳膜欲裂,妻子看出苗头不对,及时把我呵斥出房间,她和颜悦色地唱了个红脸,才把问题解决。
那天的情形和我的心情,直到现在,我都记忆犹新,情形很糟糕,我的心情更糟糕,对孩子发火既不会解决问题,更不会让父母感到开心和放松。后来我们找了个机会,坐下来对那天的情况进行复盘,拆解当时的困局及破解之道,得出3个对策,每一个都胜过当场发火把关系搞僵。
1、蹲下来,和孩子约定再玩多久;
2、设法确认孩子不想穿衣服的原因;
3、转身走开,让彼此都安静一会儿。
这3个对策未必一定会马上见效,但它们都坚持了一个共同的原则,就是要尊重孩子,以孩子的心情为沟通的基本前提,不要让任何亲子间的沟通陷入冲突。
而当场发火乃至“施暴”,正是违反上述原则的最糟糕做法,往往能够迅速而成功地将一场有可能通过和平“外交”手段解决的冲突变成一场“战争”,很不幸,这就是很多父母最擅长做的事情。
事后,我很清醒地意识到,我的耐心其实是很有限的,而且还有一种想要通过暴力解决问题的陋习。这一发现,让我感到了恐慌,也认识到了内心深处的无奈、无助和无知,以后必须要改变自己的态度,如果做不到不发火,那就努力做到:在想发火的时候转身走开一下。这是最低线的要求了,至于从心理上确认孩子的情绪、耐心安抚孩子,等等,因为太难做到,暂时搁置到了一边。
近一年来,我都把“想发火的时候请转身走开”作为座右铭,经过长时间的刻意练习,终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面临女儿让人抓狂的时刻,我一般会在意识里告诉自己:我要发火了,我必须先走开一下,不要发火,不要发火。起初,有困难,仍会提高嗓门呵斥孩子,后来,学会了闭嘴,但怒火仍写在脸上,再往后,在闭嘴的同时,脸色慢慢平静了,现在,我已经能够做到比较安静地走开一会儿,给情绪放几秒钟小假,然后再回到孩子身边,耐心地确认她的情绪,直到她点头认可。
“想发火的时候请转身走开”,利用这种自我情绪报警的方法,时刻警惕对孩子发火,虽然并不像说起来这么容易做到,但它的确称得上是一个帮助你改掉随意发火的臭毛病的良方妙药。当你成功做到了克制自己的情绪,才能建立起和谐的亲子关系,也才能在这种和谐的关系基础上,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管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