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狮子口赶集记忆

狮子口赶集记忆

作者: 平兄日记 | 来源:发表于2022-05-22 12:03 被阅读0次

随着临桂县转设为区后,原来的南边山乡也升级为南边山镇了,但对于我们这种七十年代生人来说,还经常能回忆起它曾经是南边山公社的那些年的情景,自己读小学和初中时与笔友通信时留给笔友地址也是临桂县南边山公社 塘头大队某某生产队的字样!

对于这个曾经的乡镇一级的政府机构所在地,小时候来的机会并不是太多,不过后来我二哥大学毕业后在这里的中学任教并建了房,老母亲也大都在跟他们,来这里的次数比回塘头老家都多。

在那种交通走,通讯靠吼的年代,要来一趟乡里办事或者赶次圩真不是容易的事!

那时乡政府所在地也有一个圩场,叫狮子口圩,与塘头圩,六塘圩轮流成圩,让想赶集的买卖东西的乡民每天都有地方可去。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有些东西本地买不到只能择日赶某个圩才行!

那时交通不便,能有一辆自行车的家庭都是小康之家了,所以想赶圩,只能迈开腿走了。从家所在的塘头大队到南边山公社,有 8公里的路程,也就是16里地。那时候年纪小,用一双小脚来丈量完,可得费不少时间和力气才能完成,而今即使跑步都得一个小时吧。

记忆中专门去赶南边山圩的次数也不是太多,毕竟没有个自行车走路去还是挺累人的,那时有两条路可以到达,大概走了一半路后,在一个叫细水口的地方开始分开的!

细水口这名称不懂是不是因为这里的一口泉眼而得来,记得每次经过这里,都会歇歇脚喝口水,这口泉眼的水味道很好喝,带点甜味,泉边有专门方便路人喝水用的小竹筒。夏日赶集在此歇脚,到泉边用竹筒舀上一筒或者用手掬上一捧泉水往口中一送,清凉又带点甜丝丝的感觉,一时不禁酷暑疲惫全消,又充满了向前的力量!可惜的是现在回乡,那口泉眼早已无影无踪,似乎从来没有存在过!

一条是沿着原来的县道107通过南新,大村,过一坐公路桥后到达狮子口!里程稍微远一点,但是道路平坦不用上坡,是骑自行车的首选!

另一条路折向上边的渠道边,通过这一条比较宽敞的路可以抵达目的地,这条渠道是的水应该是来自大江水库的,通过这条问渠清如许的渠道,源源不断的水得以灌溉万千亩良田,在那刚分单干,广大农民兄弟干劲十足的年代,这可是一条生命之渠啊!

渠道沿着丘陵蜿蜒曲折,一步一景,让走路赶集的人也不觉无聊。我记忆中不多的几次赶狮子口,都是走路去的,无一例外,都是走渠道边这条路。渠道很高,所以走在这条路上,还能向下远眺,春天,满眼苍翠嫩绿的庄稼或者抽穗的稻谷,秋天又是满眼的金黄,期间点缀这三三两两的村落,一股乡土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当然这不过是今天的想象,那时在吭哧吭哧的赶路,哪有这闲情逸致!)

渠道边这条路的尽头是一座很大的渡槽,大江水库的水就是通过这座渡槽跨过一条河输送到渠道里的,这条渡槽也是步行赶狮子口圩的必经之道。

那时年龄小,走渡槽时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的感觉。渡槽上只有两边能走人,为了造成两边的落差让水顺利流到渠道里,所以渡槽中的水流很大也很急。在春天发水季节走到渡槽中间,下面离地十几米是汹涌翻滚的河水,旁边是湍急而泛起波浪的渠道,走在渡槽边窄窄的水泥板上,有胆战心惊之感!男孩子尚且吓得脸发白,女孩子甚至后悔不该走这条路,但是当年这条河上能抵达狮子口圩的唯一的两座山相隔甚远,想改换路线根本不大可能,只能硬着头皮过了,还好渡槽两边没个桥墩还有铁链相连,让人心里还有一点点安慰!

这次五一回家,很想再去走一次渡槽,走到那一看,已经完全变了模样,显然已经重修了,原来渡槽的底面是半圆的弧形,年久失修的样子,漏水严重,底部黑黝黝的,有年代久远的历史感。现在重修了已经换成了长方形的截面了,渡槽装了铁门,锁上了,想重走渡槽的愿望破灭了,估计对面渠道上的路也已经荒芜了吧!家家都有车,交通方便了谁还从这条路走呢!

原来的狮子口圩成圩的地方是在镇子靠近河边的这一头,有百货商店,粉店,粮管所等,圩场面积不大,远远赶不上塘头圩和六塘圩的规模,现在圩场已经换到镇政府所在的这一头了!

这次五一回去也专门从那里走过,发现当年的粮所和百货商店全部已经拆掉卖给私人建了房,几乎看不出一点原来的痕迹了,只有街头例假看房子门口那两个凸起的柜台让人能看到一点点街市的遗存!

时代的洪流带走了一切,我只能从记忆之河里攫取一朵浪花,写成这回忆的文字,纪念我远去的童年!

相关文章

  • 狮子口赶集记忆

    随着临桂县转设为区后,原来的南边山乡也升级为南边山镇了,但对于我们这种七十年代生人来说,还经常能回忆起它曾经是南边...

  • 咏梁子湖(对联二)

    其二 龙游梁子江湖浅; 狮出太和泽草深。 注:龙,龙山,在梁子湖畔,因山势逶迤,故名。 狮,狮子口,在太和镇附近。...

  • 童年赶集记忆

    放假的时候,我们一家三口总是会一起去逛超市。去一次呢,就像一次大采购,储备好多日用品在家里。 那天当我满载而归的时...

  • 童年记忆——赶集

    在农村要说什么地方最热闹,那肯定是大集了。小时候在村子里谁家要是想买点日用的东西都得等赶集才能有卖,如果谁...

  • 第一次赶东也集

    赶集,赶集最快乐的记忆还是小时候:跟着大人,在各个小摊位之间穿梭;长大后,最近的赶集记忆是民俗庙会,在绚丽的烟花下...

  • 儿时家乡赶集记忆

    在家乡的小镇上,如果清早出门发现外面不跟平时一样冷清,街道上有着许多摆摊的场面,不用想那就是镇里最大的喜事——赶集...

  • 初三初四·赶集(乐)

    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感觉乡亲们都流行起春节假期大赶集,大多数选择从这个村蹿到另一个村去赶集,再不济也得在自个村子口...

  • 客家赶集记忆__墟日

    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客家地区,人们把按农历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日称为“墟日”,人们到集市上交易、办事,就叫赴墟...

  • 上戈记忆之赶集

    对于一个出生在大山里,高中前没有进过县城的孩子。赶集可能是童年时期最刻骨铭心的一件事了。 故乡是个山区乡,记得应该...

  • 赶集,远去的农村记忆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到,在乡土社会中,有专门作贸易活动的赶集。 深以为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赶集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狮子口赶集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fhi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