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要认识灰犀牛?
黑天鹅是指描述意料之外的、发生概率低而影响重大的危机。相对于黑天鹅的难以预见和偶发性,这些危机发生概率大、后果严重,有明确的警示信号却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危机,这就是灰犀牛。
黑天鹅的背后是不断汇聚的灰犀牛。很多灾难的发生,不是因为发生之前的征兆过于隐蔽,而是因为我们的疏忽大意和应对措施不力。认知灰犀牛,提出躲避灰犀牛的方案是重点。
2. 什么是灰犀牛?
灰犀牛是指概率极大、冲击力极强的风险,而且是我们本应该意识到的风险。
面对明显的危机,我们的本能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否认,来积蓄行动的心理力量;一次次可以做出防范的机会都被错过了,直到真正、巨大的打击最终来临;而面对真正的危险时,人最容易做出的反应往往是僵立不动。
3. 灰犀牛的核心矛盾
当危机处于萌芽状态时,我们会忙于处理爆发的危机,而无暇顾及其他,导致防范措施缺位,任由危机发展;当危机最终来袭来,我们必须调集资源处理,可此时损失已经不可避免,无论是事中的应对或者事后收拾残局,费用都变成了天文数字。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没有钱的防范风险的原因是,钱都花在处理危机上了,而危及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危及萌芽时,我们没有防范措施。
4. 对灰犀牛视而不见
拒绝承认明显的灾难危险,这正是灰犀牛理论所要探讨的现象之一。
5. 灰犀牛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否认。人们否认对灰犀牛的潜在危机。
第二阶段:得过且过。即使我们发出了明确的危机预警信号,也很难让一个人针对危机行动起来。这时候想方设法把问题推给将来。
第三阶段:判断性。我们会对灰犀牛性质的危险进行了一些迟缓、判断性的回应,最终演变成对于什么是正确防御的争吵。
第四阶段:惊恐。因为在“得过且过”和争吵不休的“判断性”阶段都没能避免灾难。
第五阶段:行动或崩溃。会有两种反应同时存在。即使到最后也会有希望:避免自己同样的灾难面前重蹈覆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