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稗类钞》,某人在《乡野拾遗》系列中多次提到过。
此书包罗万象,杂而不乱。
尤其是苗族的不少风俗,某人除了常年出没苗疆,耳濡目染许多,也有不少来自古籍的印证。
作为袁世凯的幕僚,徐珂的才华不言自明,其从清人、近人的文集、笔记、札记、报章、说部中,广搜博采,仿清人潘永因《宋稗类钞》体例,汇编了清代掌故遗闻,由此《清稗类钞》得以面世。
此书记载之事,上起顺治、康熙,下迄光绪、宣统。全书分九十二类,一万三千五百馀条。书中涉及内容极其广泛,举凡军国大事、典章制度、社会经济、学术文化、名臣硕儒、疾病灾害、盗贼流氓、民情风俗、古迹名胜,几乎无所不有。
某人在《疾病类》看到一则见闻,摘抄过来,供诸君赏析。
《清稗类钞·疾病类》一则:
南方行蠱,始於蠻僮,蓋彼族狉榛成俗,不通文化。異方人之作客閩、粵者,往往迷途入洞,中蠱而死。漳、汀之間較盛。
蠱類不一,名亦各異。閩曰蠱鬼;粵曰藥鬼;粵西有藥思蠱,狀似竈雞蟲;滇蜀有金蠶蠱,又名食錦蟲。
《五岳游草》載稻田蠱;《馮氏醫說》載魚蠱、鷄蠱、鵝蠱、羊蠱、牛蠱、犬蠱、蜈蚣蠱、蜘蛛蠱、蜥蜴蠱、蜣蜋蠱、科斗蠱、馬蝗蠱、艸蠱、小兒蠱等稱。
其造蠱之法,以百蟲置皿中,俾相啖食,存者為蠱。或云,蠱者,人取三蟲之類,蝦蟆、蜈蚣、蛇虺也,以器皿盛之,使其自相啖食,餘一存者名為蠱,而能變化。
人以酒肉祭之,取出,放毒於飲食中,人中其毒,心悶腹痛,面目青黃,或唾雜鮮血,或下膿血。病人所食之物,皆化為蟲,侵蝕臟腑,蝕盡則死。急者十數日即死,緩者延歲月。死後,病氣流注,傳染於人,故謂之蠱疰。
或云,中蠱者面色青黃,為蛇蠱;面色赤黃,為蜥蜴蠱;面色青白,若內脹滿,吐出成科斗形者,為蝦蟆蠱;面色多青,或吐出如蜣蜋形者,為蜣蜋蠱。
或云,南方蓄金蠶,蠶金色,食以蜀錦,取其糞置飲食中,毒人。
或云,五月五日聚諸蟲豸之毒者,並寘器內,自相吞食,最後獨存者曰蠱,有蛇蠱、蜥蜴蠱、蜣蜋蠱。視食者久暫,卜死者遲速。蠱成,先置食中,味增百倍。歸或數日,或經年,心腹絞痛而死。
家中之物,皆潛移去。魂至其家,為之力役,猶虎之役倀也。其後夜出,有光耀如曳彗,是名飛蠱;光積生影,狀如生人,是名桃【一作挑】生;影積生形,能與人交,是名金蠶。於是任意所之,流毒鄉邑,殺人多者蠱益靈,家益富。
蠱術公行,峒官潛知其狀,令巫作法厭之。取婦埋地中,出其首,澆蠟燃之,以召冤魂。魂不附,僮婦代鬼返罵,乃死,否則不能置之法也。
PS:此条目,某人不多做详解,一则有人不喜,二则诸君有意自会专研。有意思的是,金蚕可化人形,与人交,若是如此已然是妖,不仅仅是一条有灵性的虫子而已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