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召开大气污染治理专题会议,出台《保卫蓝天保护计划》,通过《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防治从粗放管理到科学治理改变。
2、新的政绩观,大幅度提高生态环保的考核权重,取消GDP超额完成任务加分项目,制度设计上反对。
3、党政同责,夯实属地管理,增设PM2.5考核标准。
4、使用天然气或煤制天然气、煤层气等清洁能源,控制燃煤污染,管好机动车,抑制扬尘。
5、实现超净排放,企业启动燃煤机的技术改造。
6、建筑施工全面推行“洒水、覆盖、硬化”到呢个程序,出现雾霾时必须停工。
7、社会监督,群众更深度广度参与,媒体公布各县区空气质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