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该是柏林电影节应该喜欢的电影。
让我们先从这样一个场景讲起吧:
她,汉娜,纳粹党卫军的“守卫”,在汹涌的人潮中走进战争法庭,如果她的“谋杀”罪名成立,等待她的是在铁窗里的后半生;
【光影】昨天的法律,永恒的爱情 ——我把《朗读者》又看了他,米夏,法律系的高材生,在一片混乱而焦灼的晃动中,他悲哀地看着被告席上的她——他最初和最后的爱人。
【光影】昨天的法律,永恒的爱情 ——我把《朗读者》又看了这是一场忘年之恋。
15岁的中学生米夏和36岁的电车售票员汉娜偶遇后发生了肉体上的关系。汉娜的爱好是让米夏读各种书给她听,聪明的观众和米夏隐约都猜到了她是一个文盲。米夏为维护爱人的自尊一直未说破,他俩都想不到,这会给汉娜的命运带来怎样的悲剧。
汉娜后来得到提拔可以去做文书工作,但她不识字又羞于让人知道,离开电车公司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可能出于生计考虑,她在纳粹集中营找到了一份管理囚犯的工作,记住,她以为只是工作。
【光影】昨天的法律,永恒的爱情 ——我把《朗读者》又看了影片到这里只是讲述了一个炽烈的爱情故事。
是爱情,让年轻的米夏在别人质疑的目光中对着爱人献上勇敢的一吻;
是爱情,让米夏永远无法对汉娜以外的女人敞开心扉;
是爱情,让一个短暂的夏天影响了米夏一辈子;
是爱情,将米夏卷入了汉娜的罪责之中。
【光影】昨天的法律,永恒的爱情 ——我把《朗读者》又看了但这部电影在主题和叙述上都很不像一般的爱情片,从我们开篇提到的场景开始,另一个主题开始露出水面。
法庭上的汉娜是困惑的:
我只是一个守卫。维持秩序是我的责任!把人放出来?不不不,那会造成一片混乱。
法官愤怒地反驳:
难道你不知道她们会被烧死吗?
他的愤怒名正言顺,有三百个女人被关在教堂里活活烧死!她是刽子手!幸存者哭泣的脸庞、颤抖的嗓音、愤恨的描述让法官和听众无不对汉娜咬牙切齿。
影片在此时却出现了戏剧化的一幕,最愤怒的人不是法官和听众,而变成了汉娜!
“我们的工作是看着囚犯,我们不能让他们跑掉”她用力地拍打桌子,“我们有责任看管他们!”
接着,导演居然让汉娜向法官提问:
“要是您的话,您会怎么做呢?”
原著作者明确强调说汉娜不是在胡搅蛮缠,而是认真地提出“严肃的问题”。
【光影】昨天的法律,永恒的爱情 ——我把《朗读者》又看了双方各执一词,屏幕前的我困惑了。
法官眼中杀人放火的残忍行径,对于汉娜来说仅是工作而已,尽职地完成任务是她唯一要做的。
用道德的评判系统去审视汉娜的行为,是否公平?
就好像一个职业刽子手,你要求他每次挥刀之前都做一个道德判断,这公平吗?
用今日之是,论昨日之非,公平吗?
但如果你说不公平,这些“守卫”都是无辜的,那怎么去面对那些惨死的犹太人,有什么理由听那个幸存的小女孩颤抖的声音——她说,我不原谅!有多少犹太人死在集中营里,你对他们说什么是公平?
【光影】昨天的法律,永恒的爱情 ——我把《朗读者》又看了我相信作者比我有着更大的困惑,他借米夏导师之口质疑:
问题不在于正确与否,而是是否合法,而且不是我们的法律,是昨天的法律。
但什么才是真正正确的?昨日的正确已经被今天推翻;今日的正确会不会在明日被推翻?我们仿佛限在一个巨大的矩阵中,被一种力量无情地操纵着。
导演为这些困惑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汉娜不识字!
因为无知,所以疯狂。
最后,米夏希望建立一个鼓励读书组织的想法,似乎成了解决汉娜悲剧再次发生的钥匙。
【光影】昨天的法律,永恒的爱情 ——我把《朗读者》又看了但我们敢不敢追问一句,真的有用吗?
没错,汉娜是在无知中犯的罪,是不是就能认为彼时所有的罪行都源于无知?如果不是,那这把钥匙抑或仅是一个借口?
原著作者想表达的政治主题仿佛要远远大于情爱,但电影导演仿佛不愿意让影片背上过重的包袱,所以米夏与汉娜的爱情因素一直贯穿影片。
【光影】昨天的法律,永恒的爱情 ——我把《朗读者》又看了在影片结尾处,当米夏轻声讲述那个夏天的爱情的时候,昨天的法律已悄悄退场,爱情于一派温柔的音乐声中,永恒地奏响。
【光影】昨天的法律,永恒的爱情 ——我把《朗读者》又看了凯特凭借这部影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演技没话说。私放美图一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