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
看《撒哈拉的故事》好喜欢三毛的机灵和活波好喜欢三毛的文笔。
沙漠的生活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却被三毛过成了诗。
我想自身也要向三毛一样惬意地去感受生活,过自己的生活,不在意他人的指指点点。
看到三毛考驾照那段好搞笑,原来那位警察队长给她放了水,特指位置让她坐下,出的题目是一看就能答出来的。
看到三毛立马出来了,荷西还一个劲的安慰三毛下次还可以再考,殊不知三毛是在卖关子。
看到三毛考出驾照,那两个警察逮着机会找三毛之前无证驾驶罚款理由,没想到三毛又桃之夭夭了。
要说生活,在看到《白手成家》这一章的开头就爱上三毛的文字了。
“其实当初坚持去沙漠的人是我,而不是荷西。后来长期留下来,又是为了荷西,不是为了我。”
总觉得这句话好有诗意,而荷西和三毛在彼此成就,彼此契合。
看到三毛把自己的家装饰得像罗马像城堡,即使是和撒哈拉威人住一起又怎样,即使是在坟场附近又怎样,即使被上司太太的那群朋友嘲笑又怎样,生活是自己的,怎么舒服怎么来,与他人无关。
摘抄:
1.不要钱,懂得欣赏它的人,它是无价的,对不懂得的人,它一文不值。
2.人,真是奇怪,没有外人来证明你,你就往往看不出自己的价值。我,那一阵,很陶醉在这个沙地的城堡里。
3.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啊。(虽然连青菜豆腐都没有)
生活总免不了琐碎,但在荷西的陪伴和努力挣钱下,在三毛精心生活中把沙漠过成了城堡附带了诗意。
想法
我在想自己是不是要新增一个文集,但是目前自己还没想好,还在思考新增的文集积累什么素材。
主要是想作为知识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启发
想到效率和拖延以及学习方式的问题,今天听了一下得到。
对于高效是不是也可以结合任务驱动来完成,对自己需要掌握的东西通过输出的形式多逼自己的输入,有目标感的学习效率和成果会好很多,如果能以教学的形式更是能高效,里面也说到了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老师。
尤其是讲到了那位既会教英语又会教日语的老师印象特别深刻。那位老师的朋友找她询问是否有会说日语的老师,经了解是零基础日语。
这个老师就自己揽下了活,自己报了一个日语班,自己学完了日语就教学,现学现用可能是很好很高效的提升方式。
里面也讲到了自然和结构的方式,语言类的学习例如英语营造环境比记语法框架式的方式更容易上手,对于艺术类、经济类的事情对框架的掌握要更重要。
而在此过程中对于目标设定也很重要一个是小目标实现建立自信,一个是可以先从锻炼开始技巧性的东西提升自信。
上一篇:每日心得——看书、聊天、反思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