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本书,是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在书里胡适先生是这么描述自己的母亲: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然后胡适先生又写了另外两个身为人母的女人,一个是他的大嫂,一个是他的二嫂。(胡适先生的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
在书中他这样描写他的两个嫂嫂:
大嫂是个最无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个很能干而气量很窄小的人。她们常常闹意见,只因为我母亲的和气榜样,她们还不曾有公然相打相骂的事。她们闹气时,只是不说话,不答话,把脸放下来,叫人难看;二嫂生气时,脸色变青,更是怕人。她们对我母亲闹气时,也是如此。我起初全不懂得这一套,后来也渐渐懂得看人的脸色了。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更难受。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心咯噔一下,我回想起每次我因为儿子做错事或者做事拖拖拉拉不认真时,我都会跟他生气,并且故意黑着脸给他看,有时候还会吼几句。当时我只是觉得自己很生气,从没有从他的角度出发,现在想想或者对着镜子中看看自己生气时的样子,真是丑陋无比,加上那几句难听的怒吼,真是吓人呢,那么小的孩子是如何承受我的坏脾气?
仔细想想,如果我能够控制我的情绪,能温柔而坚定的告诉我的孩子,我需要他做什么,并且留给他足够多的时间,也许就不用大吼大叫了。再或者我提前告诉他,如果迟到了,就让他承受一次后果,有时候我自己着急了,就会焦虑不安,然后言语中也会有焦虑情绪,并且把这种焦虑传递给他,想想如果是别人对我这样呢?我一定也觉得那个人真是丑陋无比的。
我之所以把这些东西写下来,是希望那些跟我一样不能好好控制情绪的宝妈们,我们要一起努力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教会孩子如何表达和控制情绪,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