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理学上的保护型人格

心理学上的保护型人格

作者: 沐宛之 | 来源:发表于2023-04-23 22:03 被阅读0次

    李如彬老师讲解

    人格特征:1.你一直无意识地追寻别人的保护。

    2、害怕失去,无意识地寻找保护伞(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品,比如说经常带鸭舌帽)

    3、在社交中,你会本能的被有保护倾向的人所吸引,根据年龄段的不同,可以是最受欢迎的、最受尊重的。

    4、慕强,会本能的被强势的男人或女人吸引,或者会认为攻击性就是强势,那么无意识会用性作为连接,去更深刻地连接这个人,但是你会认为你爱上了他。

    5、无意识会挑衅或激怒别人,那么可能是男女朋友,也可能是在日常生活中,故意让自己受伤以此获得我很弱小的位置。

    6、(比较严重的是)无意识会摧毁或放弃自己的成就,往往这些成就可以有力的去支撑于你,因为失去了这些成就,就失去了弱小的位置,从而觉得我不能够再受到保护了。

    7、在亲密关系中会故意激怒对方,但是又依附对方,无意识地会确定对方是否还愿意保护我。(比如我惹他生气,他还愿意生气就代表他还愿意保护我。)

    8、看到弱小的人受到欺负会有强烈的情绪,想要保护那个人,但保护完那个人之后,会获得一种满足感,但这种满足感很快过后,就会有一种自我攻击出现。

    这些都是追求保护性人格的表征,特征是无意识保护弱小的位置,维持弱小的位置。

    背后的感受是自我攻击叫 自我厌恶。自我厌恶会带来两种具象的自我攻击,第一种叫做自我作践,第二种叫做自我糟蹋。

    自我作践发生在尊严层面上,也就是我不停地放弃自己的尊严,作践自己的尊严。

    自我糟蹋发生在身体层面上,比如说天天熬夜喝酒蹦迪等。

    勇敢一点的人会进行一些挑衅激怒对方希望挨打。

    懦弱一点的人可能在身体层面进行自我作践,本质上是一种慢性自残的表现。

    再懦弱一点的人会无意识地说谎,我会编出来一些谎言,比如说我过得多么悲惨以此希望别人来可怜自己获得弱小的位置。

    无意识地追求保护,那么什么样的人需要保护,就是被照顾的弱小,是在无意识地追逐一个弱小的感受,就会产生一种自我厌恶,从而延展出来自我作践、自我糟蹋两种行为。

    分析表向的方向

    1、从亲密关系上分析

    2、从社交上分析

    3、从个人状态上分析

    4、从行为上分析

    5、从工作中的状态分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学上的保护型人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fwy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