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大家在学习“非暴力沟通”的过程中,有很多疑问,因此我专门做了一个专题,将常见的问题汇总解答。
提问:有时候跟孩子相处,孩子不听话,我气急了就想骂人,不想“非暴力沟通”怎么办?
![](https://img.haomeiwen.com/i8585421/6ff6c3cfe4131935.jpg)
背景介绍:很多朋友在学习“非暴力沟通”初期都会问,践行“非暴力沟通”太难,有时候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想发火,学习非暴力沟通就不能发火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8585421/d45877dba6e9e15e.jpg)
我的回答:
问这个问题的人,会有一个潜在的信念,就是“我不能生气,我不该生气,我应该同理他。”
这个信念,是给自己上了一把枷锁。
![](https://img.haomeiwen.com/i8585421/6ea65060e583ed08.jpg)
非暴力沟通不是一个要求、一个准则,高悬在那里要人们遵守。
就像今天中午是吃冒菜、面条还是吃炒菜一样,你高兴吃哪样就吃哪样,你想和言细语就和言细语,想骂人就骂人,你永远都是自由的,有选择的。
非暴力沟通不是要求,是选择。
明确了这一点后,我们再继续往下说。
冲人发火,也有不一样的发火方式。
它们之间最重要的区别是,当情绪爆发那一刻,你是否带着觉察。
假设一个场景,孩子晚上做作业,坐在桌前不是玩玩橡皮、就是转转铅笔,一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字都没有写。
你的怒火“腾”地一下窜上来,冲着孩子就是一顿疾风骤雨:“你在干嘛?你能不能开始做作业了?你怎么这么不省心?你怎么每天都是这样?你能不能改改呀?”气急败坏,咬牙切齿。
这是99%的人发火时的惯性模式,刺激事件一发生,便任由情绪宣泄。刺激事件发生、情绪引燃、疯狂输出,这三个步骤无缝衔接,流畅得成了本能反应。
这,是没有觉察的发火。
另一种,当你看到孩子东搞西搞就是不做作业时,你觉察到血一下子往头上涌,双腿像有电流通过,麻酥酥的,总之你能感受到身体因为这件事有了生理性的反应。
同时,你很明确的知道,自己此刻很愤怒,你也知道,接下来说出来的话孩子可能会害怕和委屈,会伤害到关系,可是你现在不想管这么多,就只想发泄心中的不满。
此刻,有两个人存在,一个是很生气的自己,一个是看到自己很生气的另一个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8585421/3e82633bcbec4082.jpg)
然后,冲着孩子一通吼。
这,是有觉察的发火。
大家细品一下,这二者的区别。
无觉察的炸毛,过了嘴瘾,宣泄了情绪,但事后可能会后悔:“我当时怎么就没有忍住呢?”,走进自我谴责的死胡同。并且如果长期相处都是这样的模式,关系得不到任何的滋养,只能徒增矛盾和冲突。
有觉察的炸毛,更容易接纳那个气坏了的、脆弱的、需要轻松和安心的自己。我愿意为自己此刻的发火承担后果,我愿意事后用更多的时间去修复关系。人无非,就是不断的做选择,并承担选择的后果。同时,非暴力沟通就是在事儿上练,带着觉察的意识,更有助于自己的成长。
今天就写到这儿,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欢迎留言。
• End •
作者简介:
苹果,非暴力沟通传播者,心理咨询师,疗愈师。
5年培训经历;
100+小时咨询时长;
1000+小时非暴力沟通践行时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