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碑窠石图》与《阿卡迪亚》3.长方形和并列式|探索者号与龟03
- 《读碑窠石图》与《阿卡迪亚》2.树-石-肉的材质逻辑|探索者号与
- 《读碑窠石图》与《阿卡迪亚》5.三角形和圈套式|探索者号与龟03
- 《读碑窠石图》与《阿卡迪亚》4.间隔与空白|探索者号与龟031
- 《读碑窠石图》与《阿卡迪亚》8.“神”的在场与缺席|探索者号与龟
- 《读碑窠石图》与《阿卡迪亚》7.字符间的空隙|探索者号与龟034
- 石碑奥德赛12:《阿卡迪亚》与管弦乐谱《阿帕拉契之春》|探索者号
- 《读碑窠石图》与《阿卡迪亚》6.显微镜里看到神的话语|探索者号与
- 石碑奥德赛:《读碑窠石图》与《阿卡迪亚》 1.树与石的材质逻辑|
- 石碑奥德赛13: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无字碑,批千古 |探索者号与龟
为什么普桑要一层层地使用三角形,来拆解并重构本是长方形的石碑和人体?
普桑不仅在每一项的内部使用三角形的*面*,还用各项间的矢量线来组成三角形的*线*。他以四个人物的四条手臂、三条腿从左右分别构成了上下对顶的两个三角形,这样就用手势的*线性*把焦点引向两个三角形的*顶点*处——一行碑文。再进一步,通过中间两个人物的两根食指以*点*触的方式聚焦于碑文上的字母。
《阿卡迪亚》通过使用三角形的嵌套来逐层调校焦距,用面-线-点三种指示方式的递进,逐步精确指示的范围,构成了石碑→碑文(词句)→字母这样一个逐步对焦的过程性。使用三角形路径,图像不仅构造了一个从外向内、由大到小的圈套递进,这对应于每一项的权重和关系,相当于李成使用的比例和间距;而且还制造出由模糊到精确的聚焦过程,增加了向内的视觉运动,就像从取景器里看向对象,逐渐转动焦圈的动作,它在静态的图像里植入了动作的时间延续性、方向性和视知觉的动态。
梦觉图像学064我们是痛苦的,因为我们是自由的至此,在画面可见部分的聚焦看似结束了,但是并没有。就像《读碑窠石图》由石碑的空白扩展至右侧画面的空白,再扩展至画面之外更大的观看空间,像开普勒声波一样向外围辐射,需要使用望远镜向外看去。《阿卡迪亚》也使用了将像涟漪一样引动画面外空间的技巧,只不过它不是向外拓展,而是向内收缩聚焦,就像用显微镜更精微地探勘画面的细胞壁“里面”还有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