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背后是角度不同
1、看到统计数据,目前我国的高铁,18个铁路局仍有12个在亏损,但新线路和里程还在增加,有人问既然高铁在亏损,为什么还要新建?
2、这就像之前国家对外援建,第三世界国家贫瘠,我们还在发展中却仍会大力帮助,回报周期长甚至见不到短期收效;
3、单从经济账、时间账的结果来看,投入没有对等的经济回报,很多事情的确没有意义。但是从社会民生面和影响力来看,高铁网络对国内运力和就业的盘活,对外国家名片软硬实力的展示,都有极其的深远影响和战略意义;
4、可见许多选择背后有各种角度,不同角度的盈亏、利弊才构成整体的“意义”;
5、下一步行动:
(1)做选择决策,不应只看重片面得失,要尝试从不同角度和长度综合考量;
(2)不同的信息框架构建方式对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有巨大影响,这也是影响选择决策的关键因素,特别应避免从感官和情感角度做决策;
(3)信息框架要侧重于实际数据,但要分清近期数据和未来数据两类结果;
【二】挖掘知识的深层结构
1、对心理表征和封装有了新的认识,它们的存在也为知识的组织与管理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2、比如回想起“狗”这个字,大脑中会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关于狗的场景和经验,这是心理表征的力量。但如果是一个相对陌生的事物如“鲎”,因为我对它的心理表征匮乏,对这个事物的了解就仅限于后天搜索得到的信息;
3、举一反三也能加强到对“封装”的理解,比如写作手法的封装,在描述人物时运用“四段式”写作法——回忆、描述、经历、感悟,不但使写作更高效性,还能避免内容上的混乱,完全可以当成小提纲或小模板使用;
4、实践心理表征与封装的过程也让我认识到,将知识流程化、模块化,就像是剥离般地看到知识本身的深层结构,这样不仅可以有效节省思考时间,还能使学习过程和思考变得更加有秩序;
5、下一步行动:
(1)在接触新知识时,就要尝试构建模块化的知识体系,为未来的学习和回顾做好准备;
(2)在复杂信息处理和知识传递的过程里,多利用心理表征和封装技巧;
(3)多尝试将知识分解成小的模块,以便更好地进行分享和交流,提高知识的传播效率;
【三】简单其实并不简单
1、有时候我们轻易地将一件事归类为“简单”,忽略更深入地去理解它。其实一部分是属于盲目自信,一部分是“简单其实并不简单”;
2、打如很多人会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误以为自己掌握了学习内容。然而很有可能,更多的人并不是学不会知识,而是需要学会如何学习;
3、同样,每日的沟通交流,很多看似简单的环节,实际上都蕴藏着需要注意的细节,反而很少有人意识到原来自己不会交流;
4、这让我意识到即使是最简单的事物,也可能有更大的学问在其中。因为用有限的认知来理解世界,就会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只有保持开放性思维,才会看到真相并非如原本看到的那样;
5、下一步行动:
(1)在面对乏味或者微小的事情时,要更加精细地去思考,梳理出背后的含义;
(2)当结果不尽如人意时,需要观察有没有真正掌握处理该事的技巧,不要轻易就满足于现状;
(3)在处理看似简单的事情时,更要警醒自己,任何事情都不应该被掉以轻心,简单其实并不简单;
【四】习惯的两面
1、习惯往往能在不经意间塑造我们的思想、行为和决策,我们会以此固化行为。但日常生活中,习惯的力量却常常被忽略;
2、另外习惯也像硬币的两面,积极的习惯可以塑造健康的生活态度和提升生活质量,消极的习惯则可能导致我们偏离正确的生活轨道;
3、可见重点在于如何培养积极的习惯并减少消极的习惯,目前已知——行为可以通过持续的策略和实践改变;
4、下一步行动:
(1)需要经常剖析生活习惯,根据个人侧重,甄别出哪些是正面习惯,哪些是负面习惯;
(2)借鉴“身份、流程、结果”公式,从设定的积极身份开始,但要避免偏差过大的设定导致身份怀疑;
(3)目前更需要发觉自身的坏习惯,这将通过每日复盘寻找;
(4)培养积极的习惯,就使用“微习惯”策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