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与绘本的携手

作者: 蓝色阳光下 | 来源:发表于2019-04-29 15:13 被阅读42次

电影与绘本的“携手”

今天,重庆的高温飙到了32度,天气一如重庆满大街的火锅,火辣辣,热腾腾。在谢家湾小学报告厅正如火如荼地演绎着一场语文课程学科跨界深度改革的研讨:电影创意写作课程、童化作文课程、绘本戏剧课程、生命语文课程、读写统整研究课程、班级读书会课程、同步读写课程、五卡读写课程。从课程名称看,语文教学研究正在回归语文的本质:读和写;语文教学研究也正在拓展它的宽度:跨界整合。

    上午,由浙派名师张祖庆老师带来的电影写作课为研讨会拉开序幕。大幕拉开,精彩绝伦,引人入胜。整节课围绕张老师风轻云淡地描述“看看电影,写写作文”这样一个主题来展开教学,电影遇上绘本,开出写作之花。

1.引入微电影,拓宽写作素材

写作课一直是小学语文课程里最难啃的“骨头”,也是师生的“心头之患”。写作课上,师生最头疼的问题就是素材的匮乏和平淡。而在这堂课中,老师把微电影这样一种艺术样式引入课堂作为素材元素,让人耳目一新。电影写作课程第一步当然是看电影。在导入环节,学生观看的是一部六分钟的动画电影《神奇飞书》,生动的画面,有趣的故事,离奇的情节和鲜明的主题一下子把孩子带入到电影的世界。在学生正入迷之时,故事戛然而止,老师再用讲绘本的方式呈现电影的后半部分,引出本节课的另外一个内容:电影改编绘本,也是这节课的学习任务。这个环节干净利落,直入主题,起到了抛砖引玉之作用,深受学生欢迎。

    接下来老师出示的另外一部经典的动画电影《父与女》。该片主要讲述父亲带着女儿一起骑单车,他们穿过林间小路,骑过草地,骑上高坡,来到平静的湖边,而父亲在河岸挥别而去。思念父亲的女儿,骑著单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来到河畔等待的故事。由于这是学生接下来要学习的范本,所以画面感和故事性极强,内容催人泪下,一下子抓住了在场师生的心。通过老师课前精心剪辑,一个个精彩动人的画面一一呈现。写作的训练由此展开。

    2.欣赏微电影,引导注意细节

    写作有技巧,看电影也有方法。老师把《父与女》再次剪辑,有意组合成只有4分钟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故事的日光轴;画面中的变与不变;触动你内心的画面。老师精心设计的观察点,既教会了学生看电影的方法,也为学生的绘本改编留下伏笔:写作的顺序、故事的细节描写、主题思想的提炼。

这个环节一箭双雕,“此中有深意,欲辩已忘言”,不得不佩服。

    学生屏息凝神,认真观看,再通过小组讨论、提炼,梳理出主人公生命的时光轴:相守、送别、等待、“重逢”,理清故事脉络;画面中变的是湖面、主人公的年龄、自行车、人数、路面、天气等,不变的是女儿对父亲的等待、思念、亲情和爱,“一切景语皆情语”,环境是为了衬托人物内心;父亲与孩子两次的拥抱,孩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等待都是让人情动之处。热烈交流后,绘本的雏形已现。

3.电影变绘本,玩转创意写作

关注了细节之后,就万事俱全,只剩下最后一步:编绘本。老师给每个学生随机发了一张带有编号的彩色电影截图,学生现场改编。10分钟之后,学生展示作品:“爸爸,我踏月而来,来等您。”“湖边的两棵树相依相偎,而我却孤单一人。”“爸爸,我终于等到您了,永不分离,不离不弃”......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响起,真挚的情感倾泻而出,现场已泣不成声。最后,以张老师朗诵自己的改编作品《一生的等待》把整节课推向高潮,让人久久回味。

    斜倚床头,一边回忆今天课堂每一个环节,一边思索,电影创意写作课程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电影和写作的关联点是什么?对写作课有什么样的辅助作用?电影的引入,带给语文课程的是什么?

    1.电影用画面讲故事,是综合性艺术,写作是用文字来讲故事,它们都能提升思维能力,两者目标一致。

    2.引入课堂的微电影都是经典,不仅故事短小精悍,观赏性强,而且包含强烈的情感,符合小学生的感性思维。

    3.电影画面精美,而绘本中的图画也能讲故事,这是他们的交叉点,学生把电影改成绘本能按图索骥,从中提炼到写作点,降低了写作难度,增强写作信心。

    4.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关注电影画面中的细节刻画,训练了观察力和写作技能。

    电影蕴含着绘画、音乐、舞蹈、建筑、雕塑、文学等丰富的艺术元素,它为孩子的写作打开了一个多彩的世界,让孩子由本可摹,有图可看,有辞可发,有情可抒。电影不仅能和绘本相遇,还可训练续写故事、写影评、写小说。电影创意写作课程的研究,是语文课变得更丰富和灵动,有趣和精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电影与绘本的携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by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