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工程趣闻 三题

工程趣闻 三题

作者: 不听涛改观海了 | 来源:发表于2022-06-24 09:40 被阅读0次

之一

北方,某一座城市,市场上开着一家烟杂店,老板姓刘。门前是集贸市场,有个卖咸鱼的,姓张,常蹲那儿摆摊儿。

烟杂店刘老板生意不错,每天来往着老主顾,收入稳定,日子滋润。卖咸鱼的老张,全凭散客交易,饥一顿饱一顿,岁月苟且。

没事儿的时候,俩人常撑起一把太阳伞,下几盘象棋,老张常抽老刘的大中华,人走棋散,剩三两根老刘连包扔给老张,老张过意不去,逢年过节,也会送几条咸鱼给老刘!

几年处下来,老刘和老张既是棋友,又是哥们儿。有时候,棋在胶着处,难逢胜败时,老张却紧着照应手头的生意。咸鱼,毕竟能多卖一条是一条,气得老刘直骂,忒么,卖条咸鱼能挣几个钱?瞧你老张这点儿出息!

那有啥法儿?你刘老板又不拉扯兄弟一把,俺还要养家吃饭不是?老张说道。

老刘翻翻眼皮,想想也是,老张也真挺不容易的。

有一天,老刘给他的小舅爷送香烟,小舅爷坐在棕色的老板台后面,顾不上与他打招呼,电话一个接一个。

小舅爷曾是天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高材生,

管理着一家规模很大的总承包icon公司,平时对老刘的烟草生意非常关照。

回来的时候,老刘在咸鱼摊子前站了站,老张正坐在太阳伞下打磕睡,老刘拍了拍老张,老张吓了个激灵。

老刘说,下盘象棋?

老张问,你小舅爷,没管你饭?

老刘说,别提了,最近公司中标了几个大盘,小舅爷忙得电话不断,聊天的空儿都没有!

哎,咱找你小舅爷包点工程,赚点儿钱不中?老张若有所思地问。

嘁,一个卖臭咸鱼的,你会啥?老刘冷冷一笑。

你别管咸鱼不咸鱼。老张说!

老张认识一个经常来买他咸鱼的老L,也是我们公司在那座城市的项目负责人,老张向老L眉飞色舞、一通白话,直说得嘴上喷白沫,老L只是笑了笑,话都懒得和他讲,买好咸鱼走在路上的时候,老张喊了一声,老吕,你等我信儿!

过了几天,老张还真弄回来一卷图纸,老L组织技术人员算了算量,做了份预算。烟杂店老板老刘领着咸鱼贩子老张,老张又喊来买他咸鱼的老L,在老刘小舅爷公司的会议室,与有关人员聊了聊,下午去看了现场,老刘小舅爷安排人员考察了老L的在建项目,紧接着双方把合同签了。

无心插柳柳成荫,不忽略周围认识的每一个人,有时候,不经意间,一条信息可能会改变某个人一生的命运!

之二

北方,某座城市,当年我们公司开展过许多项目,现在仍然有曾经的员工,分布在城市的角角落落,继续以工程为业聊以养家糊口!

二十多年前,有个浙江小工头,领了老家几个亲戚,叮叮当当,在这座北方城市,包点小活干。一年一年,大钱见不到,零碎银子赚一点儿,养家糊口没问题。

小工头的老婆,为他养了个儿子,聪明,打小学习好,从小学到高中,一路不打伞,顺利从老家考入这座城市一所顶尖的高校。

工头的儿子,不仅学习好,头脑也活络,读大学没多久,交了个好哥们儿,俩人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泡图书馆,形影不离,好的如同一个人。

有一天周末,同学约工头儿子去他家玩,当工头儿子走进同学的社区,禁不住目瞠口呆,这里住的皆是巨商大贾,名星大腕儿,同学的儿子住在中心位置,一处上千平米,上下三层独栋,周围亭台楼谢,绿水环绕,有荷塘春色,有满园青竹,有蜂蝶恋花,有翠鸟鸣啭……

儿子去工地看爸爸,把自己近些日子与同学的交往,炫耀似的,与老爸眉飞色舞地讲了一通,小工头的眼珠儿滴溜溜在转。

年后,工头带了些土特产,在儿子的引领之下,拜访了同学的家长,令工头惊讶的是,儿子同学的家长,竟然是电视新闻中,常常霸屏的大佬级人物。

这位大佬儿,叼着雪茄,在他那古色古香、典雅奢华的客厅,接待了这对父子,大佬儿说,听儿子讲,你家孩子很上进也很懂事儿,我喜欢!让你儿子经常来家里做客,他们两个在我眼前转转,我仿佛又多了一个儿子,挺好!

还不快叫干爹!小工头赶忙敦促儿子!

此后,大佬应酬,偶尔会带上工头,工头也常常偷偷买单,口袋里钱不多,只是硬撑,死要面子活受罪的那种。每次吃好饭,大佬也不说话,仿佛没这回事儿一样!

过了差不多一年的时光,有一天,大佬把工头叫他家里,说,兜里差不多干净了吧!

工头脸通红,不知道说啥好!

大佬抽了一口雪茄,沉思了会儿。说,我帮你介绍个人,你明天过去找找他!

2002年,我去北方那座城市出差,在哥们负责的项目门口,一个矮胖的秃顶男人,夹着一只黑色皮包,正从S600icon奔驰轿车出来。哥们说,这就是我们总包的老板,他去过这个人的公司,在这座城市最繁华的地段,他租下了两千多平的写字楼,里面上班的,单工程技术人员就有上百个!

这个秃顶的男人,就是曾经的浙江小工头!

世上没有哪个人会随随便便成功,机遇有时候。

之三

九十年代,上海大开发,脑瓜灵光的,抓得住机遇,睡醒一觉就发了,真实不虚!

九五年,公司与一家台资背景的企业开始接触,总公司领导来上海,请台湾老板吃饭,我们当时是地方国营企业,施工技术实力雄厚,再加上山东人总体口碑不错,台湾人在黄浦区的一个项目,选择了与我们开展合作!

那是北京东路与浙江中路交汇处的一个建筑,我们承接了通风系统工程,一做就是三、四年,这个项目给公司创造了丰厚的利润,为此,时任书记县长携县直各部门负责同志五十多人曾前往参观视察,总公司董事长一度成为县里的风云人物,不仅成功当选政协委员,还被任命为县建管局副局长。

负责这个项目的是我的直接领导,姓D,当年他对我比较器重,我对他更是推崇备至,忠诚不二。领导脾气不好,平时又比较抠巴,没结交几个知心人。九十年代末,虽升任公司副总经理,但倍受各方势力的排挤。

勉强支撑到新世纪初,领导拉杆子自己干了,当时,手里也没攒下多少钱,毛估估资产不超三十万,出来单干,连他自己其实心里都没底!

谁料想,从2000年底开始,领导如同开了挂,接二连三承接几个体量较大的台资项目,摇身一变,挤入县域内为数不多的富豪行列!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留心处处皆学问。台企老板,祖籍山东,在我们相邻的一个县里,有一个不出名村子,住着他同父异母的大哥。请台湾老板吃饭时,他偶然间提起,其他人没在意,只有我们领导牢牢记在心里。

此后,每年的中秋icon春节,领导总是默默地买些礼品,去邻县那个不出名的山村,以台湾老板的名义探望他年迈的大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工程趣闻 三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ev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