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次写作的作业雨中,看到了两位战友的文章《越学习,越焦虑,这是错在哪呢?》和《真不想告诉你,信息爆炸时代也要深度学习》,发现文章主题都是关于对“怎样学习才好”的反思、整理和总结,看完后也有了些自己的想法和感悟,遂在这里表达出来:
收获
- 能带来正向改变的学习,才是“真正有用”的学习
- 很多情况下,不进行“深度”学习,是达不到这样的好效果的
- 如何“深度”学习,也有套路,关键是要抓住所学知识的底层体系结构
疑惑
- 对于“学习”,应不应该根据场景不同而有不同的认知,或者说从更多、更广的维度来观察和思索? 如果我们常常都有错觉,那么可不可能,有时我们以为的某种“学了后没感觉有效果”也是一种错觉,其实后来发现“幸亏当时学了那个”(先不说到底学的如何)?
- 对于深度学习,当要使用一些涉及到“体系、联系和迁移”的方法时,如果此时还没有能“已经”构建出了至少一棵自己的底层知识体系树的话,那如何能“更有深度地”去应用这些方法、来保证联系和迁移的并不是“浅层知识”呢?
我的思考
先学好一样
可学的东西有很多,但是,“现阶段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却应该只有一样。要先花大力气和心思找到这个“当下唯一目标”(选择可能很艰难,但必须得去做取舍),然后去投入地深度地学习。记得笑来老师说过:一个人的能力维度是可以有多个,但最最重要的应该只有一个;如果这个维度不足够突出,其他的维度再多再长,最终的“能力体积”也大不了
先种出一棵知识树
先对某种知识钻研到“较深程度”(掌握底层)后,能构建出自己的知识树系统(关于如何构建可参考我之前某文《「以始为终」地学,「以结果为导向」地做》)之后,才能做到较好的“联系”和“迁移”。而这种“钻研”,一定是一个不那么舒服(甚至是痛苦)的过程
包容其他学习
学习有不止一种方式,除了把主要精力花在最值得学的东西上,其他时候(总会有各种间隙)可以进行其他方式的学习,包括“没感觉有太大用”的学习,也包括某些“没那么深度进行”的学习
简约的道理不简单
很多正确的道理是很简单(比如“大道至简”,再如“人往高处走”),但我已从不少大师那里听说过:很多简单的道理其实要做到都挺难。所以,如果发现这些简单的道理自己学的做的不好,可以不必太过焦虑
温故知新
学习,应该要笔记,应该要实践,应该要定期总结回顾(关于如何做笔记可参考我之前某文《我们为什么要做笔记?》)。忘记是正常(我们不可能总是在学和做一种事情),但不去“温故”就不正常了。这里的“知新”,不仅仅是新知识,还包括“新”的错误和不足(之前没意识到)
学习不要光有“始”
我有过这种困惑:有时学完一本书,也总结出了学习心得,但到了下周、下下周、下个月…… 往往就不再提及了,是这本书中所得我们没有马上去持续地实践和检验是否带来更好结果,还是我们已经觉得这书“用不着再去回顾”了呢?在开始学习后,还应该持续记录、检验效果并整理出“实践心得”,这样才算有“终”
多向过去的自己学习
如果经常做笔记、记总结,那么就能实现“多向过去那众多个曾经的自己去学习”。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迈向未来,也时时刻刻都在创造着一个个过去的自我。如果你有记录的习惯,或者碰巧你能看到自己半年或一年之前的某些记录,你可能就会发现:原来那些文字里竟然还有些许不错的思想火花!从此刻看去,记录这些文字的“那时的我”,已近似另一个人,但是,这个人却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可能最能理解和帮助你的人,他所留下的点点滴滴的心得、总结、感悟,对你来说都是很宝贵的财富,就看你能否回想出并运用起来。对我来说,希望在现在和未来的很多个时候,我都能够挺起胸笑着对“未来的那些自己”说:Hi我又做了一些事情,希望到时你能感谢并欣慰我此刻的所为,然后再为将来的我们加油~
论题:
* [《越学习,越焦虑,这是错在哪呢?》](https://mp.weixin.qq.com/s/JqK_4X9wUdNSnZmmgSPJpg)
* [《真不想告诉你,信息爆炸时代也要深度学习》](https://mp.weixin.qq.com/s/hxGQ4ARMK7lS4R4xm-twZQ)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