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医舌象辨析”学习笔记:第三节 望舌形

“中医舌象辨析”学习笔记:第三节 望舌形

作者: 吉喆吉喆 | 来源:发表于2017-09-26 11:16 被阅读0次

第三节    望舌形

    舌形是指舌的形质。正常的舌体应是不大不小,不胖不瘦,滋润光泽,柔软灵活。说明脏腑功能正常,气血调和。当出现病理状态时,则舌形往往随着病情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辨舌指南”说:“辨舌预知脏病,当先视其舌形。”望舌体的形质,包括老,嫩,胖大,瘦薄,点刺,裂纹,齿痕等方面内容。

一,老嫩舌

    舌质,老,嫩是舌色和形质的综合表现。是辨别疾病虚实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老舌

舌象特征:舌体坚敛苍老,纹理粗糙干燥或皱缩,舌色较暗,也称苍老舌。

“中医舌象辨析”学习笔记:第三节 望舌形

临床意义:多见于实证,多因实邪亢盛,壅滞体内所致。“辨舌指南.辨舌之神气”说:“凡舌质坚敛而苍老,不论苔色黄白灰黑,病多属实。”

    治疗原则:根据实则泻之的原则,应采用下法或消法等祛邪之法。

(二)嫩舌

舌象特征:蛇体浮胖娇嫩,纹理细腻,舌色浅淡或色红娇嫩,也称“娇嫩舌”。

“中医舌象辨析”学习笔记:第三节 望舌形

临床意义:多见于虚证。多因气血不足,舌体脉络不充;或阳气亏虚,运血无力,舌体失养或阳虚寒湿内生以至舌嫩,色淡白。“辨舌指南.辨舌之之神气”说:“舌质浮胖兼娇嫩,不拘苔色灰黑黄白,病多属虚。”“临症验舌法”说:“凡病属实者,其舌必坚敛而兼苍老,病属虚者,其舌必浮胖而娇嫩。”

治疗原则:根据虚则补之的原则,据证而补益气血阴阳,以扶正为主。

提示:嫩舌主虚,若胖大而嫩,多为虚中夹实,如因脾虚,水饮痰湿阻络而致的胖嫩舌。

“中医舌象辨析”学习笔记:第三节 望舌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医舌象辨析”学习笔记:第三节 望舌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hsextx.html